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A1B05)

作品数:9 被引量:111H指数:6
相关作者:汪志君周惠明朱科学李琴夏艳秋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南大学淮海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食用
  • 3篇食用菌
  • 2篇灵芝
  • 2篇风味
  • 2篇感官
  • 1篇电子鼻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多糖
  • 1篇药性
  • 1篇液态
  • 1篇液体发酵
  • 1篇质谱
  • 1篇乳化
  • 1篇乳化剂
  • 1篇乳化效果
  • 1篇色谱
  • 1篇深冷
  • 1篇生鲜
  • 1篇生鲜食品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2篇淮海工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汪志君
  • 3篇朱科学
  • 3篇周惠明
  • 2篇李琴
  • 2篇朱强
  • 2篇杨从发
  • 2篇夏艳秋
  • 1篇胡小松
  • 1篇吴继红
  • 1篇张丽霞
  • 1篇葛庆丰
  • 1篇顾振新
  • 1篇谭祥峰
  • 1篇吴义祥
  • 1篇吴向金
  • 1篇李淑燕
  • 1篇柯丽霞
  • 1篇于海
  • 1篇肖丽霞
  • 1篇邹宇

传媒

  • 5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复合乳化剂对食用菌菌汤乳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食用菌菌汤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分层的问题,研究了单甘酯、十二烷基硫酸钠、Tween80、Span60等乳化剂对食用菌菌汤的乳化效果,得到了适宜的复合乳化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乳化剂、不同浓度的乳化剂,乳化效果不同,4种乳化剂的适宜用量均为0.3%。乳化剂复合后的乳化效果优于单一乳化剂,而4种乳化剂复合的乳化效果相比2种乳化剂复合并无明显优势。适宜的复合乳化剂配方为乳化剂总量0.3%,10%Tween80+90%Span60,HLB值为5.73,透光率为0.6;或20%单甘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HLB值为10.96,透光率为0.6。
殷坤才柯丽霞吴义祥谢敏沈翔
关键词:复合乳化剂乳化效果
食用菌等生鲜食品液态N_2和CO_2深冷冻结技术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食用菌等生鲜食品速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就速冻食用菌等生鲜食品加工技术的方法、设备、冻结与冻藏工艺进行综述,并对食用菌等生鲜食品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吴向金张丽霞张书玉邹宇顾振新汪志君
关键词:食用菌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双孢蘑菇汤的风味活性物质被引量:29
2011年
测定双孢蘑菇汤的风味活性成分,分析这些风味活性成分对双孢蘑菇汤整体风味的重要贡献。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双孢蘑菇汤的风味物质,通过气相色谱分别与质谱仪和嗅闻仪相联,对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比较不同萃取头的萃取效果及不同极性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三相萃取头(DVB/CAR/PDMS)比两相萃取头(CAR/PDMS)得到的风味成分多7种;极性柱(DB-WAX)较弱极性柱(HP-5)得到的风味成分多3种,并且极性柱分离得到的蘑菇类风味成分比弱极性柱多,而弱极性柱分离得到了更多的吡嗪类化合物。蘑菇汤的主要风味活性物质包括C8类不饱和醇、酮(蘑菇味)、苯乙醛(花香)、2,5-二甲基吡嗪(爆米花味)、2,6-二甲基吡嗪(巧克力味)、正己醛(青草味)、3-甲基丁醛(果香)、2-乙酰噻唑(肉香)等。
李琴朱科学周惠明
关键词:双孢蘑菇风味活性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利用电子鼻分析熬制时间对3种食用菌汤风味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对香菇、双孢蘑菇、牛肝菌3种食用菌进行熬制,得到不同熬制时间的菌汤。利用电子鼻技术对菌汤分别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两种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PCA不能很好区分不同熬制时间的菌汤风味,但能区分不同品种菌汤的风味,说明PCA是分辨不同种类菌汤的有效分析方法;利用LDA能明显区分不同种类食用菌汤及不同熬制时间的菌汤风味,说明LDA是分辨不同菌汤风味的有效分析方法。
李琴朱科学周惠明
关键词:食用菌电子鼻
基于均匀设计和模糊数学的香菇菌汤制备工艺被引量:15
2012年
为优化香菇菌汤辅料的配方,拟用均匀试验设计原理,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系统的感官评价方法,确定最优的香菇菌汤配方。通过试验确定的回归方程,经检验分析显著,得出最优配方为:每40g香菇中加入0.01g柠檬酸、2.4g生姜、2.4g枸杞、1.2g谷氨酸钠+I+G、0.05g陈皮、1.2g茴香。
谭祥峰于海葛庆丰汪志君
关键词:感官评价
香菇菌汤熬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被引量:12
2010年
以香菇和猪骨为主要原料,研究香菇菌汤熬制的主要工艺参数。以菌汤中固形物溶出率和蛋白质溶出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和讨论,确定香菇菌汤最佳熬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熬制温度为120℃、熬制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70(g/g)、香菇粉粒度为6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固形物溶出率和蛋白质溶出率分别达到44.55%和40.56%。
王英朱科学周惠明
响应面法优化灵芝药性固体发酵培养基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试验优化灵芝药性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所得培养基组成为:以啤酒糟为基质,料水比1:1.4,黄芪12.52%,葡萄糖4.78%,KH2PO40.21%,MgSO4·7H2O0.25%,VB1微量。在此优化条件下,灵芪菌质多糖含量高达8.42mg/g,较优化前提高了29.54%。
朱强夏艳秋董克克杨从发汪志君
关键词:灵芝固体发酵啤酒糟
4种中药对灵芝生长与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在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甘草、山茱萸、黄芪、黄岑4种中药,研究其对灵芝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中药对灵芝生长与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甘草和山茱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黄芪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黄岑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除黄岑外,灵芝生物量及各代谢产物量达到最大值时其余3种中药的添加量范围均在4 g/L^8 g/L,其中,甘草更利于促进灵芝酸(尤其是胞外灵芝酸)的合成,山茱萸不仅能促进灵芝快速生长,而且更利于促进灵芝多糖(尤其是胞外灵芝多糖)的合成。
朱强夏艳秋汪志君杨从发
关键词:中药灵芝多糖灵芝酸液体发酵
高压二氧化碳技术速冻香菇工艺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高压二氧化碳技术(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HPCD)对香菇进行速冻,以期解决国内食用菌速冻技术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的问题。在原料热烫钝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结合速冻产品感官评价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PCD速冻香菇最佳工艺参数为处理釜初温6℃、处理釜设定压力7MPa、卸压时间4min,且卸压时间为影响速冻产品品质的最显著因素。
谭熙耀胡小松李淑燕庞雪莉肖丽霞吴继红
关键词:香菇速冻高压二氧化碳感官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