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腰椎
  • 4篇疗效
  • 4篇内镜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手术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疗效分析
  • 2篇单通
  • 2篇单通道
  • 2篇腰椎管
  • 2篇腰椎管狭窄
  • 2篇腰椎管狭窄症
  • 2篇双通道
  • 2篇切除
  • 2篇椎管

机构

  • 10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作者

  • 10篇李鹏
  • 9篇李想
  • 8篇张鹏飞
  • 6篇聂富祥
  • 5篇郭强
  • 4篇张凯
  • 3篇马琳
  • 2篇朱文辉
  • 1篇毛克亚
  • 1篇李军伟

传媒

  • 3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视化细齿椎板环锯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化细齿椎板环锯,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一个通道,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左侧设置有环锯头,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右侧设置有把手,把手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
李想李鹏贺海怿
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情况、术后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科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开展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79例LSS患者资料(包括单通道脊柱内镜手术33例,纳入单通道组;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46例,纳入双通道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相关疗效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79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情况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后的腰痛、下肢痛VAS和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2个月时,单通道组的优良率90.1%(30/33),双通道组为91.3%(42/46),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时,双通道组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和术后增加值均显著大于单通道组(P<0.05)。结论 单通道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单通道脊柱内镜手术仅需单一切口,创伤相对更少;而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则操作更为灵活,减压更为彻底。
李想贺海怿李鹏马琳郭强张鹏飞张凯聂富祥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微创手术
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采用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治疗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复位情况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42例,均行一期颈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采用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前、末次随访时评估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行CT、X线及MRI检查,评价Cobb角变化、脊髓神经减压情况及关节突交锁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评价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颈动脉、椎动脉及食管等破裂损伤;均获得满意复位,其中39例完全复位,3例未完全复位。1例术后因高位脊髓神经损伤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差自动出院;余40例患者随访6~12(7.5±0.3)个月。42例患者术前ASIA分级A级2例(包括1例死亡),B级7例(包括1例自动出院),C级16例,D级13例,E级4例。除死亡及自动出院患者,其余40例末次随访时1例A级患者无变化,6例B级患者转为C级1例、D级5例,16例C级患者转为D级7例、E级9例,13例D级患者均转为E级,4例E级患者无变化。40例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3.91±1.22)°、[(4.24±1.13)°]均大于术前[(1.80±0.74)°](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大于术后1周(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NDI评分[(32.17±13.79)、(14.00±6.45)分]、VAS评分[(3.50±1.34)、(1.13±0.79)分]均低于术前[(56.78±17.50)、(6.17±1.38)分](P<0.05),末次随访时N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4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行颈椎X线及CT检查,显示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颈椎序列恢复良好;行颈椎MRI检查,显示脊髓神经减压充�
杨理强贺海怿李想李鹏聂富祥张凯张鹏飞郭高升郭强董晨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颅骨牵引复位颈前路手术
3D打印技术辅助全脊柱内镜精准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全脊柱内镜精准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01—2021-02手术治疗的72例高度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内镜精准开窗,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内镜开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以及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D打印模型可更为直观地观察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物与骨性结构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解剖结构特殊的不利影响因素,在术前规划穿刺路径、骨性结构切除范围方面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降低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发生率。
李鹏李想马琳赵静郭强张鹏飞聂富祥贺海怿
颈椎关节复位装置
颈椎关节复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复位装置配件零散、不便操作的问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撑杆,支撑座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环,套环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螺纹套杆贯穿支撑座,螺纹套杆内插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
李想贺海怿李鹏杨理强张鹏飞聂富祥
经皮全内镜下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27例LDH临床资料,均利用可视化环锯进行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经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tomy,PEID),其中L_(4-5)节段8例,L_(5)-S_(1)节段19例。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EID手术,手术时间39~61 min,平均(48.2±7.5)min;术后住院时间2~4 d,平均(2.9±1.5)d;3例术后出现神经根水肿反应,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或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指数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术后1年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6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PEID手术治疗LDH,有效地扩大了脊柱内镜在后路椎管内的操作空间,可取得满意的减压效果,手术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想贺海怿李鹏张鹏飞郭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情况、术后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收集该科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开展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79例LSS患者资料(包括单通道脊柱内镜手术33例,纳入单通道组;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46例,纳入双通道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疗效指标、减压节段椎间隙硬膜囊横截面积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腰痛、下肢痛VAS和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这3项指标均进一步改善(P<0.05);上述3项指标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12个月时,单通道组的优良率90.1%(30/33),双通道组为91.3%(42/46),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且双通道组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和术后增加值均显著大于单通道组(P<0.05)。结论单通道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单通道脊柱内镜手术仅需单一切口,创伤相对更少;而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则操作更为灵活,减压更为彻底。
李想贺海怿李鹏马琳郭强张鹏飞张凯聂富祥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微创手术
DHS+CCS固定技术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后小切口2孔动力髋螺钉(danamic hip screw,DHS)+空心加压抗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CCS)治疗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牵引复位后小切口2孔DHS+CCS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青壮年患者,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计算优良率,术后通过X线及CT复查,观察骨折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率等并发症情况,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21例单侧闭合骨折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切口平均长度4.6 cm,平均出血量54.4 ml,平均手术时间46 min,19例术后骨折愈合,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14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闭合复位2孔DHS+CCS固定技术治疗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效果较为理想。
朱文辉陈巧格刘光辉李鹏张鹏飞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动力髋螺钉空心加压螺钉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MIS-TLIF与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比较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椎体间融合手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7-07诊治的8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40例采用通道辅助下MIS-TLIF手术治疗(MIS-TLIF组),40例采用PLIF手术治疗(PLI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椎间融合等级以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椎间融合等级较PLIF组优,手术时间较PLIF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S-TILF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PILF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MIS-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术后早期腰背部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贺海怿毛克亚李鹏李想聂富祥朱文辉张鹏飞张凯
PETD与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60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ETD组28例、PEID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统计近期疗效。结果相较于PETD组,PEID组手术时间缩短,C型臂透视次数减少,髓核摘除量增加(P<0.05)。术后3d、3个月及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入院时(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治疗优良率为92.86%,PEID组为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PEID组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好短期疗效,并发症少,相较于PETD,PEID手术时间更短、C型臂透视次数更少、髓核摘除量更多。
李想李军伟贺海怿李鹏
关键词: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