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65 被引量:150 H指数:6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文学 哲学宗教 更多>>
PIOR行动:“转型”背景下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的提升路径 被引量:1 2020年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转型”背景下,地方民族高校为学生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应用英语课程已为时势所需,如何提升能力胜任新课程教学已成为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热点关注问题。通过梳理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能力提升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阐述“规划(Plan)、实施(Implement)、实践(Operate)、反思(Reflect)”四个维度的PIOR行动,为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能力提升提供宏观目标指引和微观行动实践指导的系统性路径。 杨年芬关键词:地方民族高校 大学英语教师 OBE理念视域下师范类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究 被引量:2 2024年 文章以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师范类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出了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可行性路径。首先,阐述课程开发的顶峰成果、成功学习者和协同性3个原则;其次,提出从需求分析到产出目标拟定,再到课程模块组成、核心课程实施和评估的建设路径;最后,针对学科知识、育人软技能和专业总出口3个方面的产出进行反思,以评估反向指导需求,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舒婧娟 向姝巍关键词:核心课程 重构自我与召唤读者——自我民族志中的叙事与读者关系研究 2021年 自我民族志作为近年来民族志的一种新取向,正是人类学转向自我研究的产物。它采用自我叙事的形式,着力于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和生活重构。自我民族志的自我叙事属性,一方面要求自我反思和自我重构,另一方面需要与读者互动。对自我进行反思重构以及召唤读者加入,这是自我民族志自我叙事的两大要求。研究从重构自我与召唤读者两个视角对自我民族志中的自我与叙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姜月婵关键词:自我叙事 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元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对西方翻译学者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展开调查、描写和分析,研究其理论动因、思想渊源、运用范围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异化翻译"是一套翻译实践和译本分析策略,建立在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和特殊文化语境(少数族裔与非主流文学在英语世界的生存状况)之上,利用英语中边缘化的语言形式,促使英美文化发生价值偏离,从而凸显文化差异和译者身份。中国译学界在引介、阐释和运用该理论时需充分考虑其立论条件和适用范围,特别是在中西语言翻译实践中的适用性;同时,韦努蒂的论证过程和丰富材料比最终结论更值得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这有助于中国翻译学者基于中国的翻译历史与翻译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张婷关键词:异化翻译 元理论 文化差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诗词用典翻译与中华文化思想国际传播 2024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版海内外发行以来,影响深远,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绝佳途径。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的一大特色,从古诗词到经史子集经典名句,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的当代价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生动实践。特别是文学用典,为政治话语增添文质兼美的文学文化气息,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与接受的效果,其英译特别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重点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诗词类文学用典,基于英文版考察其翻译策略,探析译者如何在多维语境中捕捉所引古诗词思想要义并在翻译中兼顾政治性与文学性,采用灵活翻译策略,“自塑”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柔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刘孔喜关键词:文化思想 翻译策略 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探究 2019年 随着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国际上的交流越来越深,文化作为古往今来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当前国际交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关注学生对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对于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文化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比较忽视.为了符合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应进行创新,做好增强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渗透.英语语言文化渗透是为了让现在的语言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开拓现在语言学习者的思维,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文化的格局.本文主要分析了现在高校英语语言教学当中加强文化渗透的原因,与加强文化渗透的有关对策,希望能为今后高校英语教师在加强英语语言文化渗透方面提供一些经验. 艾平关键词:高校英语 语言教学 文化渗透 中华译著出版“一多一少”问题分析 2019年 中华文献外译出版有两个"一多一少"的问题:外国译者多,中国译者少;中国译者译著在国内出版的多,在外国出版的少。如译者能在译著时以突出人类文化的"共性"代替"特色";出版社能以"合译本""点译本""多译本""电子图书"等的发行代替传统出版,或许能"讲好中国故事",给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新的途径和新的价值。 易红 戴运财关键词:译著出版 机器翻译译前编辑的应用与探索——以《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土家族》为例 2024年 机器翻译虽然可以较好实现文本翻译的目的,但所生成的译文质量仍然难以达到高水平人工翻译的质量水平。基于此,“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人机合译模式的出现使翻译效率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实现了重大语言技术突破。然而,译后编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机器翻译译文校对和修改时,需要人工反复对照原文本,识别并纠正机翻译文的错误,不仅降低整体翻译效率,也会增加成本。该文将借助人工干预的译前编辑,提高民族文化文本《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土家族》的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并以其产出译文作为研究对象,从术语翻译、原文本删减与增补等方面提出策略,并通过实例进行论证,探讨如何通过译前编辑改善机翻译文质量。 彭景怡关键词:机器翻译 人工干预 术语翻译 《疯狂动物城》本地化策略探析 2023年 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电影产业越发繁荣,电影的字幕翻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字幕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对于影片内容的理解与体验,也因此成了影片能否成功“走出去”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电影字幕翻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如何成功地将影片字幕内含传达出来且不影响其人物风格是许多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电影《疯狂动物城》为实例,对影视字幕翻译的本地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推进字幕翻译工作,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吴霞关键词:本地化策略 字幕翻译 热观察与冷思考: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实践路向探究 被引量:7 2023年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翻译课程思政研究成果的统计与梳理,分析了当前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及偏误问题,并从思政教育对翻译人才教育的价值出发,提出了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翻译实践、教师言行进行深度融合的翻译课程思政路向,以保障翻译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隐性契合,构建独具翻译课程特色的思政模式。 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