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氧化性
  • 2篇SNO
  • 2篇CO氧化
  • 2篇CO氧化性能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锡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水热法制备
  • 1篇热法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氧化物
  • 1篇二氧化锡
  • 1篇复合金属氧化...
  • 1篇SN
  • 1篇CEO
  • 1篇催化
  • 1篇催化氧化

机构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篇李新刚
  • 2篇李静

传媒

  • 2篇化学工业与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nO_2-CeO_2催化剂的合成及其CO氧化性能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nO_2-CeO_2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TEM、H_2-TPR、CO-TP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其CO催化氧化性能。与SnO_2和CeO_2催化剂相比,SnO_2-CeO_2固溶体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另外,H_2-TPR和CO-TPR结果表明,在H_2和CO的还原气氛下,由于Sn^(4+)+2Ce^(3+)Sn^(2+)+2Ce^(4+)氧化还原平衡的存在,SnO_2-CeO_2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的Sn^(4+)氧化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其中,Sn_(0.7)Ce_(0.3)O_2催化剂由于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强的表面Sn^(4+)氧化能力,从而表现出了最佳的CO催化氧化性能。
李静柴澍靖白雪芹李新刚
关键词:催化氧化复合金属氧化物
水热法制备SnO_2纳米颗粒的CO氧化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日益严重的CO污染问题,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引入CTAB模板,采用水热法对SnO_2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控制。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_2吸附(BET)、热重分析(TGA)以及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技术对SnO_2催化剂的结构及氧化还原能力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催化CO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SnO_2催化剂为纳米颗粒状,具有高比表面积、均一粒径、分布均匀等特点,表面Sn^(4+)浓度高于沉淀法制备的SnO_2催化剂,并且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CO氧化活性,表观活化能(Ea)从61.3下降到54.2 kJ·mol^(-1)。
柴澍靖李静白雪芹李新刚
关键词:水热法二氧化锡CO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