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9篇“ 3D-TOF“的相关文章
DTI联合3D-TOF3D-SSFP序列对高血压伴三叉神经痛诊断价值的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及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技术(3D SSFP)对原发性高血压伴三叉神经痛(PH-TN)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4例PH-TN患者作为实验组及6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DTI联合3D-TOF3D-SSFP序列扫描,记录责任血管、血管神经受压程度分级及测量两组患侧和健侧的血管神经受压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PH-TN组和TN组患侧小脑上动脉压迫神经较多,占位分别为67.9%、67.3%;PH-TN组和TN组患侧血管神经压迫较健侧多,且PH-TN组患侧血管神经压迫分级Ⅱ级、Ⅲ级较TN组患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TN组患侧FA值(0.296±0.119)小于健侧FA值(0.346±0.125)、PH-TN组患侧ADC值(2.27±0.43)×10-3大于健侧ADC值(2.03±0.4)×10-3,FA及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组患侧FA值(0.290±0.107)小于健侧FA值(0.393±0.142),TN组患侧ADC值(2.35±0.32)×10-3大于健侧ADC值(1.99±0.41)×10-3,FA及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DTI联合3D-TOF3D-SSFP扫描,得出PH-TN组患侧Ⅱ级、Ⅲ级血管神经压迫者较TN组患侧多,且三者联合扫描可以从直观及微观层面对TN的病因诊断做出有价值的影像学参考。
徐天天李立韩彦舟蒋新新商飞翔钱伟军
关键词:三叉神经高血压DTI3D-TOF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在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3D-TOF-MRA和3D-FIESTA高分辨序列成像在原发性舌咽神经痛(primary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pGN)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25例pGN患者资料。术前均行3.0T MRI 3D-TOF-MRA和3D-FIESTA序列扫描,观察舌咽神经和相邻血管关系,可分为:无接触、接触、压迫,其中接触或压迫神经的血管被认为是责任血管。均采用MVD治疗,以术中观察到的责任血管作为“金标准”。结果25例患者MVD术中均可见症状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MRI成像分析结果与术中观察结果相一致23例,不一致2例(1例责任血管术前MRI认定为椎动脉,术中发现为椎动脉核小脑后下动脉;另1例术前MRI未发现责任血管,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血管)。MRI 3D-TOF-MRA和3D-FIESTA序列成像检查显示症状侧血管压迫准确率为92%(23/25),与术中观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κ=0.855,P<0.05)。结论MRI 3D-TOF-MRA和3D-FIESTA序列成像可清晰显示pGN患者舌咽神经和邻近血管关系,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可作为MVD术前评估重要的辅助检查。
岳勇张磊宋海洋金澎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3D-TOF-MRA3D-FIESTA
磁共振3D-TOF3D-SPACE序列对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2024年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中有误诊、漏诊情况,就磁共振3D-TOF3D-SPACE序列诊断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研究人员都用磁共振3D-TOF序列和3D-SPACE序列进行扫查,对比和分析两种磁共振序列的诊断结果。结果 (1)磁共振3D-TOF3D-SPACE两种序列阳性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脑上动脉在责任血管压迫中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小脑下前动脉及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占比最低。结论 磁共振3D-TOF3D-SPACE序列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能够明确责任血管位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赵洪波刘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3D-TOF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头颈联合3D-TOF-MRA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序列的优化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通过比较施加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s,AF)的并行采集(parallel imaging,PI)、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人工智能-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ssed sensing,ACS)技术的头颈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time-of-f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的图像质量,选取优化序列。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4例健康志愿者,以PI的AF为3(PI 3)、CS的AF分别为4和6(CS 4、CS 6)以及ACS的AF分别为4、6、8、10(ACS 4、ACS 6、ACS 8、ACS 10)进行头颈联合3D-TOF-MRA扫描。扫描时间:PI 3=8 min 40 s;CS 4=6 min 38 s;CS 6=4 min 9 s;ACS 4=5 min 24 s;ACS 6=4 min 30 s;ACS 8=4 min 13 s;ACS 10=3 min 24 s。