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
- 作品数:47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风池刘玉娥刘玉娥汪鹏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白居易儒家思想的矛盾及其成因被引量:2
- 2014年
- 白居易的儒家思想存在着矛盾,其矛盾主要表现为"兼济"与"独善"的矛盾,民本仁政的仕进思想与冷漠的退隐思想矛盾,"志于道"与迷茫"中庸"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与中唐文化转型有内在联系,它们既反映了中唐儒学转型时期白居易本人对儒家思想理解的局限性,也反映了中唐世俗文化的勃兴对白居易人生观的影响。
- 杜学霞
- 关键词:儒家思想文化转型
- 《西游记》里的时间问题
- 2014年
- 《西游记》里的时间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分为三条来看。一取经时间《西游记》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第十三回)取经成功,唐僧告诉唐太宗:"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太宗笑道:"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第一百回)按玄奘《还至于阗国进表》:"遂以贞观三年四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历览周游一十七载。"
- 周岩壁
- 关键词:唐僧《全唐文》
- 韩愈乃东汉颍川韩棱之后考
- 2015年
- 韩愈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影响巨大。自唐以降享有崇高的声誉,然而对其籍贯却长期众说纷纭。考订韩愈的祖籍,必然涉及世系。韩愈先世起源于何时?又有何变迁?学术界虽然有争论,但综合文献和碑刻墓志厘析,韩愈为颍川韩棱之后的脉络颇为清晰。
- 刘玉娥汪鹏
- 裴度、元稹矛盾对中唐文学的影响
- 2014年
- 裴度、元稹交恶是中唐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二人由关系相对融洽到关系恶化再到长庆期间矛盾公开化,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中唐错综复杂矛盾的一个交织点。个人恩怨是矛盾的起点,其背后由于各自所属利益集团不同而导致的政治见解的差别是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其中,裴度与元稹所代表的翰林学士集团之间的矛盾,以裴度为代表的主张削藩的力量与以皇帝为代表的"妥协派"之间的矛盾以及以裴度作为资深政治家与元稹所代表的文士之间的矛盾,是矛盾的焦点。裴度与元稹的矛盾对中唐文学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 杜学霞
- 关键词:翰林学士削藩文士
- 七窍流血——武大郎的尸检报告
- 2016年
- 《水浒传》的“武十回”,有一个令人发指、非常残忍的场面:潘金莲给病床上的武大郎灌下砒霜汤药,武大郎很快就肚疼,七窍流血,死了。
- 周岩壁
- 关键词:武大郎尸检报告《水浒传》潘金莲残忍
- 从嵩山武则天诗碑看初唐诗坛盛况
- 2014年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也是古代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她与嵩山因缘际会,留下诸多遗迹与碑刻,其中一些诗歌正史阙载,是靠碑刻传下来的,可补正史之不足。对嵩山武则天诗碑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武则天嵩山活动、文学素养以及对初唐诗坛的引领和激荡作用。
- 刘玉娥
- 关键词:武则天诗碑盛况
- 当代散文园地的一枝红杏——论李铁城碑文蕴涵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 2013年
- 碑文属于散文百花园中的一个独特品类。当代诗人、作者、书画家李铁城以其渊博的学养、极强的理性感悟能力、充沛的创造精神和生命活力,创作出70余通碑文,思想内涵丰厚,充满哲理情思,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形式优美,独具神韵。其中许多重要碑文,在国内文化界乃至海内外华人中享有盛名,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可惜的是还没有引起当代文学评论家的注意。
- 刘玉娥
- 关键词:碑文
- 消费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古代儒家历来重视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功能;古希腊的哲人也强调文艺对人的心灵的"净化"作用,提倡"寓教于乐";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历届中国领导人无不非常重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作用。尽管20世纪以来的文艺理论白云苍狗,变化万千,但对于文艺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基本功能却鲜有否定者。这说明即使在当下"后现代"反对"宏大叙事"的文化语境中,对文艺具有社会功能也依然有相当的共识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已经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的问题,在现代传媒条件下,文艺的社会功能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又都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这个"新"表现在各个层面:首先,现在的"创作"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作了。现代传媒条件下的文艺往往不再是纯粹的个人精神创造活动,而是成为一种"生产"——从策划、制作到营销已经形成"一条龙"生产线,许多人参与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文艺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个原本很简单的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了。其次,现在的文艺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艺了。在通常意义上,文艺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也包括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经典形式。在今天,现代传媒则大大扩展了"文艺"的范围,增加了许多新的作品形式。诸如各种类型的影视剧、网络文学、综艺节目等形形色色的被大众审美文化所喜爱的新形式已经挤进了以往属于精英文化的"文艺"领地之内,这些文艺新形式如何发挥其社会功能显然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新问题。再次,现在的文艺接受者,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爱好者,而是成为大众审美文化的受众了。以往的文艺是一种修养,爱好文艺是一种精神品位,长期以来都是某种身份的标志。现在的文艺接受乃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精神�
- 杜学霞
- 关键词:消费文化时代文学消费文化载体文学观造纸术
- 韩愈与鲁迅:中华文化思想史上的千年契合
- 2019年
- 韩愈与鲁迅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性质不同,都面临时代的大变革,他们推动学术思想史的转折、展示中国文化思想史的方向是一致的。通过分析韩愈与鲁迅的"狂人"思想、奇怪而不荒诞的《毛颖传》与《阿Q正传》、多用曲笔的《杂说》与《野草》,韩愈的不平则鸣思想与鲁迅的呐喊等,会发现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韩愈、鲁迅以文改造人的思想,达到时代振兴的思想、做法何其肖似,真是千年的契合。
- 张弘韬
- 关键词:契合
- 《西游记》中取经的行李
- 2012年
- 《西游记》中,取经的行李自唐僧从长安出发就出现了(第十三回),直到取得真经,这个行李又从西天被挑回东土,“自己行囊,沙僧挑着”(第九十八回)。可以说,行李贯穿取经的整个过程,而且取经行李始终和取经人形影不离——比如,在灭法国,为躲避搜捕,隐藏身份,唐僧等四人躲入寡妇客栈的一个大柜子里睡觉,天气炎热,地方拥挤,又不透风,尚且要把行李拖入(第八十四回),取经行李的重要性显然可见。回程中,唐僧等“功成行满”,由八大金刚护送,取经行李由沙僧挑着,没费什么事儿就“径回东土”了。但去时就没那么顺利,行李问题也复杂得多。
- 周岩壁
- 关键词:《西游记》行李唐僧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