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 作品数:36 被引量:31 H指数:3 相关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梳型紫外光快速固化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018年 以1,3-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主要原料,无水四氯化锡为催化剂,三氟乙酸为助催化剂,合成了一种具有光化学活性的聚醚(PGMA)。此聚醚以碳氧键为主链,以甲基丙烯酸酯基为梳型侧链,端基为羟基。将上述具有光化学活性的聚醚(PMGA)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得具有光化学活性的聚氨酯[Poly(PGMA-IPDI)]。采用FTIR和^1HNMR对PGMA和Poly(PGMA-IPDI)进行表征。在上述聚氨酯中加入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制备出一种能够快速光固化的树脂,固化时间可以达到1 s,柔韧性达到0.5 mm、附着力为最高级级,同时固化涂层在盐溶液、水溶液、碱溶液中浸泡无脱落,在酸性水溶液中脱落时间也达到36 h,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 朱亚丽 董运生 陈丽杰 姚有为 洪阳阳 唐国翌关键词:聚醚 阳离子聚合 聚氨酯树脂 功能材料 燃料电池铂合金纳米晶催化剂的形貌控制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具有可控形貌的铂合金纳米晶,尤其是表面由(111)面构成的纳米八面体或二十面体等,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高催化活性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吸引了国际上许多研究组的兴趣和大量研究.近年来有关铂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可控合成和催化性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与此同时,如何在长期的催化反应服役过程中保持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和催化性能的长期稳定是拓展其实际应用的重要瓶颈.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在铂合金纳米晶的形貌调控和催化性能提升上的重要进展,进一步介绍了铂合金纳米晶在催化反应前后形貌和催化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基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谱学分析的失效机制研究;最后,总结了提高形貌和催化性能稳定性的一些可行途径.这些结果对进一步设计具有高活性、长寿命的燃料电池铂合金纳米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用于其他催化反应的金属合金纳米晶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马洋博 干林关键词:燃料电池 电催化 形貌调控 基于铜载网的大面积石墨烯原位TEM液池的制作 原位液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研究纳米晶体生长、腐蚀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Si3N4窗口薄膜的传统TEM液体样品池,由于液池的总体厚度较大以及Si3N4自身的干扰,所得到的图像分辨率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 李亚东 甘鑫 吕瑞涛 干林纳米二氧化钛(nTiO_2)与双酚A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3 2015年 纳米二氧化钛(n Ti O2)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深入探讨n Ti O2与环境中现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受试生物,按照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研究了n Ti O2与双酚A(BPA,一种常见的环境类雌激素)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n Ti O2与BPA对S.obliquus生长的72 h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28.7 mg·L-1与1.81 mg·L-1。而n Ti O2与BPA共存时,在不同毒性比(4:1,3:1,2:1,1:1,1:2和1:3)下,其联合毒性作用(以BPA计)的72 h EC50值分别为2.198,1.58,1.153,0.428,0.306和0.189 mg·L-1。两者的联合毒性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随着两者毒性比的变化,由拮抗作用转变为相加作用,继而转变为协同作用。这表明,n Ti O2进入环境后与现有污染物的毒性比(浓度比)可能是其联合毒性作用模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赵丽红 朱小山 王一翔 晋慧 王江新 王超 劳永民 姜玥璐 陶益 周进 蔡中华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 双酚A 斜生栅藻 联合毒性 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硅锗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循环性差和体积变化大是限制硅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两个重要方面。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硅锗负极材料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和比容量,有效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锂离子倾向于占据硅/锗的四面体间隙位;在异质结构的界面附近,锂离子的嵌入形成能波动明显;锂离子在异质结的界面处的扩散势垒很小,具有良好的离子迁移率。 严雪 李佳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第一性原理计算 Ba_2B_5O_9Cl:Eu^(2+),Ln^(3+)(Ln=Dy,Er,Ho)的光致发光和长余辉特性 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稀土掺杂蓝色荧光粉Ba1.92B5O9Cl:Eu20.+06,Ln30.+02(Ln=Dy,Er,Ho).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样品晶相进行了测试,用荧光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共掺不同稀土元素Ln3+(Ln=Dy,Er,Ho)的Ba2B5O9Cl:Eu2+样品为四方晶系;除了发光强度不同外,其激发、发射光谱的峰位置和峰形基本没有改变.通过研究荧光材料的余辉衰减曲线和热释光谱发现,Ba2B5O9Cl:Eu2+掺入的Ln3+能够延长荧光粉的余辉时间和增强初始亮度,并能不同程度地增强热释光强度,其中Dy3+是最理想掺杂稀土离子. 梁锋 居桂方 吴浩怡 胡义华关键词:长余辉 热释光 高孔隙率隔膜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超级电容器与锂离子电池在结构及制备工艺上的相同点,使得利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制作超级电容器成为可能。但由于超级电容器常采用纤维素隔膜,无法实现上机卷绕。提出了利用具有高孔隙率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隔膜来代替纤维素隔膜制作超级电容器的方案,旨在实现上机卷绕的同时保证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制作的超级电容器与纤维素隔膜制作的样品性能并无明显差异。 尹婷 严飞 严飞 李宝华 胡学斌关键词:超级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 纤维素 流延法制备铁基吸波电磁厚膜的工艺和吸波性能研究 2019年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铁基吸波电磁厚膜,通过优化混料工艺制备出的厚膜可以达到200μm厚。通过DSC测试确定了叠层固化温度在130℃,固化后的样品可以用于多层吸波结构。通过实验确定了树脂含量21%(质量分数)的浆料和50~80g/inch的离型力PET膜润湿性良好,流延膜可以连续收卷。测试了2.6~3.95GHz内吸波厚膜的电磁参数,用弓形法测试了反射率。研究发现:球状铁粉含量85%(质量分数)的吸波厚膜吸收峰值可达-24dB,-10dB以下的吸收带宽为4.2GHz。制备的球状铁粉和片状铁粉基吸波电磁厚膜样品在2~18GHz范围内搭配使用可以有效吸收电磁波。 胡明宇 张强 李勃 郭海 苏涛关键词:流延法 铁粉 吸波性能 基于镍尖锥阵列的柔性超薄超级电容器 2014年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金属钛板上制备出镍尖锥的规则阵列,然后将二氧化锰直接沉积到镍尖锥阵列上。这种沉积有二氧化锰的镍尖锥能够直接从基板上剥落下来形成自支撑的、柔性、超薄电极片。结果显示该电极的最高比电容达到325 F/g,并且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用这种电极组装成的柔性超薄超级电容器呈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有望在可穿戴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应用。 苏滋津 杨诚关键词:二氧化锰 超薄 MNO2 铁基尖晶石氧化物的电子结构与产氧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江无虑 刘为燕 杨鑫 汤飞 李佳 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