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草原
  • 3篇群落
  • 3篇草地
  • 2篇典型草原
  • 2篇养分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土壤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氮磷养分
  • 1篇稻田
  • 1篇稻田甲烷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性状
  • 1篇畜禽
  • 1篇养分循环
  • 1篇幼龄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9篇刘伟
  • 4篇潘庆民
  • 2篇李永庚
  • 2篇刘伟
  • 2篇苏华
  • 1篇王继明
  • 1篇刘龙昌
  • 1篇桑卫国
  • 1篇许宏
  • 1篇杨元合
  • 1篇王宇
  • 1篇张秀杰
  • 1篇王智平
  • 1篇黄建辉
  • 1篇李昂
  • 1篇薛建国
  • 1篇朱丽
  • 1篇苏本营

传媒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功能型对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甲烷(CH4)是仅次于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内蒙古草原是欧亚温带草原的重要类型,具有典型的生态地域代表性。该文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剔除植物种的方法来确定群落中的植物功能型,并应用静态箱技术,观测土壤CH4的吸收,以理解植物功能型对土壤CH4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CH4的吸收受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且与温度显著相关。2)在2008年和2009年所测的大部分月份中,植物功能型的土壤CH4吸收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植物生长旺季(8月),不同植物功能型的土壤CH4吸收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多年生丛生禾草的土壤CH4吸收量最小。3)处理中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杂类草的存在能够增加土壤CH4的吸收量,而处理中多年生根茎类禾草、多年生丛生禾草的存在对土壤CH4吸收的影响不大。这可能是因为,植物功能型影响土壤的微生物代谢和环境因子,进而影响土壤CH4吸收量。该试验说明,在痕量气体层面上,植物功能型组成在生态系统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群落中的亚优势种和伴生种(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杂类草),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和环境因子,对地-气的CH4交换产生重要影响。
刘伟刘伟王继明
关键词:甲烷氧化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锡林河流域
水分再分配对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循环的生态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水分再分配(hydraulic redistribution,HR)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物物理过程,在缓解植物干旱胁迫、调节植物种间关系和群落组成、影响生态系统水碳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来,同位素标记示踪技术的应用促进了HR的深入研究,该文综述了HR对土壤-植被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HR能改善干燥土层的水分状况,防止根系栓塞,促进细根存活与生长,提高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植物对表层土壤养分(尤其是氮)的吸收;HR还通过水分下传作用促进植物对深层土壤中磷和金属离子的吸收。HR促进土壤养分库的上下交换与流动,调节植物与土壤的氮磷比,因此其影响可能具有全球意义。在全球变化(如氮沉降)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索HR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并将其纳入生态系统模型中。
苏华刘伟李永庚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氮磷比根系性状
影响入侵种反枝苋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及可能分布区预测被引量:20
2007年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苋属入侵种中发生频率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杂草。基于反枝苋在世界范围内4 207个实际分布点及其对应的气候、地形和土壤3类要素28个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据此估测其中心可能分布区和最大可能分布区,并与实际分布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4个环境因子在决定反枝苋全球分布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反枝苋中心分布区位于新西兰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南美洲北部少数地区、北美洲西北部及东南部部分地区、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中国东南部,最大可能分布区位于南美洲中南部、北美洲大部分、非洲北部小部分、澳大利亚南部及北部少数区域、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及中国除西藏、青海、新疆、四川西部以外的地区。中心分布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点吻合较好,而最大分布区则过于广阔。
刘伟朱丽桑卫国
关键词:入侵种反枝苋环境因子
氮磷养分共同添加促进退化典型草原恢复的机制被引量:5
2023年
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是我国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养分添加是退化草原恢复的有效措施,但过量养分添加会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为了探讨适宜的养分添加量以及养分添加促进退化草原恢复的机制,本研究选择内蒙古典型草原的退化群落,通过氮(N)磷(P)养分共同添加梯度试验,研究了退化典型草原在群落、功能群和物种3个组织水平上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养分添加显著促进了退化典型草原生物量,但没有降低物种多样性;群落生物量随养分添加水平表现为饱和曲线响应,在12.0 g N·m^(-2)、3.8 g P·m^(-2)水平趋于饱和;物种多样性在低养分添加水平(N<9.6 g·m^(-2)、P<3.0 g·m^(-2))较对照显著增加,在其余养分添加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在功能群水平,随着养分添加量的增加,多年生根茎禾草在群落中优势度增加,生物量和密度均显著提高;一年生植物生物量和密度在高养分水平添加下显著增加,多年生丛生禾草和杂类草无显著变化。在物种水平,6个物种对养分添加响应不同,羊草通过增加种群密度和个体大小显著增加了种群生物量;大针茅、冰草和糙隐子草种群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星毛委陵菜和黄囊苔草分别因为降低个体大小和种群密度减少了种群生物量。养分添加作为草原恢复的措施,可以显著增加退化草原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降低植物群落中退化指示种,增加多年生根茎禾草。