分别在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C4段、颈动脉分叉处下5个层面的双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以及MCA及ICA同一层面的颞叶白质,CCA同一层面的胸锁乳突肌作为背景区域勾画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记录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从而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与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四分法和五分法分别对整体图像质量以及颅内动脉、颈部大动脉进行评分。以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两名放射医师之间及同一名放射医师内客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两名放射医师之间及同一名放射医师内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若一致性良好,则选取其中一位医师的客观评分及主观评分进行后续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对客观评分以及主观评分进行总体差异比较,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PI技术比较显示,ACS 4~ACS 8的SNR_(L-MCA),ACS 8、ACS 10的CNR_(L-MCA),ACS 4、ACS 6、ACS 10的CNR_(R-MCA),ACS 4~ACS 10的SNR_(R-MCA)、SNR_(L-CCA)、CNR_(L-CCA),ACS
袁畅张煜堃曹家骏宋清伟苗延巍
关键词: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
3D-TOF-MRA联合MRI检测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78例PTN患者临床资料。男36例,女42例;年龄27~76(50.84±10.47)岁;左侧病变31例,右侧病变47例。分析PTN患者3D-TOF-MRA影像学特征,并比较其患侧、健侧MRI参数;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并进一步分析诊断效能。采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患侧三叉神经根(TR)面积、神经脑桥夹角[(23.86±3.86)mm^(2)、(39.62±6.75)°]均小于健侧[(28.11±3.19)mm^(2)、(44.13±7.31)°](均P<0.05);患侧TR长度及跨岩尖转角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D-TOF-MRA联合MRI检测的灵敏度为96.15%(75/78),高于3D-TOF-MRA的82.05%(64/78)和MRI的78.21%(61/78),3D-TOF-MRA联合MRI检测的漏诊率为3.85%(3/78),低于3D-TOF-MRA的17.95%(14/78)和MRI的21.79%(17/78)(P<0.05)。3D-TOF-MRA、MRI及3D-TOF-MRA联合MRI检测诊断不同分级PTN的Kappa值均>0.6,但3D-TOF-MRA联合MRI检测的Kappa值最高,为0.826(均P<0.05)。结论3D-TOF-MRA联合MRI检测可显著提高PTN的诊断灵敏度,降低漏诊率,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易慧洋王同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pCASL,3D-TOF-MRA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研究pCASL(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3D-TOF-MRA(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于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选取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遵照双色球法分入两组,即对比组(n=64,实施pCASL检查)和试验组(n=64,实施3D-TOF-MRA检查)。两组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结果。结果 DSA与pCASL结果,经2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经系统检验,吻合度一般(P<0.05)。3D-TOF-MRA与DSA结果,经2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经系统检验,吻合度较弱(P<0.05)。结论 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可联合应用3D-TOF-MRA与pCASL,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度。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便于医师实施更具体的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魏才丁亚芹张为良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DSA3D-TOF-MRA
一种3D-TOF成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3DTOF成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各应用场景下的环境进行拍摄,获取该环境中的原始图像;读取环境光强弱,根据目标人或物的远近以及光线强弱,通过调节PWM占空比控制输出电压反馈的FB参考电压,通过FB...
王立彪
3D-TOF-MRA对成人烟雾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脑梗死的预测研究
张若愚
t-ASL联合3D-TOF MRA评价椎动脉几何参数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灌注分布的关系
李雪梅
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技术观察长爪沙鼠脑动脉的方法初探
2024年
目的探究通过3D-TOF-MRA方法确认长爪沙鼠实验前条件的可行性。方法使用7.0 T MRI扫描仪对长爪沙鼠脑动脉进行扫描,扫描数据采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进行后续处理;采用乳胶灌注法对影像学结果进行验证与比较;通过MIMICS软件对长爪沙鼠及大鼠的后交通支及周围脑血管进行三维重建;使用此方法筛选血管发育异常的长爪沙鼠个体验证本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3D-TOF-MRA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到活体长爪沙鼠脑动脉;3D-TOF-MRA技术观察长爪沙鼠脑主要动脉血管的准确性较高,并且能观察组织内部血管,但对于较细血管分支的观察效果不如乳胶灌注法;3D-TOF-MRA技术所得数据可以用于血管的三维重建;3D-TOF-MRA技术应用于长爪沙鼠脑动脉结构异常个体的筛选具有较好效果。结论3D-TOF-MRA技术可以应用于活体长爪沙鼠脑动脉的结构观察及相关研究。
焦昆张静孟霞王战京雷建锋陈柏安卢静
关键词:血管成像长爪沙鼠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