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
- 作品数:109 被引量:699H指数:13
- 相关作者:曾群朱晨海高建秀刘江徐文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上海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经历的质性研究
- 随着老年人预期寿命与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虽然志愿服务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深入了解老年人对自身志愿经历的主观理解。本研究...
- 陈琳吴艺琳
- 关键词:社会参与老年志愿者积极老龄化老有所为
- 整体增能: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中社会工作的多向突破
- 2024年
- 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中社会工作的20年发展,建基于2003年启动的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及其“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性及其带来的稳定性,保障了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以下简称自强)、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以下简称新航)和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3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不断进步。3家机构注重内生发展,动态整体提升,逐步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稳步融合,既成为上海社会治理的金名片,也成为全国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的先行典范,还助推了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
- 顾东辉
-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青少年事务内生发展
- 转型期中国的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基于上海的观察与反思被引量:8
- 2014年
- 转型期的中国在家庭结构、家庭资源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经历了急遽变迁。文章以上海为例剖析了其在家庭,家庭政策的理念、对象、主体和过程等方面的变迁,剖析了中国家庭政策在快速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所经历的转型与挑战。整体上,上海家庭政策相对改革开放前表现出一定的进展,但面临的挑战也更为艰巨。它所衍生的政策意涵是,中国亟须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重新认定家庭的价值,尊重家庭的多样性,并在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态视角下重构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政策。
- 韩央迪
- 关键词:家庭变迁家庭政策社会转型
- 对儿童能够理解假装的心理表征的再思考
- 2013年
- 本实验研究6-7周岁儿童理解假装的心理表征的能力。研究使用雷怡的假装任务(基于Lillard的Moe经典假装任务的改编)进行实验,通过两次实验数据显示,2/3以上儿童能够理解假装的心理表征,验证了雷怡2007年的研究;通过第二次实验后的访谈表明儿童理解假装的心理表征有独特的视角。
- 储冬冬
- 关键词:假装心理表征个别化
- 社会工作的“专业”本性被引量:4
- 2007年
- 社会工作具有理论体系、需要专门训练、体现特殊权威、拥有价值伦理、具有专业组织、得到社会认可、产生经济收入,使其"专业"品性一览无遗,社会工作者也因此属于"专业人士"。
- 顾东辉
-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本性价值伦理社会认可经济收入
- 社区工作≠在社区的社会工作被引量:1
- 2008年
- 在现实生活中,非专业人士往往误将“在社区的社会工作”称为“社区工作”。其实,两者只是“疑同概念”,内涵存在区别。由于两者都包含“社区”概念,因此,有必要首先对“社区”内涵有所领悟。
- 顾东辉
- 关键词:社会工作
- 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共识
- 2024年
- 教育部等17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随后,教育部召开会议深入落实该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中多处强调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新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被期待,并已达成基本共识。
- 赵芳
-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社会工作者
- 从“区而不社”到共同体:社区治理的多维审视被引量:35
- 2021年
- 社区兼及理论和实践,其内涵涉及成员的沟通互动及其衍生品性。基层(地理)社区在当代中国有特殊地位,实现"正和"或"零和"是社区治理推进的前提。在基层治理中,"区而不社"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多元共治也是近年热点议题,两者均具有社区成员弱参与特性。社区成员弱参与现象至少与社区成员的利益预期、居委会的参与制度安排、政府的政策设计、社会转型中单位制惯性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社区事务治理与社区成员的利益关联,强化社区成员对社区与社区组织的整体认同,助力社区治理主体的整体增能,优化社区治理的制度设计,改善社区治理的过程质量,就成为助力基层社区走向真正共同体的重要策略。
- 顾东辉
- 关键词:共同体
- 中间层和“双面胶”:枢纽型治理视角下政社关系的创新与重构——基于上海市J区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考察被引量:13
- 2021年
- 枢纽型治理正在成为我国基层治理中的一种重要创新形式,枢纽型组织构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中间层"。通过对上海市J区枢纽型治理的全景式描述和过程研究,发现国家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同于"嵌入"模式和"吸纳"模式的"双面胶"模式。其中,"政府-枢纽型组织"构成垂直连接,"枢纽型组织-社会组织"构成水平连接,前者更多体现为资源依赖基础上的强粘合,而后者集中表现为服务提供前提下的弱粘合。研究进一步发现,枢纽型治理通过创新组织结构、资源利益、人事安排、管理服务和价值规范等政社关系各要素间的连结方式和组合形态,对政社关系调整发挥着重构效应,实现国家对社会的再组织化,是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模式。
- 王川兰
- 关键词:枢纽型社会组织政社关系
-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十年:自我增能与“促境美好”被引量:2
- 2016年
- 2006年至今10年间,中央政府强力建构社会工作的宏观场境,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得以更好发展。
- 顾东辉
-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工作教育中央政府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