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襄樊学院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

作品数:33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靳进李梦泽王文浩张欣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襄阳市社会科学研究招标课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学派
  • 5篇荆州学派
  • 4篇易学思想
  • 3篇周易
  • 3篇魏晋
  • 3篇魏晋南北朝
  • 3篇魏晋南北朝史
  • 3篇刘表
  • 3篇南北朝
  • 3篇考辨
  • 3篇汉末
  • 3篇《周易注》
  • 3篇北朝
  • 2篇文学
  • 2篇历史文化
  • 2篇《隆中对》
  • 1篇道路网
  • 1篇东汉
  • 1篇东汉末年
  • 1篇动人

机构

  • 33篇襄樊学院
  • 1篇襄阳市第五中...

作者

  • 15篇余鹏飞
  • 8篇叶植
  • 6篇靳进
  • 2篇李梦泽
  • 2篇王奎
  • 1篇王文浩
  • 1篇甘忠银
  • 1篇杜明才
  • 1篇张欣
  • 1篇瞿安全

传媒

  • 23篇襄樊学院学报
  • 4篇襄樊职业技术...
  • 2篇江汉考古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襄阳,悠久绵延的历史轨迹
2012年
襄阳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襄阳历史,回答人们普遍关注的历史问题,襄阳市社科联(社科院)日前举办了以“襄阳,难忘的历史记忆”为主题的隆中论坛,正式发布襄阳市社科界2011年研究的十项重点课题(即:襄阳历史沿革和变迁问题、襄阳城变迁问题、樊城变迁问题、襄阳著名历史人物问题、襄阳著名历史事件问题、襄阳著名军事战役问题、襄阳著名文学作品问题、襄阳著名艺术作品问题、襄阳历史遗迹问题、襄阳历史文化海内外传承与影响问题),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襄阳若干重要历史问题,展示了一幅幅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画卷。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对于推动“四个襄阳”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襄阳更名一周年之际,本栏目特将论坛成果予以摘编,以飧广大读者。
靳进甘忠银
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问题历史遗迹
浅论刘表与诸葛亮被引量:1
2009年
刘表在荆州十九年的政绩成就了诸葛亮,襄阳是诸葛亮世界观形成和政治思想的孕育之地,是他成才的地方,是他走上政治生涯的起点。
王奎余鹏飞
关键词:刘表
魅力樊城 绵长古韵
2012年
樊城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城,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值得深入研究。要梳理樊城的变迁过程,首先应该弄清其城市的源头。
李梦泽
关键词:散文文学
东汉末年荆州八郡考
2009年
对东汉末年荆州所辖郡数,史料的记载不相同。《后汉书.郡国志》和《晋书.地理志》记载东汉末年荆州只有七个郡,但《后汉书》的《刘表传》和《文苑列传》以及《三国志》的《刘表传》和《赵俨传》等都明确表明此时荆州有八个郡。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东汉末年荆州有八个郡,并对章陵郡的存在时间、辖境以及史料记载的郡太守作了考证。
靳进
关键词:东汉末年
略论汉末襄阳冠盖里
<正>汉末,大族名士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支核心政治力量。在全国政治经济等地位并不高的南郡北鄙襄阳——宜城间却出现一个"冠盖里"豪族群,深刻地影响了三国前后的中国历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黄惠贤先生首次对襄阳"冠盖里"...
叶植
从《周易注》看宋忠的易学思想(上)被引量:2
2009年
宋忠以名物训诂和辨章学术为重点,竭力剔除卦象说中阴阳灾异神说成分,在突出象数的基础上,也兼及义理,恢复了以易解易的传统。宋忠解易和郑玄一样特重卦爻象所象征的某类或某种物象,同时他又吸取了荀爽的阴阳升降说来解《易经》,可其注既有继承又有阐发。宋忠重视卦爻所处的时空坐标以及卦中六爻之间所突显的各种关系,如乘、承、据、比、应等,以此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这不仅体现了两汉象数易学对他的影响,也表明他对象数的尊宠和重视。宋忠以传解易,就是使用《易大传》中的方法和思想来注释《周易》经文;宋忠的易注标志着义理派易学的开始崛起,并逐渐走向基本成熟。宋忠对传统《易》注进行革新,实有功于后世。
余鹏飞
关键词:《周易注》荆州学派易学思想
康僧会与东吴佛教被引量:1
2001年
汉末三国时期 ,一些外国僧人从陆路或海路来中国译经传教。康僧会来到建业后 ,创建塔寺 ,设立佛像 ,又通过宣传因果报应说 ,将中国传统的儒学和外来佛教二者相结合 ,从而使佛教得以在江南民间广泛流传。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很特殊的人物。
余鹏飞
关键词:佛教佛教史
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010年
靳进
关键词:历史文化魏晋南北朝史
襄阳发现《国士习公、孺人李氏墓志铭》被引量:2
2011年
2009年3月18日,在襄阳城南30里的余家湖习家沟发现《国士习公、孺人李氏墓志铭》碑一通。碑青石质,方形,边长57、厚15厘米,边框饰缠枝花纹,志文楷体阴刻,纵30行,满行30字,计869字,残损45字(图一)。录志铭文并考证如下:
叶植
关键词:墓志铭李氏铭文
从《周易注》看宋忠的易学思想(下)被引量:1
2010年
Song Zhong emphasized reasoning by means of entity and acadamic argument,trying to eradicate superstitious elements.While h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xiangshu",he didn’t ignore behavioral rules,which recovered the tradition.Just like Zheng Xuan,when explaining The Book of Changes,Song Zhong thought much of some phenomena.At the same time he absorbed Xun Shuang’s "yin and yang theory".Song Zhong valued the coordinate of "gua yao(卦爻)"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x "yao(爻)" to show his own thoughts,which stated that he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Western Han Dynasty.Song Zhong explained The Changes by means of biography,such as Yi Dazhuan.Song Zhong’s explanation on The Changes indicates growing up and maturing of "Yi Li School".
余鹏飞
关键词:《周易注》荆州学派易学思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