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耀
作品数: 263被引量:2883H指数:28
  • 所属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孟凡生
作品数:114被引量:86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电动修复 土壤 污染 地下水 六价铬
金小伟
作品数:83被引量:76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研究主题:底栖动物 生态风险 氯酚类化合物 流域 生态
杨琦
作品数:179被引量:1,65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降解 动力学 生物降解 三氯乙烯 影响因素
张铃松
作品数:45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生生物 源解析 平行因子分析 松花江流域 水质基准
马广文
作品数:57被引量:45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研究主题:非点源 污染特征 土壤 农村 氮
回灌条件下垃圾填埋体析出氨氮总量模型被引量:1
2006年
文章在试验基础上提出垃圾厌氧填埋场达到稳定后,温度与渗滤液中氨氮析出总量呈二次关系,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R2达到0.9185,从而验证了该二次函数关系的正确性。同时本文提出了回灌条件下,垃圾厌氧填埋体氨氮析出总量的模型,为今后该方面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借鉴。
汪太明孟凡生王业耀王琪
关键词:厌氧填埋相关系数回灌
离子色谱法测定河流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建立一种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被污染河流水中微量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离柱,5mM NaOH淋洗液,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乙酸、丙酸、丁酸的检出限按峰高计分别为0.258、0.294、0.374mg/L;按峰面积计分别为0.350、0.421、0.588mg/L。乙酸、丙酸、丁酸的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的变异系数RSD在0.03%~3.92%之间。对某河流水样分析,乙酸、丙酸、丁酸的回收率在99.6%~107.6%间。
张银平王海燕薛耀华孙春宝张伟华周岳溪王业耀
关键词:离子色谱乙酸丙酸丁酸电导检测
松花江干流2014~2019年夏季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6
2021年
着生藻类的群落特征常被用作评价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2014~2019年夏季松花江干流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分析,对松花江干流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14~2019年夏季松花江干流共鉴定着生藻类4门和58属.其中硅藻门28属、绿藻门17属,蓝藻门10属和裸藻门3属.流域主要组成物种为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总数48.28%、29.31%和17.24%.着生藻类细胞密度平均值为4.35×10^(4)ind·cm^(-3),变化范围在1.29×10^(4)~8.42×10^(4)ind·cm^(-3)之间,优势属主要为硅藻门小环藻属(Cyclotella)、直链藻属(Melosira)、星杆藻属(Asterionella)、桥弯藻属(Cymbella)、针杆藻属(Synedra)、羽纹藻属(Pinnularia)、舟形藻属(Navicula)和绿藻门的栅藻属(Scenedesmus)等.分析松花江干流水环境质量演变趋势,溶解氧含量逐年升高,氨氮、总磷和总氮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2019年水体改善效果显著.运用冗余分析(RDA)探究着生藻类与环境因子间的变化关系,发现驱动松花江干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等指标是这一区域着生藻类种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影响因子.
于宗灵陈威赵然李中宇董英莉张蕊王业耀金小伟
关键词:着生藻类群落演替生态监测
靛红钾法测定水中的臭氧浓度被引量:24
2003年
 采用靛红钾法测定了水中的臭氧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靛红钾水溶液对光谱的吸收在λ=610nm处最大。靛红钾法的摩尔吸光度Δε=-20400L/(mol·cm),当臭氧浓度在0.005~30mg/L范围时,Δε基本不随臭氧加入量的变化而改变。在酸性条件下,H2O2、ClO-3和2、ClO-ClO-4的浓度小于待测臭氧浓度的10倍时,对臭氧测定无影响,Cl2和I2的干扰作用可用丙二酸消除。
王业耀王占生
关键词:臭氧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中国"十二五"期间近岸海域环境形势和管理需求,在分析国内外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应以优化布点、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浮标自动监测和卫星遥感为基本手段,重点针对河口、海湾区域富营养化和生态效应问题,依托国家、省/分站、地(市)和县(区)四级监测运行模式,完善近岸海域质量、海岸带环境、陆源输入通量、监控预警和事故应急监测方法,构建基于生态目标的近岸海域环境综合监测和评价体系,并对各类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进行了优化筛选。
王业耀李俊龙刘方
关键词:近岸海域
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及其差异特征被引量:19
2011年
为了研究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和差异,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该文运用数字高程模型(DEM)、2008年县级统计年鉴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输出系数模型(ECM),对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并对流域内非点源污染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松花江流域的总氮(TN)负荷为112.99×104 t,总磷(TP)负荷为4.05×104 t。其中,嫩江子流域TN和TP负荷最高,分别为52.08×104 t和1.79×104 t,分别占总量的46.09%和44.14%;第二松花江流域TN和TP负荷强度最高,TN负荷强度2.96 t/(km2.a),TP负荷强度0.11 t/(km2.a)。从非点源成因角度分析,人为原因产生的非点源TN和TP负荷分别为95.92×104 t和3.40×104 t,分别占总量的83.90%和83.94%。人为原因是松花江流域非点源TN和TP产生的关键,天然原因也不容忽视。研究结果为总体上了解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和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马广文王业耀香宝王金生汪太明胡钰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松花江流域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
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应急控制技术研究
孟伟陈吉宁金相灿胡洪营郑丙辉张晓健刘征涛李杰人彭文启王业耀曾思育李青山李景龙张永春张天柱许振成刘永定舒俭民邵益生李发生刘翔秦延文王圣瑞刘海金周扬胜宋乾武樊恩源胡林林谷庆宝姜霞
1、课题来源与背景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后,事故排放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机污染物在主要污染团过后会残留在河床底质沉积层以及生物体中,因此不论在污染团流经期还是在污水团过后,如何确保沿江的供水安全、农业生产安全、渔业生...
关键词:
关键词:河流水污染
我国水环境有机物分析前处理技术被引量:25
2010年
介绍了我国水环境有机物分析中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包括液液萃取、树脂吸附、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半透膜被动采样、顶空、吹扫-捕集等,归纳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并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孟凡生王业耀陈晶
关键词:水环境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
滤膜在颗粒物无机元素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筛选国内外12个制造商的玻璃纤维、石英、特氟龙、聚丙烯、乙酸纤维、硝酸纤维和混合纤维等7类材质34种滤膜,测定滤膜中的铍、铬、锰、钴、镍、铜、锌、砷、钼、镉、锡、锑、铊和铅等14种元素含量,探讨不同材质滤膜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布,采用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项目限值和分析方法标准中质量控制要求,对铜、锌之外的12种元素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滤膜比其他材质滤膜中无机元素的质量分数高1~5个数量级,进口玻璃纤维滤膜中铬、镍、砷、镉等4种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多数国产玻璃纤维滤膜,国产A、H玻璃纤维滤膜中14种元素质量分数相对较低;仅混合纤维滤膜中镉、铅的测定值浓度低于最严标准限值的10%,玻璃纤维滤膜之外的其他材质滤膜均能满足监测其余10种元素的本底需求。
赵小学成永霞王龙飞毕越滕恩江张霖琳王业耀
关键词:滤膜无机元素
我国小城市固体废物区域管理系统中若干量化指标被引量:6
2002年
简略介绍我国小城市的固体废物区域管理系统 ,指出在我国小城市固体废物实行区域管理的重要意义 ,系统论证了我国小城市固体废物区域管理中垃圾排放量。
王光王业耀李天威
关键词:固体废物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