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滑坡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方式优化设计被引量:5
- 2016年
- 针对极端环境下(如地震、泥石流、暴雨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讯信号中断等原因引起的边坡监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传输中断,提出了基于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优化设计。系统由野外监测点和室内监测站组成,能对滑坡体的地表裂缝位移、倾斜度、降雨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达到预警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对数据传输方式的优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北斗短报文的方式将监测数据上传至室内监测站,克服了原有GSM通信方式的易受天气影响、时间延迟大等不足,提高了数据传输方式的可靠性。该设计已应用于"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平台"项目,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 代炜佳王洪辉张涛
- 关键词:GSM北斗导航系统
- 基于静电换能器的超声波测温系统设计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超声波测量技术存在难以准确捕捉回波前沿起点的问题,设计基于宽频带、高接收灵敏度的静电换能器的超声测温系统,配合脉冲高压偏置驱动电路,得到前沿明显且易捕捉的回波信号;设计石英玻璃超声波传递通道,采用阈值检测法和钳位电路设计防误触发回波处理电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选用高主频单片机STM32F407准确测量超声波传递时间,再以分段线性插值法对系统测温值进行标定。在恒温箱10~58℃的温度范围内将系统测温数据与高精度测温计TSIC506的测温值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精准测温。
- 刘崎王洪辉庹先国李鄢聂东林张涛
- 关键词:静电换能器
-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的库岸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0
- 2013年
- 由于影响近坝库岸稳定性的因素很多,部分影响因素难以量化,且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往往为非线性,很难用数学、力学方法进行准确地描述和求解。以某水电站近坝库岸为例,将层次分析法和二级模糊评判相结合用于评价库岸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水库近坝1.79km不稳定岸坡主要集中于左岸,且上下游段岸坡较不稳定,中部段岸坡较稳定,稳定性好、较好、较差区域分别占总区域的50%、30.76%、19.24%,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 张涛任光明徐树锋陈小波王杰贾逸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稳定性
- 新疆天山硬质岩区暴雨泥石流发育特征研究
- 2013年
- 受干旱区气候及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硬质岩区泥石流发育特征较其他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不同。本文以天山石城子流域黑石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实验,对其形成条件和发育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硬质岩在干旱环境下物理风化强烈,区内崩塌极为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大量松散物源;流域地形山高坡陡,沟谷狭窄,比降大,在集中强降雨下,形成泥石流的水动力充足,泥石流体在运动过程中侵蚀下切剧烈,多见跌水、基岩谷及底部掏空现象。从堆积物特征分析,为典型稀性水石流,堆积物粘粒含量极少,与干旱区硬岩物理风化特征相吻合。另外,该沟重现期迭20年以上,为典型低频泥石流,潜在危害性大。在该区进行工程活动时,需引起高度重视。
- 杨宏伟王杰任光明李冬张涛
- 关键词:干旱区暴雨泥石流堆积物
- 白龙江某水库库岸的塌岸预测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水库蓄水后将引起库区岸坡的变形和再造。为了研究其塌岸类型及规模,通过对库区重点岸段的详细地质调查,总结了白龙江某库岸段存在三种主要塌岸模式。并针对不同的塌岸模式和岸坡结构等,预测合理的参数来对各库岸段塌岸规模进行计算,得出极限平衡法更适用于滑移型破坏模式的库岸,佐洛塔廖夫法和类比图解法预测的塌岸结果相接近,卡丘金法整体偏大。
- 李元明任光明张涛
- 关键词:水库塌岸破坏模式
-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某水电站边坡稳定性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黑水县某水电站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对变形边坡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4类14项因子进行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并建立变形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多级模糊评判模型,评判结果表明,该变形边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 员海任光明张涛吴龙科
- 关键词:稳定性
- 基于HTTP协议的地质灾害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当前地质灾害监测仪与Web服务器通讯存在的数据易丢失、服务器资源被大量占用、后期维护麻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法。对基于HTTP协议的地质灾害数据传输系统的网络构建、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以及Web服务器的设计做了详细介绍,并对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监测仪与Web服务器间的数据可靠传输,避免了数据丢失,对服务器负荷量小,能够实现服务器与更多的监测仪器的数据传输。对推进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廖斌庹先国王洪辉徐少波张涛
- 关键词:地质灾害HTTP数据传输WEB服务器
-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适应对象持久化方法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方便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操作,提出一种自适应对象持久化的方法。通过消息激励触发自适应对象生成机制,自动确定多态类型并定制所需临时持久化类型,以完成后续的对象持久化操作以及数据层和持久化层的交互操作。分析Java反射机制的原理,得出该方法在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实现过程,在实验环境下进行测试,分析响应速度和综合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方便地质灾害数据操作,减少程序冗余度,利于扩展和维护,提高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效率,可推广至其它数据管理系统。
- 王洪辉徐少波庹先国张涛李鄢
- 关键词:地质灾害监测JAVA反射对象关系映射自适应持久化
- 新疆黑石沟花岗岩裸露区历史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活动特点被引量:5
- 2013年
-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及东西准噶尔盆地等硬质岩裸露地区频繁暴发泥石流,究其原因与粗粒花岗岩自身易遭到物理风化有关。以哈密市天山故乡河流域三道沟左岸黑石沟花岗岩裸露地区为例,黑石沟特殊的地形条件(高差大、沟床比降大、沟道内存在两级高度6~8m的跌水坎)、粗粒(粒径达0.5~2.0mm)花岗岩易温差风化及夏季(6~8月)降水集中、降雨历时较短、降雨强度大是形成泥石流的充分必要条件。根据泥痕断面法和雨洪法判断历史上黑石沟内曾暴发多期泥石流,重点探讨了最为显著的两期泥石流侵蚀、输移、堆积的活动特点及泥石流堆积物粒度特征及流体性质,发现该沟泥石流为典型的低频稀性水石流,潜在危害性大,应采取防治措施。
- 王杰杨宏伟任光明李冬张涛
- 关键词:暴雨
-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可拓法的新疆某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被引量:8
- 2013年
- 由于影响泥石流危险性的因素很多,定性和定量因素关系复杂,导致各因素的权重很难确定,且目前尚无完善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体系。以新疆某泥石流为例,通过将影响泥石流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因素有机结合,选取了10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基于可拓学理论确定了泥石流沟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相符,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具有可行性。
- 任光明张涛
- 关键词:泥石流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