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科学研究所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何小荣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提升大学文化自信的若干思考
- 2017年
-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而文化自信则是发挥这一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一所大学要想迈向更高水平,都必须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在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大学属于后生晚辈,更需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从而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胡解旺
-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 生活世界理论与大学通识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19年
- 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实现了当代哲学的重大转向,其根本旨趣与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密切契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强化大学本科教育内涵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基础性与核心性地位和作用。植根生活世界理论,从学科逻辑转向生活实践逻辑,遵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四支柱”原则,结合时代特征及教育原理,从哲学基础、现实问题、理论来源及体系重构四方面,建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四元”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知、如何行”的“四维”,构成“四元四维”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突破西方核心课程体系局限、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有益探索。
- 陈明王骥
- 关键词:生活世界理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 课程内容繁度及其刻画被引量:1
- 2018年
- "课程内容繁度"可上溯至繁、繁度等概念,下接课程内容偏度、课程内容难度等概念。文章阐述了课程内容繁度的定义、内涵与特点,对知识点的确定原则、课程内容繁度的表现进行说明,从而为今后建立课程内容繁度的数学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 张恩德陈明
- 关键词:课程内容
- 论海外客商对原乡村落传统文化的复兴
- 2017年
- 从粤闽山区往海外迁移的客家人,坚持传承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因而涌现了一批崇文重教的海外客商,进而对其原乡传统村落文化的复兴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梅州市大埔县蓝氏、丰顺县张氏和兴宁市刘氏宗祠的田野调研,借助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发现海外客商在原乡村落宗族文化复兴的导向上,大抵遵循从经济回馈过渡到文化反哺的模式。海外客商与原乡宗亲的互动,主观上促成了华人华侨与原乡更为密切的情感交往,客观上恢复了原乡客家村落的宗族文化和儒家礼制。海外客商在原乡寻找祖荫所唤醒的集体记忆,不仅推动客家村落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且促成儒家文明在海内外更为广泛的传播。
- 何小荣周云水
- 关键词:原乡文化反哺
- 求解“霍布斯问题”——关于哈贝马斯“社会整合”运思路径的分析
- 2017年
- 人与社会共同体如何和谐共生,即由帕森斯提出的所谓"霍布斯问题",是社会科学领域探讨的重要的元问题。哈贝马斯认为,实现社会秩序的整合,关键在于如何既能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又要确保这种整合符合理性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兼备规范有效性与事实强制性双重品格的法律应该成为现代社会进行社会整合的媒介。这一社会整合路径成为破解"霍布斯问题"的关键。总体观之,在对现代社会的理性重建和社会整合问题上,哈贝马斯由此开创了一条与罗尔斯哲学与卢曼社会学所不同的第三条道路。这一道路为积极应对当代社会的多元主义与复杂性事实具有重要的参验价值。
- 黄晓锋
- 关键词:社会整合法律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