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薄透镜焦距测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传统的焦距测量方法由于人眼分辨率的局限性,光屏在一段区间内移动时,物像都很清晰,难以准确判物距,测量精度不高.对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测微目镜做像屏,1/10mm分划板作为物体,利用消视差技术判断最佳成像的位置,提高了测量精度.
- 李伟刘超刘超张利巍刘松江
- 关键词:透镜焦距
- 简易数字照度计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UI202可见光照度传感器设计了成本低、体积小、动态范围大、操作方便的简易照度计.通过对UI202的光照特性进行测量,得出输出电流和光强的关系,并通过电流电压转换技术,将输出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再利用低漂移、低功耗仪表放大器AD620芯片对电压信号进行调理,使其输出电压信号与标准照度计进行对应,最后可得到动态范围为0~7 000lx的照度计.
- 李伟刘昭廷刘昭廷张丽巍刘松江张丽巍
- 关键词:照度计
- 基于扩散光束尺度的凸透镜焦距测量
- 2015年
- 采用虚拟点光源虚像法测量了透镜焦距,该方法可以规避传统焦距测量中需要对像平面的位置进行精准判定的难题.利用短焦透镜和激光器模拟点光源,使发出的光线穿过待测透镜及另一侧的光阑照在光屏上,形成光斑,通过CCD映象技术测量光斑直径及光阑到光斑的距离,从而得到透镜焦距.
- 李伟吕靖薇汪发美张丽巍张丽巍夏长超
- 关键词:凸透镜焦距点光源
- 金属/化合物/石墨烯复合纳米阵列结构的LSPR特性被引量:1
- 2018年
- 对金属/化合物/石墨烯复合纳米阵列的消光特性及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原子层数的增加,偶极子共振峰强度逐渐增大;改变二层板的结构和石墨烯的厚度,偶极子共振峰峰位由660nm蓝移到510nm;外界介质折射率对LSPR的共振峰有着显著的影响;当折射率固定时,石墨烯柱与金属Ag板的底角及石墨烯柱与SiO2板的顶角处的电场增强现象较为强烈。
- 李伟刘超吕靖薇刘昭廷汪发美
- 关键词:表面光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电场分布
- 金属/石墨烯复合纳米阵列结构LSPR特性
- 2018年
- 利用离散偶极近似(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DDA)方法系统研究金属/石墨烯复合纳米阵列的消光特性,考察金属基底和石墨烯纳米阵列尺寸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位和强度的影响,以及研究不同基底厚度比条件下纳米复合阵列的电场分布、规律和物理本质。仿真结果表明,当保持金属基底厚度不变时,Ag/Au/石墨烯复合纳米阵列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随石墨烯原子层数的增大而增大,共振波长发生微小红移;当保持八根石墨烯层柱和银基底厚度不变时,随金银厚度比的增大,消光光谱发生蓝移;Ag/Au/石墨烯复合纳米阵列银层表面的电场强度为最强,石墨烯纳米棒阵列的电场强度较强。
- 李伟刘超吕靖薇刘昭庭汪发美
-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电场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