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顺舟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藏
  • 2篇驱油
  • 1篇油藏储层
  • 1篇油田
  • 1篇水驱油
  • 1篇水驱油实验
  • 1篇台兴油田
  • 1篇驱油实验
  • 1篇黏土矿物
  • 1篇细管实验
  • 1篇密闭取心
  • 1篇矿物
  • 1篇混相
  • 1篇含水
  • 1篇含水油藏
  • 1篇二氧化碳混相...
  • 1篇阜三段
  • 1篇高含水
  • 1篇高含水油藏
  • 1篇储层

机构

  • 2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篇廖顺舟
  • 1篇聂军
  • 1篇徐辉

传媒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CO_2驱油最低混相压力确定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细管实验装置,考虑了多次接触混相物理化学过程的阶段性和机理的复杂性,进行注二氧化碳驱替实验,得到了台兴油田兴1井油藏流体在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的压力、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的重要参数,确定了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的最低混相压力为22.11MPa。
徐辉聂军廖顺舟
关键词:细管实验二氧化碳混相驱
高含水油藏储层黏土矿物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化验数据分析表明,高邮凹陷高含水油藏储层黏土矿物含量差距较大,并且各类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也有巨大差异,认为形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通过油藏开发初期取心井黏土矿物化验数据与近期密闭取心井数据对比发现,储层物性条件的好坏控制了长期注水后黏土矿物的变化程度,储层孔喉大小是控制各类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水驱油实验分析,由于黏土矿物在储层中被冲蚀程度存在差异等原因,物性越好的储层注水后渗透率增加幅度越大,且当初始渗透率小于(380~420)×10^(-3)μm^(2)时,渗透率随注水增加而减小。黏土矿物变化规律研究为长期注水后储层的物性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剩余油的研究提供了可变地质模型。
廖顺舟
关键词:黏土矿物密闭取心高含水油藏水驱油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