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中国故事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敏感数据
  • 2篇故事
  • 1篇大学生
  • 1篇新闻
  • 1篇新闻观
  • 1篇新闻观教育
  • 1篇羞耻
  • 1篇隐私
  • 1篇隐私保护
  • 1篇用户
  • 1篇用户体验
  • 1篇游戏
  • 1篇游戏化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介
  • 1篇中美大学生
  • 1篇社会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8篇王敏
  • 7篇王敏

传媒

  • 2篇新闻与传播评...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新闻记者
  • 1篇团结
  • 1篇中国出版
  • 1篇中国广播
  • 1篇教师教育论坛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心流理论视域下互动视频的用户体验
2022年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受众”成为“用户”,更加注重个体选择和过程体验。互动视频调动了用户技能以应对未知挑战,用户通过停顿选择,代入角色并沉浸其中,获得主体感和参与感。得用户者得天下,以用户主观选择推动剧情走向的互动视频契合了这种需要,成为视频平台的新风口。本文基于心流理论,以Bilibili热门成就型互动视频为案例,参与式观察并挖掘弹幕文本数据,探讨用户观看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提升互动视频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王敏王敏
关键词:游戏化用户体验
从“后真相”到“后羞耻”:民粹主义媒体话语是如何进入欧美主流话语体系的?--基于对露丝·沃达克的专访被引量:5
2020年
本文对国际批评话语分析权威专家露丝•沃达克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及思想作了综述,重点考察其新近提出的“后羞耻时代”(Post-shame Era)理论命题。基于此,作者围绕“后羞耻”和“欧美民粹主义的媒体话语”对沃达克作了专访。访谈中,沃达克通过分析“另类事实”“恐惧政治”等话语来诠释“后羞耻时代”的特征,并以“特朗普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和“英国脱欧中关键议题辩论”的媒体话语为例,总结出欧美民粹主义政客的“永久循环式”(Perpetuum Mobile)媒体话语机制。沃达克还剖析了民粹主义媒体话语何以逐步“主流化”。本文认为,沃达克提出的“后羞耻”理论命题以及“永久循环”机制,能解释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粹主义话语何以能在欧美媒体中盛行,同时为分析和应对这类话语提供理论支撑。
王敏王敏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中国对外文化形象:“西圈”指标、“出圈”壁垒与“破圈”机制被引量:7
2022年
文化形象是文化强国的国际外显,其生成是一个自塑与他塑、自解与他读的互动过程。西方的中国文化形象在国际上起主导作用,而中国文化形象在西方的传播正遭遇壁垒。通过考察"西方文化圈"中九个主流国家形象/声誉榜单的文化评估指标,建构出西方视域下的文化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涵盖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通过梳理中国及西方文化强国在各二级指标上的最新得分与表现,对文化形象的二级指标排名做多维可视化处理,分析中国文化形象的优势与不足。其中,不足之处在于:我国在文化交流、文化氛围、流行文化上的总体表现欠佳;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比,我国在国际文化品牌力、媒体国际影响力、国际留学吸引力、旅游观光竞争力上落后;与东亚近邻日韩相比,我国在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潮流上的得分低。基于此,提出"文化形象建构-传播-反馈"的理论模式,强调文化形象的建设与优化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修炼历程,需在八个层面形成合力,重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
王敏王敏
关键词:文化形象指标体系中国故事
敏感数据是个人隐私保护的核心领域
2018年
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是一个复杂的命题,隐私保护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敏感数据是其核心领域。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个人数据,对敏感数据予以更为严格的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敏感数据的定义模式及引发的悖论关键问题是,哪些个人数据才能被定义为敏感数据?我们考察了92个国家和地区的隐私保护相关法律后发现,截至2018年2月,有74个国家和地区对"敏感信息/数据"作了定义或分类。
王敏
关键词:个人隐私保护敏感信息个人数据法律
恩格斯版权思想研究:起源、实践与法理
2021年
作为马克思主义版权观的起源,恩格斯版权思想散见于他与45位编辑、出版商、社会主义者、译者、作家等人的210多封交往书信中,成形于他对“出版授权”“译文审稿”“稿费分配”“署名考量”等版权实践问题的处理。通过对这些书信作文本分析、对版权实践作历史考察发现,恩格斯的版权思想起源于《伯尔尼公约》,又超越公约精神,上升到“尊重译者、作者、读者”的伦理高度,并以“党内惯例”的形式确立下来。其版权思想适用于“法-理-情-伦理”的理论阐释,对当今时代党的出版理论与实践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王敏李睿天
关键词:恩格斯版权伯尔尼公约法理伦理
价值趋同与文化存异:中美“千禧一代”大学生对敏感数据的感知对比被引量:8
2018年
中美两国"千禧一代"大学生因个人隐私泄露而遭遇诈骗的问题凸显。敏感数据是个人隐私保护的核心领域。为探索中美大学生对敏感数据的感知及其异同,文章归纳出92个国家和地区定义的全部30种敏感数据类型,并以中国H省和美国I州为例,分别调查两国大学生对这些数据类型的敏感度感知情况,运用T值检验作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大学生认为身份证号、财务信息最为敏感;其次是家庭住址、通话内容、生物特征识别信息、手机短信、GPS定位细节、性生活等;认为个人所属民族(种族)等数据最不敏感。(2)美国大学生认为财务信息、通话内容、手机短信、身份证号、电邮内容、GPS定位细节等较敏感,而认为工作经历与表现、姓名、教育背景等不敏感。(3)中美大学生感知的高敏感度数据类型较为一致;中国大学生感知到的平均敏感度高于美国大学生;美国大学生感知的电子邮件内容敏感度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文章运用卡斯特的"网络社会价值观趋同论"对相同点做了分析,不同点则折射出双方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法律规制之差异。隐私法规中分类的"敏感数据"与"千禧一代"大学生感知的"敏感数据"存在一定悖论,法规需不断修订完善,隐私研究也应与时俱进。
王敏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敏感数据文化背景
中国故事的传播中介、传受偏差与传声纠偏——以在华留学生为中介的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历史镜像中,西方感知的中国形象多基于来华外籍人士讲述的中国故事;现实情境中,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存在"传与受"的结构性偏差。本文通过访谈来自八大文化圈的50位在华留学生,旨在回答:(1)中国故事的传播模式与在华留学生的接受渠道、故事预期存在怎样的偏差?(2)在华留学生作为中介群体和二次传播主体如何反作用于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中国故事应扎根"中华文化",活用"中国元素",刻画"凡人真情",消解"华人—他者"二元对立叙事而寻求融通与共情;在华留学生通过修正偏差和强化认同,反作用于中国故事的传播。
王敏王敏
关键词:中介
“部校共建”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部校共建"构筑出党委部门、高等学校、主流媒体"三结合"的新闻人才培养大平台,是当下中国新闻教育界一股持续升温的新热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部校共建"的核心环节,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以共建院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了"部校共建"实施中的"价值悖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困境挑战、"部校共建"对于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意义,同时考察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源头活水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王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