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氨氮胁迫对泥鳅不同组织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泥鳅肌肉、肝脏、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在淡水中分别添加NH4Cl 0、50、150、250、450 mg/L,并分组。测定21 d内泥鳅肌肉、肝脏、鳃组织中的SOD和GSH-PX活性,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低浓度组(50、150 mg/L)在氨氮胁迫2 d和7 d时,泥鳅肝脏、鳃SOD和GSH-PX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14 d和21 d时,逐渐降低。但250 mg/L组和450 mg/L组SOD和GSH-PX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与肝脏和鳃组织相比,肌肉组织内SOD和GSH-PX对氨氮胁迫的反应比较滞后。[结论]氨氮对泥鳅3种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 刘洋凌去非于连洋王磊王永玲
- 关键词:泥鳅氨氮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氨氮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肝、鳃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2年
- 通过急性毒性和胁迫试验,探讨氨氮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肝、鳃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其养殖水质指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1)℃、pH(8.1±0.1)、溶解氧(6.5±0.5)mg/L时,水中氨氮浓度越高,泥鳅的死亡率越高,其96 h LC50总氨浓度(TAN)为164.4 mg/L,非离子氨(NH4+-N)浓度为2.22 mg/L。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浓度的变化,试验组泥鳅鳃组织在21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50 mg/L和150 mg/L浓度组的泥鳅鳃丝表面出现分泌物,细胞水肿;250 mg/L组鳃丝表面分泌物增加,鳃小片聚拢,上皮细胞水肿加剧;450 mg/L组鳃上皮坏死。泥鳅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在不同氨氮浓度下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50 mg/L和150 mg/L组的泥鳅肝脏细胞线粒体扭曲变形,细胞核变形,核膜肿胀;250 mg/L组肝脏细胞胞浆空泡化,残存细胞器的结构不完整;450 mg/L组出现大量肝脏细胞凋亡。随着氨氮胁迫浓度的不断升高,鳃组织和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受损程度逐渐严重,且损伤不可逆转。
- 郝小凤刘洋凌去非
- 关键词:泥鳅氨氮胁迫超微结构
- 48个泥鳅家系鱼种阶段的生长比较
- 采用巢式设计和人工授精技术成功地建立了48个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全同胞家系,对不同家系子代鱼种早期阶段6个月的生长进行了测量.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系的子代在生长性能上...
- 于连洋凌去非刘洋张振早吴萍
- 关键词:泥鳅家系鱼种
- 48个泥鳅家系鱼种阶段的生长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巢式设计和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48个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全同胞家系,对不同家系子代鱼种早期阶段6个月的生长进行了测量。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系的子代在生长性能上差异极显著。其中,F3、F6、F22和F46等家系全长增长较快,6月龄全长分别为9.03、9.07、9.23和9.15cm,与其它家系相比优势显著(P<0.05);F1、F6、F22、F46和F50等家系体重的增长速度较快,6月龄体重分别为3.78、3.74、3.85、3.87和3.59g,与其它家系相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推定F6、F22、F46等家系为优秀家系,可作为进一步遗传选育的基础群体。
- 于连洋凌去非刘洋张振早吴萍
- 关键词:泥鳅家系鱼种
- 氨氮胁迫对泥鳅不同组织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在淡水中分别添加氨氮(0 mg/L、26.73mg/L、47.52mg/L、84.51mg/L、150.29 rag/L)胁迫21d对泥鳅肌肉、肝脏、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
- 刘洋凌去非于连洋王磊王永玲
- 关键词:氨氮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4月龄泥鳅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6
- 2011年
- 随机选取305尾不同家系的4月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和体厚共8个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泥鳅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揭示影响4月龄泥鳅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长、体高、头长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其中,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548),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0.3003),其他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主要通过全长间接地影响体重。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以全长(X1)、头长(X2)、体高(X3)、尾柄高(X4)和尾柄长(X5)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Y=-4.515+0.255X1+1.744X2+1.966X3+1.422X4+0.511X5。在泥鳅选育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该方程对泥鳅体重进行预测和控制,主要用泥鳅全长指标进行选择,以达到间接选育体重、优化其生长性能的目的。
- 王磊凌去非郝小凤于连洋刘洋
- 关键词:泥鳅形态性状体重通径分析
- 氨氮胁迫对四鼻须鲤鱼肝脏GST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实验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以NH4Cl为实验药物,设置0、50、150和250mg/L实验浓度。通过对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四鼻须鲤鱼氨氮对肝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力的影响,比较两个群体抗氨氮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氨氮浓度和胁迫时间下,四鼻须鲤鱼养殖群体GST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与野生群体大致相同。除250mg/L浓度组在胁迫5d和10d时,野生群体酶活性略低于养殖群体外,在其余时间点的野生群体酶活性均高于养殖群体,而且,在高浓度氨氮胁迫下,野生群体肝脏的GST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比养殖群体更短,显示出较强的抗氨氮能力。
- 刘洋刘洋凌去非王磊佟广军
- 关键词:氨氮胁迫野生群体养殖群体
- 泥鳅混合选育F_2代生长性能分析
- 2012年
- 以泥鳅太湖群体为基础群体,采用混合选育方法进行了人工选育,对产生的混合选育F2代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泥鳅混合选育F2代的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分别达到0.022g/d和0.036cm/d,比对照组提高了4.8%和2.9%。混合选育群体体重变异系数和体长变异系数分别比对照群体降低了9.8%和8.1%,经过一代人工选育,泥鳅生长性能进一步提高,且群体规格趋于整齐。
- 张振早刘洋凌去非王永玲于连洋
- 关键词:泥鳅F2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