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昊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降雨
  • 2篇值模拟
  • 1篇岩溶
  • 1篇岩溶山区
  • 1篇雨量
  • 1篇渗流
  • 1篇渗流稳定
  • 1篇渗流稳定性
  • 1篇倾倒变形体
  • 1篇泉流量
  • 1篇滑坡
  • 1篇滑坡群
  • 1篇降雨量
  • 1篇古滑坡
  • 1篇发育
  • 1篇发育特征
  • 1篇变形体

机构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孙昊
  • 2篇裴向军
  • 2篇李天涛
  • 1篇康小兵
  • 1篇罗璟
  • 1篇张璐
  • 1篇刘玲

传媒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水力发电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海隆务西山古滑坡群复活机理及威胁范围预测被引量:4
2022年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位于青藏高缘东北隅,地处西秦岭造山带与北祁连造山带的连接部位。自中新世以来,研究区经历数次间断性抬升和夷平作用,河谷强烈侵蚀下切。在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隆务河两岸发育多处大型-特大型古滑坡。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本区内5处古滑坡存在明显变形迹象,已有裂缝明显扩展,出现多处新增裂缝,已建防治工程局部破坏。本文以同仁市隆务河左岸的隆务西山古滑坡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钻探、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西山古滑坡群的发育分布、变形特征、复活机理及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隆务河河谷的强烈下切是西山古滑坡群形成的主控因素;(2)野外调查发现,西山古滑坡群近期变形主要集中分布于滑坡群中部的Ⅴ^(#)、Ⅶ^(#)滑坡和北侧Ⅸ^(#)~Ⅻ^(#)滑坡,坡表陡坎及拉张裂缝发育,局部变形强烈;(3)降雨为西山滑坡群的发生复活的控制性因素,其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4)潜在滑坡失稳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滑坡运移距离多在50~75 m,堆积区平均厚度在12~18 m,威胁范围广,危险性极大,建议对隆务西山古滑坡群开展变形监测及治理工作。
孙昊李天涛裴向军王守道伍先福江荣昊黄艺
关键词:古滑坡数值模拟
倾倒-滑移复合型倾倒变形体发育特征及渗流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在山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中,以倾倒变形为主的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越发突出,原岩在“倾倒-坠溃”作用下形成的巨块或碎石夹杂的坠覆堆积体,具有结构松散、透水性强的特点,在降雨条件下易整体滑移失稳。本文选取河北省平泉市南洞子村倾倒变形体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其孕灾环境和宏观变形特征基础上,结合监测数据,探讨其变形破坏模式,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揭示不同重现期降雨强度下倾倒-滑移复合型倾倒变形体渗流场演化规律,分析降雨强度、历时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初步确定其整体失稳的降雨阈值。结果表明:根据该变形体坡体结构和变形差异性,可将其划分为倾倒坠覆区、强烈倾倒区、轻微倾倒区和原岩区,其早期变形受控于坡体结构和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特征,变形破坏模式为压缩-弯曲-倾倒,而后期由于坡脚修路开挖和降雨的影响,变形破坏模式转变为蠕滑-拉裂-滑移;目前该变形体对降雨敏感度较高,降雨强度越大、历时越长,稳定性越差,并存在滞后效应;当降雨强度R≥176 mm/d(20 a一遇)时,坠覆体稳定性系数小于1,将发生整体失稳破坏。研究成果对此类变形体的安全预警及防治工作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江荣昊罗璟裴向军李天涛孙昊李骞
关键词:降雨渗流稳定性数值模拟
岩溶山区泉流量对降雨响应规律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山西某岩溶泉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建立水文地质块状结构概念模型。运用多年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进一步识别地下水流系统的补给、排泄条件;采用MODFLOW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地下水均衡。通过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得出泉流量对降雨强度响应的正相关性规律。
胡雨柔康小兵张璐孙昊刘玲陈舟浩宇
关键词:岩溶山区泉流量降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