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篇“ OPCABG“的相关文章
- 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模型对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75例冠心病患者,依据OPCABG术后5 d是否新发心房颤动分为发生组49例、未发生组12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对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效能,Hosmer-Lemeshow法评价该模型的拟合度。结果左心房容积指数、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75%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为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80%、85.71%,且具有良好校准能力。结论左心房容积指数、术后IABP辅助、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75%及术前NLR、血清GDF-15为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对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可依据该模型筛选高危人群,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
- 沙丽王亚心赵燕李艳鑫魏彦慧肖玉向张海燕
- 关键词: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颤动
- 血栓弹力图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OPCABG需在围术期进行输血操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监测,观察组采用TEG监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患者血液制品的使用状况,凝血状态,输液量、出血量及输血量,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悬浮红细胞(RSC)、新鲜冰冻血浆(FFP)、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术后1 h两组患者血清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观察组PLT、FFP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但术前、术后1 h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出血量、输液量、自体血输入量、RBC输入量、氨甲环酸、鱼精蛋白、FIB使用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内再次手术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EG可有效监测OPCABG患者血液制品的使用状况,减少患者的输血量,且对患者的出血量及预后没有较大影响。
- 李桦薛永平孙萍萍潘复亮樊瑞军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输血围术期血栓弹力图
- 循证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OPCABG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3年
- 研究高龄冠心病(CHD)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手术期护理中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数据取自本院徐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高龄CHD患者50例,“双盲法”分基础组(传统护理)、循证组(循证护理)各25,比较疗效。结果 护理前高龄CHD患者比较自我管理能力、心绞痛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高龄CHD患者较基础组,循证组CSMS值、SAQ值更高;循证组满意率(96.00%)高于基础组(76.00%),循证组并发症率(8.00%)低于基础组(32.00%),x2=4.153,4.500;p=0.042,0.034,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高龄CHD患者OPCABG围术期中可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 王丛
- 关键词:循证护理冠心病OPCABG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
- 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与胸骨旁神经阻滞减少OPCABG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 block, TTPB)与胸骨旁神经阻滞(parasternal nerve block, PSB)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术中舒芬太尼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OPCABG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TTPB组(T组)和PSB组(P组), 每组50例。C组行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全凭静脉麻醉;T组先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TPB, 再行TCI全凭静脉麻醉;P组先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胸大肌与肋间内肌平面阻滞, 后行TCI全凭静脉麻醉。记录3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及入手术室后(T_(0))、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T_(1))、气管插管成功后即刻(T_(2))、气管插管后3 min(T_(3))、切皮时(T_(4))、锯胸骨后1 min(T_(5))、心包切开时(T_(6))、主动脉侧壁钳部分阻断前(T_(7))、侧壁钳开放后(T8)、再灌后5 min(T9)、关胸时(T_(10))、手术结束时(T_(11))的舒芬太尼效应浓度、MAP、心率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检测术前24 h, 术后24、48、72 h的血浆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血气分析检测T_(0)、T_(3)、T_(6)、T_(11)及术后2、4、6、8、16、24 h的血糖和乳酸水平;记录术后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和术后当日、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追加镇痛药物情况及术后3 d内不良反应(寒战、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穿刺点感染、穿刺点血肿)发生情况。结果 T组和P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 T_(3)~T_(11)时舒芬太尼效应浓度, T_(2)、T_(10)时MAP, 术后24 h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 术后当日追加镇痛药物患者百分比, 术后2、4、6、8 h时血糖水平, T_(11)及术后2、4、6 h时乳酸水平, 术后24、48 h时IL-6水平, 术后48 h时CRP水平, 术后3 d内寒战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T组舒芬太尼用量、T_(5)~T_(11)时舒芬太尼效应浓度、术后24 h
- 齐越范红娜孙莹杰张瑜刁玉刚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阿片类药物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内皮素-1对OPCABG术后房颤预测价值的研究
-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水平变化和相关分析,探讨三者术前和术后水平与术后房颤的关...
- 董伟
- 关键词:术后房颤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基质金属蛋白酶-9内皮素-1
- 外周血心钠素和内脂素水平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内脂素(visfatin)水平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进行OPCABG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63例和无房颤组135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术后24 h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其外周血ANP、内脂素水平。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OP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将相关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然后根据血清ANP及内脂素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术后新发房颤的价值。结果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患者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房容积指数(LAVI)、外周血ANP及内脂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患者年龄、术后24 h LVEF、hs-CRP、LAVI、外周血ANP及内脂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统计学意义和密切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06,95%CI 1.251~2.905)、术后24 h LAVI(OR=1.980,95%CI 1.276~3.071)、术后24 h LVEF(OR=1.293,95%CI 1.028~1.626)、术后hs-CRP(OR=1.446,95%CI 1.177~1.777)、术后24 h外周血ANP(OR=1.602,95%CI 1.070~2.398)、术后24 h外周血内脂素(OR=1.726,95%CI 1.16~2.647)是OP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ANP水平截断值为48 ng/mL时,评估OP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5%CI 1.327~3.726),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34%、70.34%;外周血内脂素水平截断值为50 g/mL时,评估OPCABG术后新发房颤AUC为0.71(95%CI 1.235~3.419),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48%、69.25%;两者联合检测评估OP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ROC曲线AUC为0.71(95%CI 1.247~3.528),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3%、69.57%�
- 段正伟耿俊义袁超陈红卫
- 关键词:房颤
- 循证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OPCABG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88例高龄冠心病OPCABG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时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的2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CS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CSM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OPCABG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黄舒丽刘哲赵双纱
- 关键词:冠心病循证护理
- 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在冠心病患者OPCABG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在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冠心病OPCABG围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观察组予以异丙酚进行麻醉。于手术前1 h、术中、术后1 h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SDP),血流动力学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评估患者术后用药6 h、12 h和24 h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记录术后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两组术前1 h、术中和术后12 h三个时间段中SBP和SD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有稳定冠心病患者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血压的作用。
- 孟瑞
- 关键词:异丙酚冠心病
- 肋间单一切口直视微创多支OPCABG临床效果: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肋间单一切口微创直视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围手术期及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房同一术者行多支(两支及以上)OPCABG手术335例,其中男257例,女78例,年龄34~84岁,平均(61.35±8.79)岁。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旁路移植组(微创组,100例)和正中开胸旁路移植组(正中开胸组,235例)。为排除混杂因素,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术前超声心动图、旁路移植数等12项数据进行1:2匹配。匹配后微创组82例,正中开胸组127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等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正中开胸组死亡2例,心肌梗死2例,卒中1例;微创组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卒中发生。两组30天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中开胸组比较,微创组术中乳内动脉使用率更高,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再次开胸、新发房颤和机械辅助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而围手术期输血、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正中开胸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两组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和移植血管总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微创多支OPCABG术是一种安全且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疗效和近期通畅率与传统正中开胸OPCABG类似,术后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 柳佳吉孔晴宇迟立群肖巍梁林黄宇潘锋
- 关键词:微创
- 合并左心室扩大的冠心病OPCABG的近期疗效评估
- 目的:通过比较合并左心室增大的冠心病患者与左心室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后的相关临床数据有无差异,来评价OPCABG对合并左心室增大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搜集并归纳河北医科大学第...
- 贺鹏飞
-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室增大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相关作者
- 鲍红光

- 作品数:369被引量:2,722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脓毒症 脂联素 围手术期 丙泊酚
- 史宏伟

- 作品数:281被引量:8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 心肺转流术
- 刘岩

- 作品数:116被引量:319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 顾松

- 作品数:100被引量:219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外科治疗
- 苏丕雄

- 作品数:165被引量:431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