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晶晶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衰竭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3篇慢加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
  • 3篇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衰竭
  • 2篇药物
  • 2篇功能衰竭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功能衰竭
  • 1篇对照临床研究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监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真菌感染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苏海滨
  • 4篇刘晓燕
  • 4篇陈婧
  • 4篇童晶晶
  • 3篇肖珑
  • 3篇胡瑾华
  • 1篇李晨
  • 1篇许祥

传媒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脏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CLF合并SBP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CLF合并SBP患者AKI的发生率,对患者的一般情况、ACLF病因、实验室指标、有无合并其他部位感染以及初始抗感染治疗是否有效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370例ACLF合并SBP患者中,AKI的发生率为41.4%(153/370)。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未发生AKI的患者相比,发生AKI患者年龄、血WBC计数、总胆红素(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及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增高,分别为(51.5±41.6岁)比(48±11.1岁);(12.4±7.3)×10~9/L比(8.8±5.3)×10~9/L;(375.4±136.9)μmol/L比(347.8±121.2)μmol/L;(2.3±0.9)比(2.0±0.6);(37.1±32.8)μg/L比(23.0±19.2)μg/L,(均P<0.05),而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Na^+水平以及初始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均明显降低(86.9±13.8)mmHg比(90.6±9.9)mmHg;(26.6±5.6)g/L比(28.7±8.3)g/L;(130.3±5.4)μmol/L比(133.5±4.5)μmol/L;57.0%比75.7%,(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WBC计数、血清Na^+、CRP水平以及初始抗感染治疗是否有效是影响ACLF合并SBP患者发生AKI的重要因素。发生AKI的患者治疗无效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者(60.1%比39.2%,P<0.05)。结论 ACLF合并SBP患者易发生AKI。患者年龄较大、WBC计数、CRP水平升高、血清Na+降低以及早期抗感染无效是发生AKI的高危因素。
苏海滨刘晓燕陈婧李晨童晶晶徐祥关崇丹严立龙彭宇辉宁鹏李会胡瑾华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急性肾损伤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 G-CSF)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9例ACLF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9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试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接受r G-CSF300μg,1次/d,皮下注射,共计6针,然后减量至隔日1次,共6次,总计12针。结果生存分析表明,试验组治疗1月、3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1.3%和72.9%,大于对照组的63.7%和50.0%(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 G-CSF能够显著提高HBV-ACLF患者的生存率,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许祥刘晓燕陈婧肖珑童晶晶关崇丹严立龙苏海滨胡瑾华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BV慢加急性肝衰竭
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诱发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导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明确诊断为HBV-ACLF的患者698例,其中因停药导致ACLF的患者150例(停药组),初次发病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396例(初次未治组),因其他原因导致ACLF的患者152例。统计所有患者发病诱因、基础疾病、家族史、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预后及是否为首次发病,对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患者记录所用药物、停药至发生肝衰竭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698例患者中355例(50.86%)有慢性乙型肝炎(CHB)家族史,停药组患者中93例(62.00%)有CHB家族史。停药组150例患者中27例(18.00%)为慢性肝炎基础,其中12例(44.44%)有CHB家族史,低于整体水平(χ~2=2.57,P=0.07);123例(82.00%)为肝硬化(代偿期)基础,其中81例(65.85%)有CHB家族史,显著高于整体水平(χ~2=48.77,P〈0.001)。停药后1年内发病者占77.33%(116/150),21.33%(32/150)患者在第2年内发病。HBe Ag阴性患者占47.33%(71/150)。停药组、初次未治组中慢性肝炎基础患者的治愈、好转率均高于肝硬化基础患者(停药组:88.89%vs 53.66%,χ~2=11.450,P=0.001;初次未治组:71.79%vs 59.50%,χ~2=5.355,P=0.021)。结论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诱发肝衰竭的比例上升。长期抗病毒治疗,尤其对于肝硬化患者十分重要。
刘晓燕陈婧肖珑童晶晶关崇丹严立龙苏海滨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核苷类核苷酸类
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治疗肝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一例被引量:7
2017年
伏立康唑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时的首选用药.目前在肝衰竭患者的具体用药剂量无统一标准.本文报道1例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变化及调整剂量治疗肝功能衰竭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提示监测血药浓度情况下应用伏立康唑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是安全的.
刘晓燕苏海滨童晶晶陈婧肖珑关崇丹严立龙胡瑾华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伏立康唑药物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