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4篇“ DISTRACTION“的相关文章
真实驾驶过程驾驶人分心特性个体差异
2024年
为了探究驾驶人执行次任务时视觉分心特性的个体差异,搭建实车试验平台,采集30名被试在执行次任务时的视觉分心数据。选取视觉分心总时长、视觉分心次数、平均视觉分心时长与最长视觉分心时长共4项指标对采集数据开展特性分析,并采用谱聚类算法将驾驶人分心风格聚类为谨慎型、正常型与激进型。结果表明:次任务复杂度增大使视觉分心总时长、视觉分心次数、最长视觉分心时长显著增加;车速的增加使视觉分心总时长、平均视觉分心时长、最长视觉分心时长显著减小,且对视觉分心总时长与平均视觉分心时长的影响会随次任务复杂度增加而更为显著;3种分心风格驾驶人视觉分心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在执行次任务时,谨慎型与激进型驾驶人分别倾向于多次短时与少次长时的操作模式。
王畅牛津马万良张岩
关键词:谱聚类汽车安全
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对不同程度抑郁的调节效应
2024年
目的:考察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对不同程度抑郁调节效应的差异。方法:采用CES-D筛选出无抑郁、阈下抑郁和抑郁个体179名,使用指导语和句子整理任务诱发被试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以带有反馈的复杂几何图形来诱发个体的挫折后抑郁,使用正负情绪量表的正性(PA)和负性(NA)指标来监测被试的情绪变化。结果:有意识注意分散对无抑郁者的PA提升效果显著,有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分散对阈下抑郁者的PA提升均显著,无意识注意分散对抑郁者的PA提升显著;有/无意识注意分散对NA的降低均不显著。结论:认知资源的多寡决定不同调节策略的效用。抑郁越重、资源可及性越差,无意识注意分散策略越有效,反之有意识策略越有效。中等抑郁两种策略均有效。
王军妮陈思文李倩田小娟
关键词:抑郁阈下抑郁
Neurophysiological, hist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imal models of distraction spinal cord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被引量:1
2024年
Distraction spinal cord injury is caused by some degree of distraction or longitudinal tension on the spinal cord and commonly occurs in patients who undergo corrective operation for severe spinal deformity.With the increased degree and duration of distraction,spinal cord injuries become more serious in terms of their neurophysiology,histology,and behavior.Very few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action spinal cord injury.In this study,we systematically review 22 related studies involving animal models of distraction spinal cord injury,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the neurophysiological,histological,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ease.In addition,we summarize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juries caused by distraction spinal cord injury and clarif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grees and durations of distraction on the primary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We provide new concep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l of distraction spinal cord injury and related basic research,and provide reference 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Bo HanWeishi LiangYong HaiDuan SunHongtao DingYihan YangPeng Yin
关键词:DISTRACTIONHISTOLOGYNEUROPHYSIOLOGY
全触屏人机交互模式下驾驶人视觉分心时长预测
2024年
为了准确预测全触屏人机交互模式下驾驶人视觉分心时长,建立了考虑驾驶人分心风格的视觉分心时长预测模型。采用实车道路试验所采集的多车速视觉分心数据,基于击键水平模型(KLM)建立一组适用于全触屏车载设备的基本操作单元,以及以各基本操作单元数量与车速作为输入特征的视觉分心时长预测随机森林模型(RF),并采用自组织映射(SOM)算法将驾驶人聚类为谨慎型、正常型、激进型3类分心风格表征驾驶人视觉分心特性差异,将该参数作为输入特征添加至原模型实现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具有最良好的预测精度,测试集的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4148 s^(2)、1.0371 s、0.9345,较原模型分别提升30.52%、11.8%、3.18%;模型性能显著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与XGBoost模型。研究结果可用于协助车载辅助驾驶系统适时警示或实施干预以降低分心所致的追尾风险,并为交互界面设计提供指导意见。
王畅牛津王一飞张雅丽马万良
关键词:汽车主动安全
机构投资者分心与高管机会主义减持
2024年
文章以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发生的极端收益为冲击,考察机构投资者因注意力分配差异而产生的分心现象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在机构投资者因分心而弱化监督时会实施更多的机会主义减持行为。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通过降低股价信息含量,从而加剧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完善的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国有企业性质、减持成本以及高管激励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抑制了机构投资者分心背景下高管机会主义减持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分心效应具有较长的持续性,机构投资者自身监督水平越高,其分心程度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影响越大,高管越能够在机会主义减持中获取更大的超额收益或规避更多的财富损失。文章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的经济后果,为研究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监管部门强化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监管提供了重要启示。
孙光国张淼
分心感知的伪装物体分割
2024年
本文致力于设计一个有效且高效的伪装物体分割(camouflaged object segmentation, COS)模型.为此,本文开发了一个生物启发的框架,称为金字塔定位和聚焦网络(pyramid positioning and focus network, PFNet+),其模仿了自然界中的捕食过程.具体地,本文的PFNet+包含3个关键模块,即上下文增强模块(context enrichment, CEn)、金字塔定位模块(pyramid positioning module, PPM)和聚焦模块(focus module, FM). CEn通过整合上下文信息来增强骨干特征的表征能力,从而提供更有辨别性的骨干特征. PPM模仿捕食中的检测过程,以金字塔的方式从全局的角度定位潜在的目标物体.然后FM执行捕食中的识别过程,通过在歧义区域的聚焦逐步细化初始的预测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FM中,本文开发了一个新颖的分心挖掘策略,用于分心区域的发现和去除,以提高预测的性能.大量的实验证明本文的PFNet+能够实时运行(56 fps),在4个标准度量指标下, PFNet+在3个具有挑战性的数据集上都显著优于现有的20个最新模型,在其他视觉任务(如息肉分割)上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PFNet+的泛化能力.
