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高质量发展下城市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重构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重构城市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于评价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拓展行政发包制下地方政府官员以GDP数量为主的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揭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构建一套反映中国城市发展特色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全新城市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建立高质量发展目标,属地层层行政发包至地方政府,形成市级政府官员之间的高质量政治晋升锦标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投入指标体系中,增加财政支出指标,用以反映政府对城市效率的影响;城市产出指标体系中,期望产出增加民生改善、产业结构、城市设施改善3个指标;非期望产出增加失业人数、城乡收入差距、犯罪人数、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4个指标。
- 张江洋袁晓玲王军
- 关键词:城市效率
- 基于能源禀赋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从一个纳入能源要素的C—D生产函数入手,运用数理方法分析了能源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对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提出了能源禀赋越丰裕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越高、技术进步会降低能耗水平、第一产业与;车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越高的地区能耗水平越高等基本命题。利用1995—2006年我国各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OLS和GMM模型分别检验了能源生产强度、燃料动力指数、科技支出、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对我国各地区能源;肖费强度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基本命题。
- 仲伟周王军
- 关键词:能源能源消费强度
-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研究——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8
- 2009年
- 本文借助一个纳入能源要素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首先通过数理分析,研究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三种要素禀赋对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方向,提出能源要素越丰裕、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越匮乏,则能源相对价格越低,从而能源强度越高的理论命题;然后利用1995—2006年我国各地区能源强度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OLS和GMM模型对理论命题进行计量经济学实证检验,证实了命题的真实性。这一结论对于当前与未来全国推进与落实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王军仲伟周
- 关键词:能源要素禀赋能源强度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政策含义被引量:13
- 2008年
- 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民用汽车保有量在快速上升,但理论界对民用汽车保有量的研究既存在选取变量有限、信息丢失或遗漏等问题,又存在对其影响因素研究不足的现状。故选取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固定资产投资、运输和邮电、国内贸易以及人口五大类中部分项目的大量截面数据,在对影响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率先得出影响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的生产消费、交通水利投资、公路和批发零售四个相关因子,并讨论了促进中国汽车发展的政策含义。
- 仲伟周王军
- 关键词:民用汽车保有量
- 空间生态责任视角下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测度被引量:1
- 2022年
-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首先从创新驱动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五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框架,并刻画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将空间生态责任纳入高质量发展测度框架,引入基于背景差异的测度方法,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生态主体功能,从而矫正了因不同地区承担的生态保护责任差异而对发展质量的约束效应,客观展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真实面貌。研究显示:不考虑空间生态责任时,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名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考虑空间生态责任后,东部与东北地区相比并无优势,中部地区发展质量明显低于西部地区。在省际层面,考虑空间生态责任后83%的省份排名发生了变化,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例高的省份其排名上升较快,青海、甘肃变化最大,说明各省的生态功能显著地影响了发展质量。依据两种测度结果及其变化情况,将全国分为限制开发、转型开发、适度开发、重点开发和控制开发区域,以赋予其差异化的开发策略。研究结果还显示,考虑空间生态责任的测度方法降低了各省之间的异质性,使得结果更为客观、公平。
- 袁晓玲王军李政大
- 关键词:比较优势
- 航班延误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识别——基于动态排队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通过对航班运行流程闭环不同阶段的分解分析,识别出航班延误的关键原因包括流量控制、军事活动、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和安检、旅客、机械故障、机场、公共安全等可控因素。运用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验证了飞机起飞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航班延误符合指数分布。通过构建航班延误总动态排队模型,并基于典型机场数据的模拟仿真分析,证明各因素引发的航班延误频率高低及其影响程度并非完全一一对应。航空公司因素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流量控制发生频率较高、影响大;天气因素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军事活动发生频率一般,但影响大;机械故障频率较低、影响较大;机场因素频率较低、影响较小。
- 杨秀云王军王军
- 关键词:航班延误泊松分布
- 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与我国地区能源效率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本文在"我国特色的联邦主义"理论和"晋升锦标赛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短期经济增长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倾向优先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给能源效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官员晋升考核指标看重经济发展水平,其他关于社会长期发展指标则被严重忽视,进一步造成能源效率的降低。论文最后提出了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等政策建议。
- 仲伟周王军
- 关键词:地方政府能源效率
- 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比较研究被引量:15
- 2022年
- 本文通过构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省域高质量发展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基于松弛的模型(SBM)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L)指数,测算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稳定,仅有个别省份波动较大;从区域差异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域为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驱动因素来看,造成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同时降低或生产技术的单一下降。因此,各省份要充分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统筹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改善技术效率,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 袁晓玲王军王军
- 关键词:省域经济
- 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路径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我国36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对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与科学技术共同构成了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内生要素。尽管城市文化创意资源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小于科技资源,但城市软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主体在城市创新系统中扮演着几乎同样重要的角色,城市文化制度也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科技和文化创意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双引擎",以往重科技而轻文化的城市创新能力研究是有缺陷的。
- 杨秀云王军王军
- 关键词:城市创新能力文化创意
-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黄河流域城市效率评价被引量:4
- 2021年
- 文章基于重构的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评价了黄河流域58个城市的效率。研究发现:样本期内,黄河流域城市超DEA效率均值显示无效且无明显趋势,城市之间的效率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大多数城市效率较为稳定且有效;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效率差异较小。黄河流域动态效率均值显示所有年份均在恶化,且技术效率改善的同时生产技术在恶化;上、中、下游城市动态效率差异较小且无明显趋势,动态效率恶化的主要原因是EC(技术效率)和TC(生产技术)同时恶化、TC或EC单一恶化。
- 张江洋袁晓玲王军马冬梅
- 关键词:黄河流域城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