柏长青 作品数:13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通过降钙素原异常升高发现甲状腺髓样癌一例 被引量:4 2017年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检查项目,常常作为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的指标而被我们熟知[1]。以“降钙素原”和“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分别查阅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未见有非感染性疾病中通过降钙素原升高发现甲状腺髓样癌的报道,我们通过一例降钙素原异常升高发现甲状腺髓样癌的病例, 李逢将 王凤 苑鑫 牛文凯 柏长青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 综合性医院不典型肺结核诊治现状及莫西沙星治疗价值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不典型肺结核诊治现状及莫西沙星的治疗价值,提高综合医院呼吸科医师对不典型肺结核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9月-2009年11月我院呼吸科确诊且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不包括陈旧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评价患者症状改善、影像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资料完整的45例中,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者仅5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9例,其中36例有阳性发现,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27例(包括活检和肺泡灌洗液查抗酸杆菌)。30例应用莫西沙星治疗,15例应用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及影像学吸收等临床有效率明显增加(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处于结核病防治的第一线,对不典型肺结核应提高认识,及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怀疑肺结核患者应尽早使用莫西沙星治疗。 李艳 陆思静 牛文凯 柏长青 尚学义 郑敬 衡芝芝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 莫西沙星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痰量及急性发作频率的影响,评价其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作用.
方法: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李艳 陆思静 柏长青 牛文凯 尚学义 衡芝芝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肺泡灌洗 罗红霉素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IME-AB6的分离、生物特性及保存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离并鉴定一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对其生物特性进行研究,为治疗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方法和实验依据。方法:以一株多耐药不动杆菌AB6为宿主菌,从医院废水中分离出噬菌体;用聚乙二醇6000对噬菌体进行浓缩和纯化,并就噬菌体的形态、一步生长曲线、裂解特性和不同保存条件对噬菌体活性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分离出一株噬菌体IME-AB6,电镜显示为肌尾噬菌体,其潜伏期为10 min,爆发期为40 min,爆发量160 pfu/cell;IME-AB6能迅速使菌液变清晰,温度灵敏性强,并且发现在4℃保存是一种方便高效的方法。结论:噬菌体IME-AB6是一株新的有独特特点的噬菌体,用聚乙二醇能很好地提高滴度,其潜伏期和爆发期短且杀菌效能强,性能稳定易保存,这对于噬菌体制剂的开发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彭帆 童贻刚 柏长青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噬菌体 生物特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支气管镜下局部病灶所属支气管的肺泡灌洗,同时加用罗红霉素150mg,qd,po;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止咳化痰药物和抗感染治疗,但不使用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和激素。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咳痰量、肺功能变化和病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咯痰量明显减少(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可以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频率。 李艳 陆思静 柏长青 牛文凯 尚学义 衡芝芝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 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疗效 基于荚膜多糖基因wzc可变区序列的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分型 2018年 目的对分离培养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进行荚膜分型以判断不同荚膜型在其中的分布。方法对来源于北京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参照编码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基因中一段wzc基因可变区(CD1-VR2-CD2)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法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测序,与已发表的荚膜型或NCBI数据库上比对测序结果,最终确定荚膜型别。结果在实验室保存的2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210株可用此法进行荚膜分型(分型率为90. 9%);在分出的40种不同的荚膜型中,K47为最常见的荚膜型别,占17. 1%(36/210);其次为K15型,占10. 5%(22/210),其他为K1和K2型,分别占5. 7%(12/210)和6. 6%(14/210)。结论基于荚膜多糖基因wzc可变区序列进行分型的方法操作简单,更有利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相互比较。另外,K47、K15、K1和K2型为临床肺炎克雷伯杆菌常见的荚膜型。 王灿 李璞媛 苑鑫 童贻刚 高明明 刘慧莹 秦艳红 米志强 柏长青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荚膜 聚合酶链反应 肺炎支原体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的探索 目的:建立适用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双向电泳技术。
方法:对双向电泳实验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全蛋白提取量、固相ph梯度胶条范围、蛋白上样量进行摸索,比较和分析标准株FH... 胡璇 苑鑫 袁静 冯羽中 牛文凯 李璞媛 刘慧莹 柏长青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肺炎支原体双向电泳条件的探索 2016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双向电泳技术。方法对双向电泳实验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全蛋白提取量、固相PH梯度胶条范围、蛋白上样量进行摸索,比较和分析标准株FH电泳图谱,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鉴定部分蛋白斑点。结果采用菌液离心结合超声破碎的方法提取全蛋白,上样量为2mg,固相PH梯度胶条选取PH4-7,可以得到蛋白点分布均匀的双向电泳图谱,蛋白点数为60±2。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成功获得了分子伴侣蛋白(Chaperone protein DnaK),鉴定成功率为100%。结论成功建立了适用于肺炎支原体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条件,为肺炎支原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技术平台。 胡璇 苑鑫 柏长青 牛文凯 袁静 冯羽中 李璞媛 刘慧莹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技术 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脏蛋白质电泳图谱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气管滴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后小鼠肺组织在蛋白质水平上的改变。方法小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48 h后做小鼠肺CT、肺病理切片及测肺湿/干重比用于观察肺损伤程度;并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测定,对获取的蛋白图谱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实验组肺CT显示明显炎症表现;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组织水肿充血改变明显,肺泡中有大量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损伤评分和肺湿/干重比正常组增加;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比正常组小鼠的肺组织总蛋白数增加,蛋白质点数为(100±2),其中有21个表达的蛋白差异点,通过蛋白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检索结果显示蛋白质过氧化物酶6在实验组和正常组中有明显差异,其可能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相关。结论通过向小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可以诱发急性肺损伤,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中蛋白质过氧化物酶6表达的增加,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张自丽 胡璇 刘慧莹 柏长青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蛋白质双向电泳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干细胞的各种特性,即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许多造血以外的组织,目前研究发现此细胞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存在重要意义[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严重的、急性的和弥漫发生的肺损伤所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炎症引起的严重的低氧血症、肺水肿和进行性呼吸衰竭[3]。临床上选取了许多方法治疗急性肺损伤,但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ARDS的病死率,这对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4]。在动物实验模型中已经发现,骨髓MSCs对肺损伤治疗有明显的效果[5-7]。而下一步如何将MSCs治疗的作用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张自丽 刘慧莹 柏长青关键词:干细胞治疗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进行性呼吸衰竭 动物实验模型 分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