梅海洋杨鑫周运铎季葛鹏魏小鹏范登平
关键词:分心金字塔
基于CNN和HOG的司机分心检测
2024年
针对现有CNN网络模型只关注网络最后一层的输出而未能充分利用中间层的输出特征,而事实上中间层特征包含很多有用信息,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提取多阶段中间网络层输出特征,并与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特征融合的司机分心检测模型。模型参数量仅为3.6 M,同时采用L2权重正则化、Dropout以及批量正则化对模型性能进行提升。在两个公开的数据集State Farm Distracted Driver Detection(SFD3)和AUC Distracted Driver(AUCD2)进行了实验验证,在SFD3准确度达到99.78%,比现有论文提高约3百分点,网络参数量分别减少约95%;在AUCD2上准确度达到95.15%,比现有论文提高约2百分点,网络参数量减少约60%。
秦斌斌钱江波严迪群董一鸿
关键词:图像分类HOGCNN
认知分心情境下驾驶人应激反应行为研究
2024年
选取40名被试,采用2-back任务诱导认知分心,利用驾驶模拟系统构建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动车和机动车-机动车等3种应激场景,开展了不同应激场景正常驾驶及认知分心驾驶2种工况驾驶人的应激反应实验研究;根据采集的被试的眼动、脑电和驾驶行为等数据,分析了认知分心驾驶工况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行为特性;对实验结果进行集对分析(SPA),完成了不同应激场景下驾驶人应激反应行为的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驾驶人应激反应行为的安全性因受认知分心的影响而降低,其中在行人应激场景下的影响最为显著。
杨艳群黄永健罗秀玲Said M.EASA郑新夷
关键词:交通工程应激反应驾驶模拟集对分析
虚拟现实环境中叙事化形象设计对分心现象的影响研究
2024年
虚拟现实应用体验过程中,来自真实物理环境的刺激会造成虚拟现实“分心”现象。在目前研究中,主要使用外部传感器映射物理环境来减少“分心”现象的发生,但这种方式无法减少其他外部用户对体验者造成的影响。围绕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添加叙事化形象映射外部用户,减少“分心”现象的发生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了原始场景、添加了非叙事化形象的场景、添加了叙事化形象的场景这三种环境,形成对比实验,探究减少虚拟现实“分心”现象的方法,提升虚拟现实沉浸感。研究表明,添加叙事化形象能够有效减少“分心”现象的发生。
岳学行程明智张添硕焦钰婕鲁伟丹刘龙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感
经缝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制备及早期组织学变化研究
2024年
目的:构建SD大鼠颅骨骨缝牵引成骨动物模型。方法:自主设计并制作了V型牵引装置,牵张宽度(mm)为5、4、3、2、1、0时施加的牵引力(N)分别为0、1.3、2.2、3.0、4.3和5.0。可满足5周龄SD大鼠的骨缝牵引需求。在12只SD大鼠颅骨矢状缝安放扩张器,术后1、3、5、7 d连续取材(n=3),通过HE、Masson染色检测牵引成骨区组织变化,Arg-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炎症水平,CD31与EMCN共染检测早期成血管情况。结果:V型牵引器可稳定制备颅骨骨缝牵引成骨模型,牵引7 d即完全达到预设宽度,有显著的新骨形成;Arg-1表达量递增,向骨边缘集中,与新骨形成区域相重叠;EMCN表达量逐渐递减,7 d时以CD31表达明显增加,标志血管基本成熟。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稳定、有效的骨缝牵引动物模型,为研究其早期连续生理变化提供实验依据。
赵芝鹤张于凡张文慧陈怡成贾雪连周善洛申福定杜宇轩李云鹏孔亮
关键词:动物模型

相关作者

李梅丽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DISTRACTION 《洪堡的礼物》 纷争 滑稽模仿 抗争
李自力
作品数:164被引量:83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正颌外科 牵引成骨 口内入路 矫治 正颌
王晓霞
作品数:20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牵引成骨 矫治 骨生成 颌骨牵引成骨 小下颌畸形
戚征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新骨形成 硫酸钙 山羊下颌骨 促进骨折愈合 衍生生长因子
邹继军
作品数:87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综合征 聚桂醇 血管瘤 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