戚智彦吕亚香刘伟孙佳美王璟潘庆民
关键词:退化草原草原恢复植物群落组成
早春和夏季氮磷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群落碳交换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过度放牧导致的养分"入不敷出"是我国天然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草地退化又显著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能否通过补充土壤养分来恢复退化草地的固碳功能,迄今相关研究较少。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氮(N)和磷(P)是中国典型草原的主要限制性养分元素,而草地退化进一步加剧了养分的限制。在退化草地上添加氮磷对碳循环的上述过程(NEE、ER和GEP)有何影响,以及两种养分之间是否存在互作,目前尚不清楚。为此,该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选择早春融雪期(4月)和夏季生长期(7月)两个时间节点,设置不施肥(CK)、N添加(10.5 g·m^(–2)·a^(–1), NH_4NO_3)、P添加(7 g·m^(–2)·a^(–1), KH2PO4)和N、P共同添加((10.5 g N+7 g P)·m^(–2)·a^(–1)) 4个养分处理,探究早春和夏季氮磷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群落碳交换的影响及其互作机制。结果表明:1)在早春和夏季两个时期,单独添加N或P对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氮磷共同添加可显著提高NEE和GEP。2)早春(4月份)氮磷共同添加对NEE、ER和GEP的互作机制表现为正协同效应,而夏季(7月份)氮磷共同添加对NEE、ER和GEP的互作机制表现为加性效应。为了恢复退化的典型草原的固碳功能,氮磷共同添加比单一元素添加效果好,且早春添加优于夏季添加。该研究对指导退化草地的恢复具有参考价值。
吕亚香戚智彦刘伟孙佳美潘庆民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草地施肥草地恢复
基于通量测量的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稻田是大气甲烷(CH4)的重要来源之一,会直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基于涡度相关方法,通过对湖南省益阳市水稻田的CH4通量进行连续测量,探讨来自水稻田的CH4通量特征、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该地区水稻田的CH4通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CH4通量最大,随后逐渐减少,在休耕阶段CH4通量最小。②该地区水稻田的CH4通量在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在14:00-16:00达到日通量峰值,但在休耕阶段,CH4通量没有显著的日变化。③空气温度是该地区水稻田CH4通量季节性变化最重要的控制因子,饱和水汽亏缺对CH4通量的季节性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④该地区水稻田的最大日平均CH4通量为0.69μmol/(m2·s),出现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后期,整个观测时段的CH4排放总量约为28 g C/m2。
宋朝清刘伟陆海波袁文平
关键词:涡度相关水稻田CH4通量
我国草原恢复与保护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2
2021年
我国草原总面积为392.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0.9%,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草原发生了大面积、不同程度的退化。迄今,“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分析了我国草原恢复与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草原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的对策,旨在为我国草原的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潘庆民孙佳美杨元合刘伟刘伟李昂薛建国薛建国黄建辉
关键词:天然草地生态功能
畜禽草耦合模式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草原牧鸡推动畜-禽-草耦合,成为一种新型草地利用方式,在生物灭蝗、土壤培肥和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大范围推广有可能实现退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的双提升.农区散养鸡由来已久,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否照搬到草原牧区?这种方式会对草地生态系统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开展以农区散养鸡方式牧鸡(MJ)和围封(CK)对比实验,探索以农区散养鸡方式开展牧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J样地内鸡群的空间分布符合依赖密度的聚集分布幂法则模型.随距离鸡舍由近及远,鸡的密度显著降低,从4000只/hm^2(R<20 m)显著降低到500只/hm^2(20 m60 m).植物群落受MJ、距离和MJ×距离影响显著.距离鸡栖息地20 m以内,MJ对植被的破坏严重,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CK.20~60 m范围内,得益于MJ的养分添加效应,其物种丰富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MJ当年的升高幅度分别为110.0%,54.7%和43.2%,MJ第二年的升高幅度与第一年相当;而当距离大于60 m时,MJ对植被无显著影响.MJ会造成鸡群的不均匀分布和近栖息地附近植被的严重破坏,不宜在畜禽草耦合模式中应用.实际生产过程中牧鸡应尽量做到密度适中和均匀分布,充分发挥其养分添加效应,促进植被的生长与恢复.
苏华刘伟许宏苏本营张秀杰李永庚
关键词:牧鸡土地利用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空气和土壤加湿对幼龄樟子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0%,植物生长对于水分变化的响应在此区域更为敏感。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目前关于这两者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已有不少实验研究,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以幼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改变空气湿度与土壤湿度的野外控制实验,探究空气加湿与土壤加湿对幼龄樟子松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空气加湿使饱和水汽压亏缺(VPD)降低了20.5%,空气加湿和土壤加湿使土壤湿度分别增加了23.4%和21.3%。2)空气加湿显著增加了叶片密度,土壤加湿显著加粗了枝条直径,空气与土壤共同加湿对叶片和枝条的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结合加湿处理对径向生长的影响及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发现,土壤加湿可直接促进树干的径向生长,空气加湿对径向生长的显著促进作用一方面是由于VPD降低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空气加湿显著提高了土壤湿度。该研究揭示了半干旱地区幼龄樟子松生长对大气水分和土壤水分改变的响应差异。
李一丁桑清田张灏刘龙昌潘庆民王宇刘伟袁文平
关键词:干旱土壤湿度枝条生长径向生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