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瘤
  • 1篇多平面重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数字减影
  • 1篇数字减影血管...
  • 1篇数字减影血管...
  • 1篇听骨
  • 1篇听骨链
  • 1篇小动脉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动脉
  • 1篇颅内动脉瘤
  • 1篇颅内小动脉瘤
  • 1篇减影血管造影
  • 1篇共轭
  • 1篇64排螺旋
  • 1篇64排螺旋C...
  • 1篇64排螺旋C...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2篇赵光明
  • 1篇夏进东
  • 1篇唐纳
  • 1篇张贵祥
  • 1篇毛建强
  • 1篇刘凯
  • 1篇李征宇
  • 1篇侯昌龙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与3D DSA对颅内小动脉瘤诊断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对颅内小动脉瘤检测的对照研究,评价64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73例,回顾性分析其64排CTA及3D DSA图像资料,以3D DSA为诊断标准,采用双盲法对比分析64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3D DSA共检出47例,合计52个小动脉瘤。颅内小动脉瘤组(直径3~5 mm)32个,其中CTA检出32个,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颅内微小动脉瘤组(直径<3 mm)20个,其中CTA检出19个,假阴性1例和假阳性4例。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1.8%、86.0%和91.5%。64排CTA对颅内小及微小动脉瘤诊断与DSA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的应用,提高了对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能力,CTA可作为颅内小动脉瘤筛选检测的首选方法。
唐纳侯昌龙赵光明李征宇张贵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64层MDCT共轭采集技术和图像多平面重组对听骨链细节显示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采用64层MDCT共轭采集技术和图像多平面重组(MPR)的方法对正常听骨链和其维系结构进行成像,以改善对听骨链细节的显示。方法 25名(50耳)正常成人志愿者参与本研究。使用64层MDCT共轭采集技术,ADW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MPR。骨窗进行最大密度投影,软组织窗进行平均密度投影分别用以显示骨性听骨链和其韧带及肌肉。结果 64层MDCT共轭采集技术结合MPR方法清晰地显示了正常听骨链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锤骨、砧骨及镫骨的显示率均为100%(50/50),鼓膜张肌的显示率为96%(48/50),锤骨外侧、上韧带显示率为70%(35/50),鼓膜显示率为62%(31/50)。结论共轭采集技术增加了Z轴空间分辨率;结合MPR、窗技术和不同密度投影可以明显改善对听骨链细节的显示。
毛建强赵光明夏进东刘凯
关键词:听骨链MDCT多平面重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