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皓天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页岩
  • 4篇页岩气
  • 4篇四川盆地
  • 4篇盆地
  • 4篇侏罗系
  • 4篇川东
  • 3篇勘探
  • 2篇上二叠统
  • 2篇主控因素
  • 2篇下寒武统
  • 2篇寒武统
  • 2篇二叠统
  • 2篇二叠系
  • 2篇储层
  • 1篇岩相
  • 1篇页岩气勘探
  • 1篇页岩油
  • 1篇页岩油气
  • 1篇优质储层
  • 1篇油气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0篇刘皓天
  • 5篇包汉勇
  • 4篇赵帅
  • 4篇陈绵琨
  • 4篇彭伟
  • 4篇肖雄
  • 2篇舒志国
  • 2篇郑有恒
  • 2篇王必金
  • 2篇张莉
  • 1篇文可东
  • 1篇刘新民
  • 1篇郭战峰
  • 1篇胡德高
  • 1篇梁西文
  • 1篇李雄
  • 1篇刘超
  • 1篇朱志芳
  • 1篇李国珍
  • 1篇王大江

传媒

  • 4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世界石油工业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江汉石油科技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东缘(建页3井)发现中上二叠统多套优质海相页岩气层
2021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四川盆地古生代发育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中上二叠统多套富有机质页岩,目前已在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形成了商业性页岩气开发以及在下寒武统中获得了工业性页岩气流。中上二叠统富有机质页岩长期被视为常规油气藏的重要烃源层系,并据此寻获普光及元坝两大整装海相气田。受埋藏深度及页岩厚度等因素制约,该层系近年来方才得到了页岩气勘探的频繁关注,但实质性的发现却迟迟未能取得。
甘振维舒志国梁西文刘皓天李乐
关键词:下志留统上奥陶统下寒武统埋藏深度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23年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储层近期表现出良好的勘探潜力,以X井和Z井为代表,均获得测试工业油气流。为了进一步明确复兴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该套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及综合多种分析测试结果,从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类型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残余粒间孔发育为主,孔隙半径为10~50μm,喉道宽度为2~10μm。根据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将压实作用、部分胶结作用归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构造作用和绿泥石的膜状胶结作用归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本次研究明确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最利于凉高山组砂岩储层的发育,而长石的溶蚀作用、构造成因的微裂缝和以绿泥石为胶结物的胶结作用对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具有改善作用,沉积-成岩综合作用是四川盆地复兴地区凉高山组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
彭伟舒逸陈绵琨刘皓天肖雄管文静
关键词:致密砂岩成岩作用优质储层四川盆地
鄂西地区二叠系新层系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优质清洁能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天然气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湖北页岩气资源量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鄂西地区二叠系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范围广、勘探程度低,与全球已实现商业开发的页岩层系相比,二叠系页岩具有厚度薄、岩性岩相复杂、构造变形复杂、地形地貌复杂的"一薄三复杂"特点.
王必金郑有恒包汉勇李雄王大江刘皓天刘新民刘计勇陈亚琳朱志芳赵帅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勘探程度
陆相页岩岩相非均质性及储层孔隙发育特征:以四川盆地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继四川盆地复兴地区涪页10井取得勘探突破后,侏罗系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油气表现出良好的勘探潜力。东岳庙段页岩发育独特的介壳灰岩夹层、黏土矿物含量高(质量分数最高可达60%),储层孔隙类型多样,纵向上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以兴页X井为例,结合测录井资料、岩心观察、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重点剖析了东岳庙段陆相页岩岩相特征及其孔隙发育特征。建立了“夹层+矿物三端元”的陆相页岩岩相划分原则,将东岳庙段陆相页岩纵向上划分为6种岩相,即:介屑纹夹层型黏土页岩相;介屑纹夹层型混合页岩相;介屑灰岩相;粉砂介屑互层型混合页岩相;粉砂介屑互层型黏土页岩相;介壳韵律型混合页岩相。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套陆相页岩具有特殊的有机黏土复合体孔,其中介屑纹夹层型黏土页岩相有机孔类型最为发育,而介屑灰岩相有机孔不发育,主要发育粒内溶孔。压汞-氮气吸附联测结果显示6种岩相页岩的孔径分布无明显差异性。综合分析认为,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东岳庙段陆相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舒志国舒逸陈绵琨彭伟刘皓天肖雄
关键词:侏罗系四川盆地
川东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沉积环境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2024年
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泰页1井和兴页L1井均在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段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试采效果好,实现了川东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勘探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明确川东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气勘探潜力及有机质富集机理,选取复兴地区兴页X井、兴页Y井作为典型代表,综合测录井、岩心资料和全岩X衍射、有机碳、主微量元素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表明:凉二下亚段页岩沉积古气候处于暖湿型环境(中等风化条件),不同单元地层沉积的古气候之间无明显差异,处于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通过镧-钴法计算古水深整体介于10.9~56.1 m之间,属于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自下而上沉积水体深浅交替,整体古生产力呈现增大的趋势,页岩段总体上处于缺氧还原环境,发育砂质纹层,沉积速率相对砂岩段较小。通过不同沉积环境参数与w(TOC)相关性分析,凉二下亚段页岩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古水深、古氧化还原环境、沉积速率和古生产力等多因素耦合控制作用,古盐度和古气候条件影响相对较小。沉积环境的差异控制了页岩纵向上非均质性特征,其中⑥号单元页岩相形成于深水缺氧沉积环境,具有低沉积速率、高古生产力及受陆源影响较小的特点,为有机质的富集提供了有力条件,为有利勘探目的层。
郭战峰舒逸陈绵琨刘皓天彭伟肖雄
关键词:侏罗系页岩沉积环境
