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09-3-62)

作品数:20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宋为群张艳明胡洁汪洁霍速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华北煤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失语
  • 6篇失语症
  • 6篇经颅磁刺激
  • 6篇磁刺激
  • 4篇卒中
  • 4篇相关电位
  • 4篇康复
  • 3篇行为学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卒中后
  • 3篇康复治疗
  • 2篇言语产生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加工
  • 2篇植物状态
  • 2篇失语症患者
  • 2篇视觉
  • 2篇探查
  • 2篇脑卒中
  • 2篇经颅磁刺激治...

机构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北电网有限...
  • 1篇华北煤碳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宋为群
  • 8篇张艳明
  • 7篇胡洁
  • 6篇汪洁
  • 5篇霍速
  • 4篇付伟
  • 4篇刘霖
  • 3篇杜巨豹
  • 3篇岳月红
  • 3篇吴东宇
  • 3篇朱琳
  • 3篇马佳妮
  • 3篇萧演清
  • 2篇曲斯伟
  • 2篇张冉
  • 2篇张大华
  • 2篇程亦男
  • 2篇李冉
  • 1篇孟志勇
  • 1篇袁英

传媒

  • 1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音治疗对完全性失语症同音词图命名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语音治疗对单音节同音词、近音词、近义词、不同声调词的命名效果,为语音输出词典受损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并为同音词是否共享一个语音词条提供证据。方法:对1例慢性完全性失语症患者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中的语义系统和语音输出词典检查,并进行同音词、近音词、近义词、不同声调词(各20个)图命名检查,其中每类词各10个作为语音治疗项,另外10个作为非治疗项。语音治疗由图片命名和语音提示构成。语音提示的方法是,当患者命名失败时:①口形提示;②拼音提示(如草-c-ao);③复述目标词。结果: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结果显示语义系统轻度受损,语音输出词典重度受损。经23次语音治疗后,患者可以正确命名全部40个治疗项;未治疗的同音词图命名(9/10)与治疗前(2/1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未治疗的近义词(2/10)、近音词(2/10)、不同声调词(4/10)图命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语音治疗对完全性失语症同音词的图命名有最佳效果,支持同音词共享一个语音词条的假说。
汪洁宋为群吴东宇
关键词:失语症语音治疗同音词
唤名相关P300在非急性期意识障碍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唤名相关的P300在非急性期意识障碍残余意识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植物状态(VS)患者及7例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使用了两组不同难度的Oddball程序:第一组(正名组)使用纯音和受试者本人名字(正名)做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第二组(正反名组)使用受试者本人的衍生名字(反名)和受试者本人名字(正名)做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比较两组刺激诱发的P300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出现率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MCS较VS患者两组同时出现P300的可能性较大(P<0.05);(2)两组同时出现P300者在随访期间均恢复意识,反之恢复意识的可能性较小。结论:与既往研究仅使用正名组刺激或使用其他刺激相比,本研究中正名组联合正反名组诱发的P300可有效识别意识障碍患者的残余意识,并与预后相关。
李冉杜巨豹张晔郝建会宋为群
关键词:最小意识状态植物状态P300
θ节律串刺激对视觉空间注意的行为学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持续性θ节律串刺激(c TBS)对视觉空间注意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正常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刺激组)和对照组(假刺激组),两组经过TBS刺激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实验范式为"提示—靶",包括范围提示和汉字提示,范围提示为"大"圈和"小"圈,汉字提示为"大"字和"小"字。TBS刺激参数频率为30Hz,刺激强度为刺激器输出的50%,刺激部位为受试者右侧大脑的顶叶后部(P4),刺激脉冲801串,刺激间隔100ms。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汉字提示和范围提示时,反应时表现出提示等级效应(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汉字提示下P1、P2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范围提示下PO4部位的P1、N1、N2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汉字提示与范围提示比较,范围提示时P1、P2、N2波幅更大(P<0.05);对照组汉字提示与范围提示比较,范围提示时P1、N1、P2波幅更大(P<0.05)。结论:对右侧顶后叶皮质(PPC)进行抑制性c TBS刺激,能够影响大脑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活动,尤其会影响对左侧靶目标的识别及加工。
张艳明宋为群单桂香付伟胡洁杜巨豹霍速张冉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康复治疗神经功能和疲劳度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神经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多发性硬化患者功能、疲劳度的恢复。方法:将29例多发性硬化后两个月以内的患者,按照入院病历号的奇偶性将患者分为神经康复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发性硬化的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神经康复观察组同时给予接受30min/次,1次/d的神经康复的功能锻炼方法,训练时间均为4周。在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且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进行Kurtzke功能障碍状态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中体位转移及行走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疲劳严重程度评分(FSS)。结果:治疗4周后,疗效判定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0%,对照组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983,P<0.05).在Kurtzke功能障碍状态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中体位转移及行走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中,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分别为6.32±1.83、12.37±6.92、57.63±15.40,观察组表现为,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在Kurtzke量表中治疗后评分为7.30±0.95,表现为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在FSS量表中,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为29.84±7.01,疲劳度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降低疲劳度有显著疗效。
朱琳宋为群岳月红刘霖张大华张金舟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康复
