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应用微载体Cytodex3高密度培养L-02人肝细胞系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用微载体进行 L - 0 2人肝细胞系高密度培养的方法 ,以期为生物人工肝提供有应用价值的生物材料。 方法 在限制贴壁的条件下 ,采用 Cytodex3为材料进行 L- 0 2人肝细胞的微载体培养 ,诱导肝细胞聚集体的形成 ,定期进行细胞计数及培养上清白蛋白、尿素、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 DH )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生长情况。 结果 培养至第 6天时 ,所有的微载体均包满细胞 ,并形成微载体诱导的肝细胞聚集体 ,细胞数量达最高峰为 (17.1± 0 .76 )× 10 7/瓶 ,同时白蛋白和尿素的合成亦最高 ,浓度分别为5 3.81± 1.6 4m g/ L 和 5 .35± 0 .13m mol/ L。 结论 Cytodex3培养的 L- 0 2人肝细胞可形成高密度的肝细胞聚集体 ,具有一定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功能。
- 唐南洪陈燕凌王晓茜李秀金朱金海殷凤峙
- 关键词:生物人工肝微载体L-02肝细胞
- 3种脂质体-抗肿瘤药复合物的制备及急性毒性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筛选较理想的脂质体 -抗肿瘤制品 ,进而应用于 期临床肿瘤患者的治疗。 方法 制备脂质体 ,并包封 3种抗肿瘤药物 (表阿霉素、顺铂和高三尖杉酯碱 ) ,形成脂质体 -抗肿瘤药复合物 ,检测其理化性质、包封率及毒性反应。 结果 脂质体直径为 0 .1~ 0 .4μm的单层膜囊泡 ;3种药物包封率分别为 91.2 8% ,47.7%和47.6 2 %。体外培养细胞经包封药物作用后 2 4h存活率分别为 6 0 % ,70 %和 70 % ,明显高于单纯药物作用。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 L D5 0 值高于无脂质体包封的原药。 结论 制备的脂质体 -抗肿瘤药复合物为较理想的制品 。
- 陈燕凌殷凤峙陈碧芬高凌云
- 关键词:脂质体抗肿瘤药急性毒性肿瘤
-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转染人肝细胞的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学性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建立hIL-2基因修饰的人肝细胞株并探讨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IL-2,将hIL-2基因导入人肝细胞系L-02,观察其形态及克隆形成率的变化,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IL-2的含量,以及进行转染细胞基因组DNA NeoR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结果L-02/IL-2细胞的增殖速度和克隆形成率低于L-02/Neo细胞和L-02细胞。L-02/IL-2细胞的培养液中hIL-2的含量达32 000 pg/106cells·d,并可持续表达10 wk以上。从L-02/IL-2细胞和L-02/Neo细胞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到NeoR基因片段(790 bp)。结论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地建立了L-02/IL-2细胞株,为进一步进行肝细胞移植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 唐南洪王晓茜陈燕凌李秀金殷凤峙朱金海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载体白细胞介素2肝细胞基因转移
- 丙肝病毒受体CD81与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与丙型肝炎病毒受体CD8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62例肝外胆管癌及30例胆道良性病变组织中HCVRNA、CD81mRNA序列片段以及HCVNS5抗原、CD81蛋白的表达。结果:肝外胆管癌组织中HCVRNA和CD81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8.1%和7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22.030,P<0.001;#2=7.453,P<0.01);HCVRNA阳性的肝外胆管癌组织CD81mRNA表达率为55.6%,HCVRNA阴性的CD81mRNA表达率为96.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2=12.503,P<0.001);免疫组化检测均有类似结果。HCVRNA阳性肝外胆管癌的CD81mRNA丢失与否与分化状况有关(#2=14.103,P<0.01);分化Ⅳ级与Ⅰ级的CD81mRNA丢失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结论:肝外胆管癌组织中有HCV基因的高表达;CD81作为HCV感染胆管细胞的受体与肝外胆管癌分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 唐南洪许春森王晓茜李秀金杨焕星陈燕凌殷凤峙
-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丙肝病毒
-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丙肝病毒RNA序列的研究
- 殷凤峙陈碧芬许春森
- 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RNA序列,以探讨肝胆管癌的发生与HCV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85%的标本中显示有HCARNA5'NT片段存在,说明除肝细胞癌外,胆管癌细胞中亦有HCVRNA,且有很高的感染率...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管癌脱氧核糖核酸RNA序列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手术改进的体会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 ,预防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保留幽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肠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 ,胰管支撑外引流等术式、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组未发生胰瘘及胰断面出血。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PPD)组有 1例术后发生胃潴留 ,其余胃功能正常。结论 PPPD只要操作得法 ,可避免术后胃潴留 ,胰肠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操作简便 ,可有效防止术后胰瘘。
- 陈燕凌黄建富黄长玉沈娟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方式手术方法并发症
- 成人正常肝细胞的持续旋转培养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维持培养成人肝细胞较长时间高活性的方法。 方法 采用限制贴壁、培养液中加入细胞生长因子和激素、持续轻微旋转的方法培养肝细胞。定期进行活细胞计数及培养上清液中人白蛋白浓度检测 ,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结果 肝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增殖 ,从第 2天至第 14天活细胞密度可维持在 4.0× 10 5 / m l以上 ,分泌白蛋白可维持较高功能状态至 2 0天左右 ,均明显优于对照方法 ;光镜观察旋转的细胞聚集体可基本保持形状至 2 0天 ,电镜亦显示培养至 15天的悬浮聚集体肝细胞仍具有正常肝细胞超微结构特征。 结论 应用该法能较长时间保持成人肝细胞的高活性状态 ,可用于生物人工肝系统所需的细胞供体培养。
- 唐南洪殷凤峙王晓茜李秀金
- 关键词:细胞培养肝细胞
- 反义寡核苷酸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抑制作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对内皮细胞表达 E选择素和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抑制作用。 方法 应用脂质体分别将 E选择素和 ICAM- 1ASODN转染内皮细胞 ,随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诱导 ,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内皮细胞膜 E选择素和 ICAM- 1蛋白的表达 ,RT- PCR半定量法测定 E选择素和ICAM- 1m RNA的量。 结果 裸 ASODN和脂质体 - ASODN均降低了内皮细胞 E选择素和 ICAM- 1分子及其m RNA的表达 ,脂质体 - ASODN尽管浓度低 ,作用更为明显。 结论
- 王晓茜唐南洪陈燕凌李秀金杨焕星朱金海
-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E选择素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
-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情况 ,每例患者均有血清学检测资料 ,另取 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 ,所有数据用卡方检验。 结果 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HBV感染阳性率为31.8% (5 0 / 15 7) ,HCV感染阳性率为 5 1.0 % (80 / 15 7) ,其中 10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3% (42 / 10 7) ,4 5 .8% (49/ 10 7) ,5 0例胆管细胞癌 HBV、 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0 % (8/ 5 0 ) ,6 2 .0 %(31/ 5 0 )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2 7.1% (2 9/ 10 7) ,14 .0 % (7/ 5 0 ) ,良性肝病组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7% (5 / 30 ) ,30 .0 % (9/ 30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感染、胆管细胞癌 HCV感染率高于良性肝病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87.8%(94 / 10 7) ,13.1% (14 / 10 7) ,胆管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 8.0 % (34/ 5 0 ) ,16 .0 % (8/ 5 0 )。 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 HBV。
- 李秀金杨焕星王晓茜唐南洪许春森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H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