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溶质迁移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溶质迁移研究已成为水文地质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综述了溶质迁移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溶质迁移在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土壤盐碱化防治、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张伟邓英尔
-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土壤盐碱化
- 五指山隧道岩溶发育及涌水的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五指山隧址区有10种岩溶形态,在隧址区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五指山地区岩溶发育的演化历史。采用径流模数法、年降雨有效渗入时间系数法及地下水动力系数法对各区段隧道涌水进行了计算,并对隧道贯通前后涌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五指山隧道主要涌水位置有5处,其中进口段的"8.6"断层突水和出口段的膏溶角砾岩突水,突水量大,给隧道施工和隧址区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 李扬红邓英尔于静张伟翟小平
- 关键词:五指山隧道岩溶发育特征
- 低渗透介质中3种井的非线性渗流流量
- 2010年
- 给出考虑起始水力梯度的低渗透介质中分别存在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及分支水平井时的非线性渗流量公式,讨论了非线性渗流参数(起始水力梯度)、供给边界、垂直裂缝井的裂缝半长、分支水平井井筒数等因素对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非线性渗流使得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及分支水平井流量降低;供给边界距离越大,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及分支水平井流量越小;垂直裂缝井的裂缝越长,流量越大;井筒数越多,分支水平井流量越大。
- 邓英尔刘慈群张伟
-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分支水平井起始水力梯度
- 水库塌岸时间效应的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塌岸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现阶段工程中塌岸预测的范围仅仅是指塌岸的最终状态。本文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来揭示塌岸发展的一般过程和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塌岸的发展演化经历了从初始阶段的表层迅速被冲刷→浅层磨蚀→深层缓慢地掏蚀与坍塌,直到最后波浪无法作用于水上坡体而趋于稳定的过程。塌岸过程具体可划分为4个阶段:表层冲刷阶段、浅层磨蚀阶段、深层掏蚀与坍塌阶段、岸坡稳定阶段。岸坡稳定条件为:水下坡体和水上坡体达到稳定坡角,波浪不能再通过涨落带对坡体变形破坏造成影响。
- 许强陈建君张伟
- 关键词:塌岸物理模拟岸坡稳定
- 汶川地震触发窝前滑坡特征及失稳机制探讨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弄清汶川地震触发窝前滑坡特征,探讨该滑坡的失稳机制,笔者先后多次赴滑坡区开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1)窝前滑坡为上陡下缓、上硬下软型地形地质结构,属于拉裂–走向滑移型的斜坡失稳破坏模式;(2)由于石坎断层活动,在近断层上盘效应、强地震动集中性、地震波长持时累积效应、地形放大效应和地震动水平加速度效应作用下,直接触发的一起剧动式高速远程滑坡;(3)表现出一系列与一般重力环境下滑坡迥异的运动和堆积特征,如高陡粗糙的滑坡壁、弯道超高和侧向抛撒、颗粒分异堆积等特征,运动中形成滑源区、陡坡加速区、碎屑流通区(流槽区和爬高区)、堆积区和抛撒区;(4)主要经历山体震动拉裂、高速溃滑、碎屑流和堆积4个阶段。滑坡运动至800 m左右时,峰值速度达56.1 m/s,全程运动时间约57.1 s,平均速度35.6 m/s;高位势能和滑体碎屑化是窝前滑坡产生高速远程运动的主要原因。
- 汤明高许强张伟董秀军
- 关键词:边坡工程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碎屑流
- 基于NOAA/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进展
- 本文对基于NOAA/AVHRR AVHRR研究成都平原中部热岛效应的主要结果和最新进展的总体回顾和比较表明,16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范围显著扩展。最近5年春季晴天下午成都市的城市热场分布由岛状转变为...
- 但尚铭王晓骏张伟许辉熙刘玉磊杨秀蓉但玻黄明碧韩力黄骅
- 关键词:NOAA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
- 文献传递
- 基于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进展
- 本文对基于AVHRR研究成都平原中部热岛效应的主要结果和最新进展的总体回顾和比较表明,16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范围显著扩展.最近5年春季晴天下午成都市的城市热场分布由岛状转变为大体与二、三环路平行的...
- 但尚铭王晓骏张伟许辉熙刘玉磊杨秀蓉但玻黄明碧韩力黄骅
- 关键词: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