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部超声在ICU的应用
-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呼吸功能的评价至关重要.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超声认识的不断加深,肺部疾病不再是超声的盲区。本文综合近年肺部超声的相关报道,肺部超声检查可随时在床旁进行,不需搬运且无放射性,可重复性高,利于对...
- 刘小禾李士欣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急诊超声造影检查对创伤性实质器官损伤的诊断价值
- 本文通过查阅国外文献就超声造影检查对实质器官创伤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提出超声造影检查不仅具有操作简便、无电离辐射及可床旁与急救复苏同步开展等优点,还有不良反应少、适应人群广、对实质器官创伤高度敏感、能准确判断创伤范围和分...
- 李士欣柴艳芬
- 关键词:腹部创伤超声造影技术
- 肺部超声在ICU的应用
-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呼吸功能的评价至关重要。一般临床医生通过体格检查配合X线胸片及CT等放射学检查即可对患者肺部情况得出大致印象。通常X线胸片敏感性较低,往往需进一步CT检查,而CT又因为其辐照度高使得检查重复性较差。降...
- 刘小禾李士欣柴艳芬
- 文献传递
- 液体复苏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监测液体复苏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86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28 d转归分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2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液体复苏前后血浆ANGⅡ水平,并记录入院首日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分析其与患者转归关系。结果液体复苏前,两组患者血浆ANGⅡ水平均高于正常上限(52.2 pg/ml),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5,P=0.104)。液体复苏后,存活组血浆ANGⅡ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6,P<0.05)。患者入院首日APACHEⅡ评分与液体复苏后血浆ANGⅡ水平呈正相关(r=0.339,P<0.05),而与液体复苏前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09,P=0.931),前两者预测患者28 d生存转归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1,P=0.27)。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现象,监测液体复苏后血浆ANGⅡ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
- 李士欣翟建华柴艳芬
-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预后
- 床旁超声心动在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
- 休克是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常见危重病,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和病死率高,其病死率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持续时间有关.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床旁超声检查的引入,超声心动在急诊休克患者血流...
- 李士欣刘晨燕
- 关键词:休克病理诊断
- 超声造影在急诊临床的应用
- 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迅速发展,被誉为是继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之后超声技术的第三次革命。随着超声造影技术日趋成熟,超声造影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面愈加广泛,其安全、创伤小、便携、易用、经济、实时成像的特点也使超声造影在...
- 刘小禾李士欣柴艳芬
- 文献传递
- 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2)与对照组(n=20)。两组给予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患者外...
- 卢斌李士欣
-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重症肺炎T细胞亚群免疫调理
- 黄疸
- 2007年
-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巩膜、皮肤和一些体液等的黄染。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7.1微摩/升,如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4微摩/升,才会出现明显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分两种类型:非结合型是由于胆红素产生过多或肝脏对其摄取与结合能力降低所致;结合型是由于肝内外胆汁淤积,造成结合型胆红素排泄减少所致。
- 李士欣柴艳芬
- 关键词: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肝内外
- 雷雨天气防雷击
- 2007年
-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湿度增加,闷热多汗。环境的改变,使相关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每逢夏季热浪期,热相关疾病如中暑患者增多;夏季雷雨交加,风驰电闪,雷击时有发生;气候炎热戏水消夏,大雨频频,洪水暴发,淹溺者时有发生;夏季蚊蝇孳生,烦扰百姓,除蚊灭蝇讲究卫生,有机磷农药应用不当、误用或故意吞服常致中毒。炎热夏季,气候闷热令人心烦意乱,意外事件连连不断,更使人烦上加烦。为了帮助您度过这一令人烦恼而又开心的季节,下面我们将在这一季节经常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情况介绍给您,使您了解有关这方面的防治常识,愉快地度过夏季。
- 李士欣柴艳芬
- 关键词:防雷击心跳停止肌肉组织电流热效应
- 急诊超声造影检查对创伤性实质器官损伤的诊断价值
- 创伤现已成为40岁以下人群常见死因,及时准确评估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临床评估创伤病情的手段包括:诊断性腹腔灌洗、腹部超声和CT检查。其中CT检查被视为目前评估实质器官创伤的金标准,但搬运患者完成...
- 李士欣柴艳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