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科学与力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有效独立的改进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被引量:40
- 2013年
- 随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日趋突出。综合考虑有效独立法和模态动能法的优缺点,分别以平均加速度幅值和模态动能修正有效独立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提出了两种基于有效独立的改进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有效独立-平均加速度幅值法(EI-AAA)和有效独立-模态动能法(EI-MKE)。运用模态动能准则、平均加速度幅值准则、Fisher信息矩阵准则、截断模态矩阵条件数准则、模态置信准则评价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及有效独立法、模态动能法、有效独立驱动点留数法和有效独立驱动点残差法。实际钢井字梁采光顶结构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有效独立-平均加速度幅值法(EI-AAA)和有效独立-模态动能法(EI-MKE)在考虑截断模态线性独立的同时都能自动选择具有较高平均动态响应和模态动能的测点位置,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在六种方法中布置结果最为有效。
- 刘伟刘伟高维成李惠
- 关键词:传感器优化布置
- 基于剩余模态力和模态应变能理论的网架结构损伤识别被引量:18
- 2007年
- 针对网架结构特点,引入敏感模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识别敏感模态的算法;基于剩余模态力理论,利用敏感模态进行损伤位置识别,并建立了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的损伤程度评估算法,采用非负最小二乘法求解超静定方程组,实现定量评估损伤程度。以某实际结构为仿真对象,分析了上述算法在网架结构损伤识别中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将评估结果与基于最小秩摄动理论的损伤程度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考虑测试噪声影响。结果表明,二者联合工作效果较好,不仅可以识别结构单处损伤,还可以识别结构多处损伤,且损伤程度评估结果同基于最小秩摄动理论损伤程度评估结果比,更可信,将其应用于网架结构的健康诊断是可行的。
- 高维成刘伟钱成
- 关键词:网架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剩余模态力模态应变能
- 单层肋环形球面网壳模态局部化问题研究
- 失谐循环周期结构的模态局部化现象是近几十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单层肋环形球面网壳的模态局部化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矩阵摄动法分析了模态局部化的发生机理;用数值仿真求得单层球面网壳模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别绘制了随...
- 刘占辉刘伟高维成程翔
- 关键词:球面网壳摄动法有限元方法失谐模态局部化
- 文献传递
- 单层短程线网壳结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模型试验是全面掌握工程结构基本特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模型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了单层短程线网壳结构模型,同时设计了可动砝码加载方案,加工制作了砝码及支托。对结构杆件进行了材料拉伸试验,对结构模型进行了静载试验和模态试验研究,成功获得了结构模型的静内力分布规律及模态参数。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静载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模态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稍差。所采用的加载方案、试验手段及分析方法对类似的模型试验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得到的试验数据为大型空间网格结构实际工程的在线损伤识别及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刘伟高维成
- 关键词:模型试验固有频率振型
- 密集模态结构模态跃迁分析的简化摄动法被引量:8
- 2012年
- 大跨空间结构的模态具有密集、低频的特性。结构在风作用下会产生非常复杂的动力学现象,模态跃迁就是其中的一种。以往对该类结构模态跃迁特性的研究几乎为一片空白。矩阵摄动分析法是研究变参数结构模态特性的重要方法,在已有矩阵摄动法基础上,该文提出分析密集低频结构模态跃迁现象的简化摄动法。阐述模态跃迁的机理,并加以证明。算例结果表明:简化摄动法用于密集低频结构模态跃迁的分析是有效、可行的,且简化了移位密集特征值摄动法的计算过程。
- 于岩磊高维成刘伟王兆敏孙毅
- 关键词:大跨空间结构摄动
- 基于应变能的网架结构损伤程度评估
- 本文针对剩余模态力损伤定位算法不能定量识别结构损伤程度的不足,从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出发,尝试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能理论的损伤程度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二者联合工作效果较好,不仅可以识别结构的单处损伤,还可以识别结构...
- 高维成钱成刘伟于岩磊
- 关键词:网架结构损伤识别剩余模态力应变能
- 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曲率模态曲面拟合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介绍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的体系组成及构造特点;提出曲率模态曲面拟合损伤识别理论,定义曲率模态曲面拟合损伤指标CMSFDI_i与平均曲率模态曲面拟合损伤指标CMSFDI_i^A,通过曲率模态与曲面拟合值的差异进行损伤定位,仅需利用从损伤结构获得的实测数据即可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无需利用完好结构的基本信息和理论模型;最后通过钢筋混凝土正交正放空腹网架结构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识别单位置损伤也可识别多位置损伤,对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损伤识别及健康监测可行、有效。
- 刘伟刘伟高维成李惠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损伤识别曲率模态曲面拟合
- 利用约束试验提取自由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综述被引量:5
- 2006年
- 对试验边界条件转换的一类子问题——从约束试验数据提取自由结构模态参数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讨论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并对该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 高维成刘伟孙毅
- 关键词:模态
- 材料力学符号规定的数学解释被引量:1
- 2014年
- 鉴于材料力学教材中存在诸多的符号规定,以及符号规定带来的问题,该文对材料力学的符号系统给出了一套逻辑自洽的规定,简洁而统一的规定符合数理逻辑.
- 刘荣刚刘伟边文凤
- 自由度匹配技术在网壳结构损伤识别应用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测试自由度与有限元模型自由度不匹配是损伤识别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最大障碍,动力模型缩聚和特征向量扩充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提出了基于剩余模态力和最小秩摄动理论的两阶段损伤识别算法,对几种模型缩聚技术和特征向量扩充技术在网壳结构损伤识别应用中的可行性、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单层短程线网壳结构模型的数值模拟,同时考虑测试噪声影响,实现了测试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网壳结构损伤识别。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损伤识别算法可以识别出网壳结构的单位置刚度损伤,而且利用Guyan静态缩聚法和Guyan扩充法进行自由度匹配后的损伤识别结果非常准确,它们是网壳结构损伤识别应用中模型自由度匹配的最佳选择。
- 刘伟高维成孙毅
- 关键词:网壳损伤识别剩余模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