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伟

作品数:2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大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引射
  • 12篇引射器
  • 8篇支板
  • 8篇超声速
  • 7篇喷管
  • 6篇流场
  • 6篇进气道
  • 5篇激波
  • 5篇构型
  • 5篇高超声速
  • 5篇高超声速进气...
  • 5篇超声速进气道
  • 5篇唇口
  • 4篇流场结构
  • 4篇扩压
  • 4篇拉瓦尔喷管
  • 3篇等截面
  • 3篇马赫数
  • 3篇截面
  • 3篇进气

机构

  • 25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25篇叶伟
  • 21篇徐万武
  • 7篇李平
  • 7篇张富强
  • 1篇刘洋
  • 1篇严杰星
  • 1篇魏丽杰
  • 1篇吴晶

传媒

  • 2篇军事体育学报
  • 1篇中国航天第三...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空间分辨率移动式皮托压力测量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间分辨率移动式皮托压力测量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皮托压力测量耙包括:测量耙,与测量耙相连接的耙柄组件;测量耙包括:呈板状的耙体,在耙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的压力探针,在所述耙体内设置的导管;沿耙体的长度方...
徐万武周乐天叶伟李智严张振康敬奇
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推力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推力计算方法,首先确定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内流道一维几何参数,包括进气道入口截面积、进气道压缩角、隔离段截面积、亚扩段扩张比、燃烧室扩张比、火箭燃烧室截面积、火箭喷管尺寸和发动机尾喷管...
贾逸聪徐万武叶伟姜贺恺
文献传递
基于射流分割法的多支板引射技术研究
在当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高超声速地面试验设施以及化学激光器等空天领域技术发展背景下,引射器庞大的体积规模已成为亟需突破的技术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小引射器体积规模并提高引射性能的射流分割法,发明了一种二维...
叶伟
关键词:超声速引射器启动特性流场结构超声速混合层
基于随体坐标系下的混合层厚度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体坐标系下的混合层厚度识别方法,识别方法包括:导入流场数据;对流场数据进行均匀化处理,并标记流体域与非流体域;识别主动流与被动流,并分别追踪主动流与被动流的特征流线,确定混合区域的边界;建立的随体坐...
徐万武周乐天叶伟李智严张振康敬奇
一种应用于负压高温环境的3D打印预冷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冷器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负压高温环境的3D打印预冷器,包括冷流体输送组件和预冷组件;预冷组件包括若干个依次间隔布置的换热板,相邻两块换热板的间隔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依次间隔布置的换热翅片,相邻两个换热...
梁涛徐万武李智严叶伟张振康张赛强
宽速域变几何进气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速域变几何进气道,通过转动高超声速进气道唇口与第三级顶板大幅降低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马赫数,并能保证高超声速进气道低马赫数时较好的流量捕获能力,即保证发动机推力。
夏有财徐万武叶伟贾逸聪
文献传递
一种二维构型的多支板引射器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构型的多支板引射器及应用,属于引射器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二维构型的多支板引射器与二维混合扩压管道的组合应用,当引射器性能追求小增压比、大引射系数时,使用二维构型的多支板引射器与矩形等截面混合扩压管道组合...
徐万武叶伟李平张富强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引射器的二维支板一体化结构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射器的二维支板一体化结构设计方法,属于引射器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将用于引射气流导入的喷管导气腔、用于引射气流加速的二维拉瓦尔喷管以及用于被引射气流分流的前端导流段集成至二维支板内...
叶伟徐万武李平张富强
文献传递
一种轴对称型多喷管超声速引射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对称型多喷管超声速引射器,包括:引射器外壳,分气腔结构,进气口、进气段结构和超声速喷管;所述引射器外壳为轴对称的中空筒体;所述分气腔结构呈环状中空结构,其套设在所述引射器外壳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分气腔结构的...
李智严徐万武叶伟王科张振康
新型超/高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分离消除方法
针对超声速进气道中存在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边界层分离,对发动机性能产生影响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新型超/高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分离消除方法,通过在进气道唇口处的入射激波路径上增设隔离入射到唇口内的激波与进气道上...
夏有财徐万武叶伟李智严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