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57篇“ 传承人“的相关文章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逻辑机理
- 2024年
- 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同步启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深层理论角度探究,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外生型”特征是其内在原因,历史条件所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华民族的新发展时期亟待凝聚民族经验、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为其提供了外在契机。在高校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活态化传承原则,邀请传承人进课堂是有效途径与重要抓手。传承人的“具身性”特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隐性知识”是根本原因,也是原则方法,同时构成双重逻辑。
- 李文文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校职能课堂教学活态传承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初探
- 2024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传承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重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甘肃历史悠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承载了甘肃历史脉络厚重的文化底蕴及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等独特的地域特点。本文分析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非遗过程中的困境及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保护体系建设,改善教育传承活动的主体环境条件,开创多种传承方式培训,加强非遗科研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参与数字化管理等多方面给出建议和改进方法,希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动甘肃文化发展,促进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 姜琦张毅宏顾振茹
- 关键词:代表性传承人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传承方式法律保护体系
- 一刀一锋,砖上华彩——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卜文俊
- 2024年
-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从汉砖上的汉画像,到宅院塔寺中的精美砖雕,古人以砖为纸,留下内容丰富、技法精湛的砖雕作品。作为历经千年的古老技艺,砖雕在一代代工匠人的传承创新下,成为散发独特魅力的艺术瑰宝。
- 辛怡丽(文/摄影)钟培源(摄影)
- 关键词:传承创新砖雕汉画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瑰宝华彩
- “差序格局”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策略——基于宜兴紫砂传承人口述史的田野调查
- 2024年
- 基于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构成的特殊社会圈层中亦有普遍性体现。它突出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师徒关系”也是以家庭血缘为中心呈水波纹式向周围扩散并形成社会“圈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个体既要通过积极“拜师”的“关系实践”与“核心传承人”建构起利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人际关系网络,又要通过“人情”运作的方式实现与“核心传承人”在社会资源方面的利益互惠。“拜师”既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集体意向性”行为和心理观念,也成为社会资源有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普遍行动策略。作为当下一种“社会实在的建构”方式,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情境中理性、适度地运用和防范“关系资本”的异化性发展,学界要有清醒的认识。
- 王拓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宜兴紫砂口述史
- 为了“罗”,只为“罗”——访非遗“吴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朱立群大师
- 2024年
- 一篇《中国传统纱罗织物的创新探讨——以苏罗为例》论文让我们对作者——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罗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立群有了一定的了解,继而产生了好奇——为什么他对“罗”织物拥有如此的坚持?5月底,本刊编辑走进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纱罗技艺馆采访朱立群大师。
- 《江苏丝绸》编辑部
- 关键词:纱罗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丝绸
- 从歌乐师到传承人:在非遗教育传承的被建构中建构
- 2024年
- 歌乐师与传承人都是被建构的概念。歌乐师是基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主体建构,他是历史的、主位的,是地方文化精英的表征。在民族民间音乐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从歌乐师转换为民间艺人、传承人,其文化属性实际上是一个从主体建构到他者建构的“他者化”过程。当施教者以“歌乐师”的文化属性进入课堂时,他便被现代学校教育观念建构在“文化他者”的想象之中;当施教者以“民间艺人”的文化属性进入课堂时,他便被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建构在“他样技艺”的想象之中;当施教者以“传承人”的文化属性进入课堂时,他便被想象为都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交汇的“意义创生者”。
- 李京键张应华
- 关键词:传承人文化属性
- 大理鹤庆非遗银器新生代传承人发展构想——以“寸银匠”第五代传承人为例
- 2024年
- 我国已经加强非遗的传承,但非遗传承仍然面临科技快速发展、传承人青黄不接与老辈传承人观念相对落后等诸多问题。在此情况下,以大理鹤庆非遗银器为例,对非遗中新生代传承人的发展进行构想。相对来说,新生代传承人有着较好的家族传承基础,同时拥有高等教育经历,跨界融合的实践灵感也较为丰富。新生代传承人地位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高校学术力量赋能大理鹤庆非遗银器,同时高学历的新生代人群提高了传承人的整体学历水平,有利于改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增强新媒体的营销力量。
- 寸煜坚
- 关键词:传承模式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检视与本土化构建
- 2024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失等现象,亟须予以解决。现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欠缺理性构建、传承人难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传承人获得利益分享的空间受限和现行法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完备等问题凸显出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实践,可以通过厘清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突破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范围、探索本土化的利益分享制度和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本土化设计等举措,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 黄捷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
- 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四圈共生”模式论
- 2024年
- 非遗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在机械复制时代、后机械复制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探索更多更好的传承传统技艺的方法和理念,而社会共生理论不失为一种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理论参照系,即现时代传承人生存于个体无法脱离他者的共生系统之中,基本处在但也不限于处在家庭(家族)共生圈层、族群共生圈层、机械复制共生圈层、网络共生圈层的“四圈共生”里,同时也处在“斥”“补”相应、“危”“机”并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共生“作用力”之中。倘能发挥诸多关系因子之效能,将会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 陈天一
- 关键词:技艺传承
- 孙文斌:既是退休警察 还是中国勺匙书画传承人
- 2024年
- 65岁的孙文斌是吉林省柳河县一名退休警察,但他还有另外的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氏勺匙书画代表性传承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勺书起源于山东,胶州是孙文斌的祖籍。勺书远在其高祖孙盛那一代就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孙家闯关东是在晚清,孙文斌的曾祖孙兆海带着妻儿,在吉林柳河城南一个小镇停下脚步,同时将父亲孙盛的勺书技艺也带到了关东大地。
- 尹振贤
- 关键词:工艺美术大师闯关东代表性传承人书画警察
相关作者
- 苑利

- 作品数:133被引量:1,099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人 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
- 孙正国

- 作品数:119被引量:34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白蛇传》 传承人 传承 故事 媒介
- 马知遥

- 作品数:164被引量:7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认同
- 王云庆

- 作品数:176被引量:64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 传统村落 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熊晓辉

- 作品数:269被引量:5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土家族 音乐人类学 音乐 辰河高腔 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