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嗜杀酵母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嗜杀酵母分泌的外毒素可以抑制或杀死敏感菌株,并且对自身分泌的嗜杀因子具有免疫性。将嗜杀酵母用于工业生产中,可以净化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一些海洋嗜杀酵母还可以用于海水养殖业,可以控制某些海洋酵母菌引起的海洋动物疾病。除此之外,嗜杀酵母分泌的毒素蛋白可以作为潜在的抗真菌药物,以便抵制某些病原酵母菌或类酵母菌等微生物引起的侵染。介绍嗜杀酵母的种类、作用机理,并且概述嗜杀酵母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王祥红贾仁洁李静池振明
- 关键词:嗜杀酵母毒素蛋白
- 海洋发光细菌的分离及其发光现象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海洋发光细菌常附着在动物体表的特征,从海洋动物体表分离发光细菌并进行纯化。将分离得到的海洋细菌用发光细菌培养基培养后在黑暗处进行观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发光现象。用此法分离海洋发光细菌简便易行,在简单的实验条件下即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王祥红汤志宏李静毛玉峰
- 关键词:发光细菌
-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非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 放线菌作为微生物中的一大特殊类群,是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广泛分布在各种生境当中,放线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备受重视。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特殊的地...
- 冯鸽许姗姗王超孙艺华李静
- 文献传递
- 红树林放线菌多样性及新型糖苷类化合物合成潜力发掘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从红树林海泥中分离放线菌,探讨其多样性;并对分离菌株合成新型糖苷类化合物的代谢潜力进行评估和发掘。方法利用3种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对排重后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多样性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糖基转移酶基因筛选,对阳性菌株进一步进行合成潜力的评估及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分离纯化得到148株红树林放线菌,分布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的54个种、原小单胞菌属(Promicromonospor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3株菌株有合成新型糖苷类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并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红树林土壤蕴含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和合成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是新药开发和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
- 孙艺华冯鸽王超许姗姗李静
- 关键词:多样性糖基转移酶
- 曲霉菌的分离及其形态观察被引量:13
- 2013年
- 利用曲霉极易在含糖及蛋白质等基质上生长的特性,从含淀粉及蛋白质的基质上分离曲霉并进行纯化。将分离得到的曲霉培养后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楚观察到曲霉的典型结构。此法简便易行,所需条件简单,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曲霉菌的形态观察。
- 王祥红汤志宏李静
- 关键词:曲霉
- 一株高产表面活性剂的南极土地杆菌的分离及其特性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毒性低、生物兼容性好和可降解等优点,是化学表面活性剂的优良替代物。目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多为常温菌,从低温环境中挖掘高产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菌株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从南极土壤中筛选产表面活性剂的低温微生物,对其表面活性剂进行纯化和结构解析并评估其性能。【方法】采用排油圈法对分离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菌株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在菌苔表面产白色固体颗粒的菌株,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该菌株系统发育地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离产物,并用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此外,对产物的乳化性能及其对柴油的降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得到了一株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耐冷土地杆菌属(Pedobacter)GW9-17,其最优发酵培养基(g/L)组成为:可溶性淀粉18.0、胰蛋白胨9.0、C3H3NaO34.4、K2HPO43.6、MgSO41.2,pH 7.0±0.2。在此条件下,按10%(体积分数)接种量、28℃、180 r/min培养7 d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可达到(3.0±0.5)g/L。利用HPLC和NMR技术发现菌株GW9-17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flavolipid-9U,9U,表面活性剂粗提物的甲醇-水溶液(体积比1:1)对液体石蜡油有良好的乳化能力,菌株GW9-17在柴油含量为5%时,在4℃和28℃条件下对柴油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0.1%和57.3%。【结论】从南极土壤中获得了一株高产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的低温Pedobacter sp.GW9-17,其产物flavolipids具有对烷烃类污染物质增溶分解的潜力,对石油污染的低温生态修复有重要的利用潜能。
- 焦亚彬崔巍然欧阳晴晴成俐穆红梅李静
-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
- 海洋嗜杀酵母菌株YF07b嗜杀因子的纯化与基因克隆
- 海洋嗜杀酵母YF07b的嗜杀因子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和DEAE-Sepho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得到纯化,经SDS-PAGE检测得到分子量为47kDa的单一条带.纯化后的嗜杀因子有β-1,3...
- 王祥红池振明岳礼溪李静
- 关键词:蛋白纯化基因克隆
- 利用酒精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制备活疫苗及其潜在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最近几年,出现把有关的基因在宿主表达之后的目的蛋白分泌并固定在细菌、病毒和酵母菌细胞表面上的技术—表面展示技术。在这些宿主中,酒精酵母菌是最佳的微生物。本文对利用酒精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制备活疫苗的基本原理,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蛋白质的优点,以及哈维氏弧菌溶血素蛋白在酵母菌细胞表面上展示及其作为活疫苗的潜在应用作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酒精酵母菌细胞表面上展示的哈维氏弧菌溶血素蛋白在海洋动物中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 池振明高玲美岳礼溪朱开玲李静
- 关键词:酒精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活疫苗
- 南极乔治王岛陆地土壤和潮间带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系统研究南极乔治王岛陆地土壤和潮间带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并对分离菌株拮抗临床多重耐药菌活性进行筛选。方法利用放线菌门特异引物扩增16SrDNA序列,构建放线菌16SrDNA基因克隆文库,对文库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琼脂块扩散法以3株临床多重耐药菌为指示菌,筛选具有高抑菌活性的潜在药用放线菌。结果土壤放线菌文库和潮间带放线菌文库的覆盖率分别为54.55%和87.2%,陆地土壤中放线菌群落以放线菌纲为优势菌,潮间带样品中酸微菌纲占据明显优势。陆地土壤中的放线菌分布于10个目16个科中,潮间带底泥中放线菌则分布于7个目13个科中。纯培养得到141株放线菌,其中从陆地样品中分离得到93株菌,分布于放线菌纲的7个属17个种中,从潮间带样品中分离得到41株菌,分布于5个属10个种中。有17株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其中4株菌抑菌活性最强,可强烈抑制3株多重耐药菌。结论南极乔治王岛陆地土壤和潮间带底泥环境中蕴涵着丰富且多样的放线菌资源,陆地土壤中放线菌的多样性要高于潮间带底泥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南极链霉菌和诺卡氏菌具有较强的拮抗多重耐药菌的活性,具有深一步研究的价值。
- 严立恩陈志荣王晶晶官颖颖李静
- 关键词:放线菌多重耐药菌
- 南极普里兹湾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次级代谢潜力评估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了解南极海域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以及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潜力。方法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对南极海绵进行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抗菌及微藻克生活性的筛选,对活性菌株的进行基于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和卤化酶的基因筛选。结果共分离得到59株海绵共附生放线菌,分布于9个属中,以链霉菌最多。21株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6株菌表现出明显的赤潮微藻克生活性;有7株活性菌株至少含2种关键的功能基因,菌株OAct311和OAct408同时含有4种功能基因。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极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物蕴含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并且有较高的合成活性次级代谢物的潜力,具有深一步研究的价值。
- 官颖颖于雪张海雷张宁李静
- 关键词:海绵功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