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7篇“ CITES“的相关文章
一种靶向GPC-3自分泌CiTEs融合蛋白的CAR-T细胞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GPC‑3自分泌CiTEs融合蛋白的CAR‑T细胞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融合蛋白包括嵌合抗原受体片段与双功能检查点抑制性T细胞接合器片段,所述嵌合抗原受体片段与所述双功能检查点抑制性T细胞接合器片段之间...
许峻荣陈智聪吴远武张大崇冯嘉昆魏丽梅蒙晓倩王进辉
CITES监管植物习志野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2024年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平台对CITES附录监管物种习志野(Tephrocactus geometricus)进行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并对其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习志野叶绿体基因组具备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116183 bp,包含72个蛋白编码基因、6个rRNA基因和30个tRNA基因。习志野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6119个密码子,编码亮氨酸(Leu)的最多;共发现微卫星位点259个,其中最多的是单核苷酸重复序列186个。采用ML法构建系统进化树,习志野与巨人柱属的巨人柱(Carnegiea gigantea)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习志野的分子标记开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叶绿体转化技术、濒危机制的解析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参考,同时也丰富了仙人掌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信息。
陈云霞南程慧吴显坤黄娅琳薛晓明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
为野生植物保护和可持续贸易奠定科学基础——CITES植物委员会第27次会议评述
2024年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植物委员会第27次会议(PC27)于2024年7月8-13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全球46个缔约方和30个观察员组织的190名代表出席会议。本次会议共有42项议题,讨论了即将向CITES第二十次缔约方大会(Co P20)提交讨论的决议、决定和其他事项执行进展情况。PC27反映了各方为确保野生植物可持续国际贸易作出的一致努力,促进了各方在CITES科学和技术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和能力建设,也呈现出CITES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加强协同合作,不断拓展其职责范围,以及科学性逐渐减弱等特点。为更加有效地履行CITES,我国应夯实濒危物种履约科学基础,提升非致危性判定研究水平,建立履约人才队伍,推动野生植物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何拓曾岩殷亚方殷亚方袁良琛董晖周志华
关键词:CITES国际贸易物种保护可持续利用
用于多国CITES履约谈判文档共享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多国CITES履约谈判文档共享系统,涉及文档共享技术领域,包括文档存储管理模块、文档版本控制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异常监控感知模块、在线协作工具集成模块、提案审查流程设计模块以及预警模块;文档存储管理模块,...
郑友苗
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中国鳗鲡产业发展的启示
2024年
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以下简称欧鳗)是世界最具商业价值的鳗鲡品种之一,自欧鳗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附录Ⅱ后,欧洲各国加强了对欧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欧鳗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梳理了欧洲采取的欧鳗保护与管理措施,从资源状况、捕捞状况、养殖状况和休闲渔业状况综述了欧鳗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欧鳗加入《公约》后对产业的影响以及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面对日本鳗鲡有可能被列入《公约》附录Ⅱ的形势,欧鳗产业发展对中国鳗鲡产业的启示。提出以下建议:中国应加强开展长期性、基础性日本鳗鲡资源调查评估;加强鳗鱼资源的保护与增殖;全力以赴突破日本鳗鲡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加强与日本鳗鲡相关国家的渔业合作;开发日本鳗鲡可替代苗种资源,不断完善、提升鳗鲡养殖技术。
陆亚男王茜沈映君张婷婷余丽萍高凌刘勤赵峰
关键词:欧洲鳗鲡《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建筑工程技术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备受关注。在该领域中,建筑工程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文章将从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概述出发,对其技术的应用及效益评估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曲维林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制造“复数都市”:增强现实技术与数字混合空间的兴起
2024年
伴随着各类空间计算设备的持续涌现,增强现实(AR)技术在全球城市场域的应用实践日趋普遍。从AR技术与城市空间变革的角度看,AR技术使得数字元素摆脱作为实体之次生物的再现性范畴,转而成为空间现实的构成性要素。具体而言,AR技术制造出一种崭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即数字元素与物理基础设施相互嵌合的数字混合空间。数字混合空间的兴起,带来空间景观与空间实践两个层面的城市变革,使得城市形态转变为各种数字混合空间共存并置的复合体,城市恒常作为复数而存在。在城市化与数字化交汇激荡的当下中国,AR技术与数字混合空间的技术变革图景,激发我们重新构想城市文明,并据此调整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思维范式。
陈鑫盛
安徽省两市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安徽省两市≥18岁人群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简称新冠灭活疫苗)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研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亳州市谯城区招募≥18岁人群大规模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组和慢性基础疾病(简称基础疾病)组,评价两组接种每剂次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257人,其中健康组9984人,基础疾病组2273人;完成新冠灭活疫苗两剂次接种的研究对象共11874人,全程接种率为96.88%,基础疾病患病率占比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高血压(68.28%)、糖尿病(18.43%)、脑梗死(8.32%);(2)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51/12257),所有不良反应均发生于28 d内,基础疾病组和健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0%和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868);(3)除硬结/肿胀外,其余不良反应健康组与基础疾病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程度以1级为主(45例),1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7%,两组的1级、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健康组、基础疾病组第1剂次与第2剂次不良反应均以1级为主,2剂次间不良反应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成年人在接种不同剂次新冠灭活疫苗时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李涛唐继海候立娟玄坤毛雷婧徐海洋闫建强任中杰王斌冰
关键词:安全性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CITES履约工作的思考
2023年
为适应新时代新征程CITES履约形势和要求,有效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分析CITES履约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研究当前履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处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践行大国外交理念等方面提出建议,高质量推进CITES履约工作。
袁鑫
关键词:CITES野生动植物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ITES第19次缔约方大会树木物种提案评述被引量:2
2023年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于2022年11月14日至25日在巴拿马召开了第19次缔约方大会,进一步磋商对特定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的管理和控制。大会审议了7个与树木物种相关的附录修订提案,采纳了其中的6项,将美洲和非洲的超过150种树木物种新列入附录Ⅱ,并修订了附录Ⅱ物种巴西苏木的注释。文中分析梳理了此次大会的树木物种相关提案,总结提案特点,提出我国树木物种履约对策,以期为我国CITES履约工作提供参考。
何拓曾岩金敖李开凡董晖袁良琛殷亚方
关键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相关作者

殷亚方
作品数:220被引量:88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木材 规格材 木材树种 碳气凝胶 无损检测
曾岩
作品数:47被引量:1,03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麋鹿 雄性 野生动物 CITES 物种
樊恩源
作品数:33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渔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自然保护区 水生生物 水产养殖
冯庚菲
作品数:15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CITES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水生野生动物 渔业水域 水生
何赛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CITES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南水北调 历史演变 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