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用药规律
  • 2篇术后
  • 2篇中医
  • 2篇胃肠功能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术
  • 2篇妇科
  • 2篇妇科腹腔镜
  • 2篇妇科腹腔镜术
  • 2篇META分析
  • 2篇肠功能
  • 1篇电针
  • 1篇动脉
  • 1篇锻炼治疗
  • 1篇虚证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穴位贴敷法
  • 1篇血亏

机构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7篇李娜
  • 3篇叶小卫
  • 2篇陈润清
  • 1篇黄洁明
  • 1篇卢冬彦
  • 1篇杨巧红
  • 1篇肖珊珊
  • 1篇魏小勇

传媒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新中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中医肿瘤学杂...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发病节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发病节气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分析2020年1月-2023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359例胃癌患者的病例,对其性别、年龄、发病节气、中医证型、分化程度等信息进行统计,探讨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胃癌分化程度与发病节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59例胃癌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69∶1),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117例,32.6%),在此年龄段发病的男性患者(85例,72.6%)亦多于女性患者(32例,27.3%);中医证型占比较高的为气血亏虚证(160例,44.6%)和痰湿凝结证(94例,26.2%);发病主要集中在冬季(132例,36.8%),其中小雪(31例,23.5%),大寒(25例,18.9%),大雪(23例,17.4%)和立冬(22例,16.7%)为发病高峰期。胃癌患者气血亏虚证与痰湿凝结证与节气和季节具有相关性(P<0.05)。285例胃癌患者以低分化胃癌为主(175例,61.4%),主要集中在冬季(66例,37.7%)。胃癌转移途径主要经淋巴结转移,其次为肝和腹腔转移。结论胃癌患者以气血亏虚证、痰湿凝结证多见,其发病时间多发生在冬季,且证型与发病节气、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汪显超李娜李娜史培峥钟晓敏张新江王哈林魏小勇魏小勇肖珊珊叶小卫
关键词:胃癌中医证型节气气血亏虚证
中医药改善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中药复方改善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其初步作用机制并运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 以“中医”“中药”“TACE术后”“肝动脉栓塞术后”“化疗栓塞综合征”为主题词,检索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其中的中药复方,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复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对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的中药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运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 共检索筛选出目标文献105篇,药物功效以补虚类、清热类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脾、肺、肝为主。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并筛选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为山奈酚、槲皮素、β-谷甾醇、黄芩素,主要通过AKT1、IL6、TNF、IL1B靶点作用于IL-17、肿瘤坏死因子、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成分靶点结合活性良好。结论 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复方药物以扶正补脾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补气养阴,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改善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作用。
万子璇李娜卢冬彦叶小卫
关键词:中医药用药规律
针刺足三里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对针刺足三里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针刺双侧足三里;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胃肠蠕动及肛门排气开始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足三里可以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促进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的恢复。
李娜
关键词:针刺足三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
电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Meta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系统性评价电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Excerpt Medica Databas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对女性SUI患者开展电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及效果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类实验性研究。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3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共58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治疗方式,电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积分[MD=-2.59,95%CI (-3.12,-2.06),P <0.05],降低患者的1 h漏尿量[MD=-3.56,95%CI (-3.85,-3.27),P <0.05],显著提升女性SUI患者的治疗有效率[OR=6.12,95%CI (3.27,11.43),P <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比较,对女性SUI患者采取电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能有效改善IClQ-SF量表积分、1 h测漏尿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李娜
关键词:电针盆底肌肉锻炼META分析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的挖掘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其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检索得到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70篇,处方69首,中药155味;药物主要归肝、心、脾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多苦、甘、辛。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药物关联频次最高的药对是柴胡-白芍。对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核心药物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核心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主要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胱天蛋白酶3(CASP3)等靶点,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c GMP-PKG等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可分别与核心靶点结合,且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药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法,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李娜周伶万子璇叶小卫
关键词:疏肝理气健脾养心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
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系统性评价俱乐部模式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CNKI、CBM、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找对慢性病患者开展俱乐部模式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 5.3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6篇高质量文献,共1 331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俱乐部模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SMD=-1.45,P<0.00001),提高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SMD=0.06,P<0.00001),对于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也有提升(SMD=-0.70,P>0.05)。结论相比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对慢性病患者采取俱乐部式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其血生化指标、医学应对能力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李娜陈润清谷文容
关键词:俱乐部模式慢性病META分析
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观察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胃肠道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LT和GAS含量均升高(P<0.05),VIP含量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胃肠道激素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采用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快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疗效确切。
陈润清黄洁明陈君懿李娜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胃肠功能胃肠道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