川东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页岩气勘探成果及方向展望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构造、岩心、测井等资料,采用电镜扫描、低温N_(2)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盆地模拟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川东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页岩的沉积演化、储层特征及页岩气富集模式,明确了勘探有利区,总结了勘探成果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的沉积演化表现为:栖霞组—茅口组三段为开阔台地相;茅四段底部为台地-陆棚相,相带变化快,茅四段顶部为斜坡-陆棚相,地层被剥蚀、南厚北薄;吴家坪组一段(吴一段)底部为海陆过渡滨岸沼泽-潟湖相,吴一段顶部为台地-斜坡-陆棚相,斜坡-陆棚相带分布范围小、相变快;吴二段为斜坡-陆棚相沉积,从早至晚依次受控于古气候、火山活动和古气候、火山活动,沉积中—晚期古生产力较高,TOC均值大于8.00%。(2)研究区茅四段及吴二段陆棚相区发育2套优质页岩,具有“高有机碳-高灰质”的特征,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分别为19 m和25 m,孔隙类型以有机孔为主,结构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富碳凝灰岩薄夹层混合质页岩岩相、高碳凝灰岩薄夹层硅质页岩为优质岩相,孔隙度分别为6.27%和6.43%,TOC值分别为10.11%和9.35%,含气饱和度分别为92.59%和91.81%,脆性指数分别为55.24%和61.19%,是地质和工程的双“甜点”段。(3)研究区二叠系广泛发育的层状藻为主要有机质来源;在侏罗纪主排烃期,其构造稳定、二叠系烃源岩排烃较少,中侏罗纪—早白垩纪早期为主生气期,构造活动较弱,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好,现今已完成生气过程,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Ro值约2.1%,勘探潜力巨大。(4)建南、龙驹坝、三星区块为有利勘探区,其中建南区块潜力最大;茅四段(3)小层及吴二段(3)小层为优质层系的靶窗层段。
包汉勇赵帅张莉刘皓天
关键词:茅口组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下侏罗统页岩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被引量:8
2023年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下侏罗统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多口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证实了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页岩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尚不清晰。以川东侏罗系东岳庙段和凉高山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岩石矿物、沉积地化、储集性及含油气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1)有2套页岩整体形成于半深湖环境,TOC平均值分别为1.41%和1.77%,以Ⅱ_(1)和Ⅱ_(2)型干酪根为主,Ro平均值分别为1.33%和1.56%,处于凝析油-湿气阶段;(2)无机孔隙(黏土矿物粒间孔等)是主要的储集空间,介孔和宏孔占比较高,孔隙连通性较好;(3)页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平均值大于50%),总体可压性较差,其中凉二下亚段页岩的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可压性较好;(4)研究区下侏罗统页岩油气富集高产主要受控于优质页岩良好的孔缝结构、中—高热演化程度和较好的保存条件;(5)研究区页岩油气具有富介壳隔层的强超压封闭型和富砂岩夹层的弱超压半封闭型2种成藏模式。研究为中国陆相页岩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舒逸郑有恒包汉勇徐尚刘皓天陈绵琨彭伟张梦吟肖雄
关键词:主控因素四川盆地
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被引量:7
2023年
川东红星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已取得勘探突破,但如何实现规模增储、效益开发亟待攻关。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含气性等测试分析资料研究了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页岩源、储品质特征,探讨了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吴家坪组页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干酪根为主,具有高TOC含量、高碳酸盐含量和高含气量的特征。页岩w(TOC)普遍介于1%~11%之间,均值6.89%;岩性以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为主,其次为灰质页岩,整体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储层有机质孔发育且物性较好,孔隙度普遍介于2%~5%之间,均值3.1%。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明显受沉积环境的控制,火山活动、古气候以及古生产力共同影响了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分布。
王必金包汉勇刘皓天张莉赵帅
关键词:四川盆地
川东红星地区HY1井二叠系页岩气勘探突破及意义被引量:25
2023年
2020年底,川东红星地区建南区块针对上二叠统吴家坪组二段部署实施的第1口页岩气风险探井HY1井在压裂测试阶段获得天然气产量8.9×104m3/d,实现了中国二叠系新层系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综合HY1井的钻探成果和岩心、钻井、测井、录井及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碳同位素等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分析了红星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地质特征和富集主控因素。红星地区二叠系发育两套深水陆棚亚相页岩,具有优质页岩厚度薄、有机质丰度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脆性矿物含量高的“一薄四高”特征。广泛发育的深水陆棚亚相页岩是二叠系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有机-无机协同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良好的保存条件是红星地区页岩气富集的关键。HY1井的勘探突破表明:(1)中国南方二叠系页岩气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是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2)盆外复杂构造区内相对弱变形区是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方向;(3)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二叠系页岩气勘探突破的重要保障;(4)薄储层、超深层页岩的改造技术和酸性页岩气藏采输气工艺是实现二叠系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的攻关方向。研究认识对于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
胡德高周林包汉勇刘皓天刘超孟志勇赵帅王建
关键词:二叠系页岩气勘探突破
中扬子区下寒武统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中扬子区下寒武统存在大量富含有机质页岩地层,主要发育于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石牌组,局部可延至天河板组。页岩气形成与其烃源岩厚度、有机碳含量(TOE)、有机质成熟度(Ro)及脆性矿物含量等密切相关。根据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页岩气形成基础条件为:TOC含量≥2.0%,厚度≥30m,Ro分布于1.2%~3.0%的层段,页岩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30%。以FD1井为例,结合其它井及地面资料分析认为,本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天河组为浅海陆棚沉积,以泥页岩为主,且含陆源石英等脆性矿物;下寒武统页岩厚度大、有机质含量丰富、处于生气窗演化阶段以上、微裂缝发育,具备页岩气形成条件。
文可东李国珍刘皓天
关键词:中扬子区下寒武统页岩气微裂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