应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探查深层失读的朗读加工损害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应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探查失语症深层失读的朗读加工损害及其特点,为深层失读的语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低频词朗读、高低表象词朗读、实词(与图命名测验内容相同的高表象词)朗读、虚词朗读、形声字家族读音一致性判断等测验,对1例脑卒中后深层失读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患者除了在朗读时出现大量高表象语义性错语外,词频相当的低表象词朗读较高表象词朗读更困难(P<0.05),显示表象性效应;虚词朗读较实词朗读更差(P<0.001),显示词类效应。形声字家族读音一致性判断与图命名比较,形声字家族读音一致性判断更困难(P<0.05)。高频词与低频词朗读、图命名中的高频词与低频词命名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论:该患者脑卒中后深层失读的原因是朗读时字形输入词典→语音输出词典的联结严重减退。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可以探查汉语深层失读的主要特点和语言损害的加工路径,为深层失读的诊断和语言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汪洁李薇刘昱南宋为群吴东宇
关键词:失语症语言加工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方法,选择脑损伤后18 d至1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训练组(26例)和传统康复训练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Bobath、Brunnstrom等神经发育促进技术,2次/d,30~40 min/次)和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辅助训练组患者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30 min/次,2次/d。训练时间均为5周。认知功能判断采用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检查量表(NC2SE)和画钟试验,并结合临床判定;抑郁状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分为抑郁)。结果训练前,辅助训练组与传统康复训练组NCSE量表的定向能力、专注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结构组织能力评分,画钟试验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训练后,两组NCSE量表各项评分及画钟试验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或P<0.01);与传统康复训练组比较,辅助训练组除结构组织能力外,NCSE其他各项评分及画钟试验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训练后,辅助训练组HAMD评分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1),传统康复训练组无明显改变;辅助训练组HAMD评分较传统康复训练组下降(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能够改善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并使抑郁症状得到改善。
朱琳宋为群岳月红刘霖
关键词:脑损伤抑郁
循证医学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4月实习生(对照组,n=23)采用传统带教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4月实习生(试验组,n=22)在传统带教方法 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思维模式,采用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的操作技术考试成绩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提高自学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信息获得能力、提高选择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归纳能力、提高自身整体水平、对此教学方法 的满意度8个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自身整体水平。
张艳明胡洁霍速宋为群
关键词:循证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思维
神经电生理学及影像学方法在单侧空间忽略发生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以下简称单侧忽略)是脑损伤后常见的认知障碍之一,表现为对来自病灶对侧的刺激无反应.单侧忽略症状的存在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吃饭、出行、阅读等)带来不便,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明确其发生机制、对其做出准确诊断对临床康复计划的制定及预后的评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单侧忽略发生机制的研究多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可以对其解剖位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利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方法,如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又可以发挥其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从空间注意加工过程方面研究单侧忽略的发生机制.本文将对近几十年来影像学方法及电生理学方法在单侧忽略发生机制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单桂香刘霖霍速张艳明宋为群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学单侧空间忽略影像学方法影像学检查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单侧忽略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患者非流利型失语症视图命名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恢复期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卒中发病3~6个月的失语患者10例.选用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治疗分为A期和B期,A期为常规语言治疗2周,在A期治疗的基础上,B期使用常规语言治疗联合低频rTMS,低频rTMS刺激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2周.在A期治疗前后和B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中的视图命名测试.结果常规语言治疗后,患者视图命名成绩未见明显提高.继续2周低频rTMS加常规语言治疗,患者的视图命名成绩平均提高中位数7个,与rTMS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图命名的反应时间,平均缩短中位数3.95 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刺激患者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可以提高恢复期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的正确率并加快视图命名反应时间.提示低频rTMS治疗对右侧大脑半球失语症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程亦男汪洁宋为群
关键词:卒中失语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意识障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意识障碍是严重脑损伤后的常见症状。意识包括觉醒和意识内容两方面。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觉醒水平障碍,而意识内容变化则主要由于大脑皮质病变造成。对意识障碍准确客观的评价在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冉宋为群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听觉网状激活系统常见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