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造影
  • 2篇造影剂
  • 2篇瑞舒伐他汀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他汀
  • 2篇急性肾损
  • 2篇急性肾损伤
  • 2篇伐他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心绞痛
  • 1篇再发心绞痛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疗效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近期疗效
  • 1篇绞痛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乔怀宇
  • 3篇王洪如
  • 3篇黄国明
  • 2篇张俊
  • 2篇江泽慧
  • 1篇苏涛
  • 1篇涂晓文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建立大鼠非离子低渗型造影剂急性肾损伤模型,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非离子低渗型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NS组);造影剂对照组(CM组);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V组)。RV组于注射造影剂前12 h按10 mg/kg瑞舒伐他汀混悬液灌胃,NS组、CM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CM组、RV组以10m L/kg剂量行大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优维显370,370 mg I/m L),N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造影24 h和72 h后取材。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小管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N-乙酰-B-D-葡萄糖酸苷酶(NAG)水平,以评估大鼠肾脏功能变化。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评估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表明:1与CM组大鼠相比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明显减轻大鼠肾脏损伤程度;2 CM组和RV组大鼠血Scr、血Cys-C、尿NAG、尿α1-MG、尿m ALB均较NS组显著升高,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大鼠与CM组大鼠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组内比较,CM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72 h较24 h上升显著(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3 CM组和RV组大鼠血清Hs-CRP水平均较NS组明显升高,RV组较CM组血清Hs-CRP降低显著(p<0.01);组内血清Hs-CRP比较,CM组大鼠随时间升高明显(CM 24 h vs CM 72 h,p<0.05),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大鼠则明显下降(RV 24 h vs RV 72 h,p<0.05);4CM组和RV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均较NS组明显降低,RV组与CM组相比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组内比较,CM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随时间降低明显(CM 24 h vs CM 72 h,p<0.05),而RV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随时间显著升高(RV 24 h vs RV 72 h,p<0.05)。说明短期瑞舒伐他汀干预通过降低血浆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降低造影剂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
张俊江泽慧黄国明王洪如乔怀宇
关键词: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瑞舒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对造影剂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造影剂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用健康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造模组和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组(4组),每组10只。建立造影剂致肾损伤的大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随后检测记录造影前后大鼠的肾功能变化,包括肾小球、肾间质及肾小管的变化,血肌酐水平(Scr)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的Scr水平在造影剂注射24,48,72h后,与注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四组的Scr水平与造模组比较在三个时间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Scr水平明显下降。瑞舒伐他汀组、造模组大鼠的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瑞舒伐他汀组的评分显著低于造模组的评分,差异显著(P<0.05)。研究数据显示,对肾损伤的预防作用与用药剂量成正比。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大鼠的实验中预防急性肾损伤效果较佳,能够有效减轻大鼠的肾损伤程度,为造影前预防造影剂反应症状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依据,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张俊江泽慧黄国明王洪如乔怀宇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造影剂急性肾损伤
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再发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5年2月选择该院收治行CABG后再发心绞痛患者56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PCI,将其分为PCI组(30例)和优化药物治疗(ODT)组(26例)。随访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心脏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疗效,并分析CHD患者CABG后再发心绞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3个月后,PCI组患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脑钠肽(BNP)及左室舒张内径(LV)水平均显著低于ODT组患者(P<0.05);PCI组疗效明显优于ODT组(Z=6.054,P<0.05);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是胸痛的影响因素(OR=0.018,P<0.05)。结论 CHD患者CABG后再发心绞痛与Hb水平有关,采用PCI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该患者心脏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水平,近期疗效优于ODT疗法。
涂晓文黄国明王洪如乔怀宇苏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绞痛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