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信号
  • 1篇低截获
  • 1篇低截获概率
  • 1篇低截获概率雷...
  • 1篇调制
  • 1篇调制方式
  • 1篇调制方式识别
  • 1篇动态信道
  • 1篇动态信道分配
  • 1篇动态信道分配...
  • 1篇信道
  • 1篇信道分配
  • 1篇信道分配算法
  • 1篇信道预留
  • 1篇信号检测
  • 1篇信号检测方法
  • 1篇循环谱
  • 1篇异构
  • 1篇异构无线
  • 1篇异构无线网络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2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李娜
  • 2篇石文孝
  • 1篇赵俊
  • 1篇聂桂根
  • 1篇田润澜
  • 1篇迟学芬
  • 1篇高宪军
  • 1篇王珂
  • 1篇王继红
  • 1篇李保珠
  • 1篇叶虎春
  • 1篇李娜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通信学报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测绘地理信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针对利用循环谱理论检测低截获概率(LPI)雷达信号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累积算法来更新信号处理设备的软件程序。分析了原软件中信号处理的过程,提出了采用并行流水型结构的优化方法;利用前一个滑动窗口内采样信号的FFT,推导出下一时刻采样信号序列的FFT;通过减少重复采样点,减少计算量。然后,利用循环谱检测中4个象限的循环谱的对称性,减少计算象限数,并采用一维搜索进行峰值检测,从而进一步减少计算量。理论推导显示,改进方法减少了计算复杂度和计算量。最后,利用提出的方法对常用的线性调频(LFM)和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利用改进的算法及一维搜索,计算时间可缩短为原算法的1/25左右。另外,算法改进后检测信号的幅度值仅减小了不到10%,不影响后续处理对循环谱参数的估计。
李娜李娜王珂
关键词:雷达信号信号检测循环谱低截获概率
利用BERNES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二次开发被引量:1
2013年
介绍了BERNESE数据自动处理(BPE),采用湖北省CORS数据解算高精度坐标,比较了BERNESE和PANDA的PPP处理结果,针对数据处理前繁重的准备工作,基于BERNESE软件,扩展了数据自动下载、解压和相关文件生成的功能。
叶虎春聂桂根李娜
关键词:BERNESE自动下载
基于优先级信道预留的快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被引量:10
2009年
针对TD-SCDMA系统现有快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信道预留的快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接力切换用户的移动台属性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为接力切换呼叫预留信道,结合小分组借用算法,增加了可移动边界动态信道分配(MBDCA)策略的灵活性。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相对于混合数据速率、小分组借用(MRG,mixed-data rate grouping borrowed)MB DCA算法,实现了VIP和快速移动切换用户的优先接入,有效地降低了切换呼叫的阻塞率,提高了数据业务性能和系统的信道利用率。
石文孝赵俊迟学芬李娜
关键词:TD-SCDMA动态信道分配接力切换
数字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算法的改进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克服数字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算法识别类型少,步骤复杂,识别率低等问题,在已有识别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信号特征参数的分析和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决策理论的数字通信信号调制样式识别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比较不同信噪比下特征参数的取值概率直方图,选择判决门限值。同时,应用最大似然法则,并采用了可变的判决门限值,以得到最佳判决门限。研究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为10 dB时,算法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6%以上,可识别包括噪声在内的7种信号,且信噪比为6~15 dB时,该算法的正确识别率不低于92%。
李娜李娜高宪军
关键词:调制方式识别特征参数判决门限
改进的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全IP业务,该文针对LTE/WiMAX异构无线网络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可变传输单元的接入选择算法.算法利用二维资源单元计算系统容量,通过引入负载转移和可变传输单元,合理分配系统资源,更有效地为全IP业务服务.利用排队理论建立系统四维马尔柯夫排队模型,分析并评价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有接入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更符合网络实际情况,在保证异构无线网络实时业务性能基础上,有效提高了非实时业务性能及系统总资源利用率.
石文孝李娜王继红
关键词:异构无线网络长期演进WIMAX接入选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