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系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3
- 相关作者:秧励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6
- 2001年
- 对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不完善、忽视管理成本核算、不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与科学的绩效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转变企业思维方式、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构建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
- 刘志成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国有企业企业思维员工培训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心理资源
- 中共民主革命时期争取外部公众的公关策略
- 2000年
- 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斗争实践中 ,以实际行动影响 ,以爱国主义精神号召 ,以大无畏英雄气概吸引 。
- 周国良
- 关键词:公关策略中国民主革命中共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
- 全文增补中
- 新自然观应当全面反映科学最新成果
- 1999年
- 新自然观应当全面反映科学最新成果 ,充分考虑人的主体性和主客体相互作用 ,达到确定性与随机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自然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 刘艳军罗喜安
- 关键词:自然观随机性
- 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之本被引量:23
- 2000年
- 重点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人的终身学习的要求 ,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学习观念、方式。
- 屈林岩
-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教育思想
- 全文增补中
- 知识型农业与提高农村青年文化素质的思考
- 2000年
- 从知识经济的概念、特征出发 ,揭示了知识型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阐明了提高农村青年文化素质的战略意义 。
- 刘有源朱方长秧励
- 关键词:知识型农村青年农业发展知识经济
- 全文增补中
- 论儒道墨法四家在汉民族文化心理构建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0年
- 文化心理结构由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文化意识三个层面构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构建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其思想又嵌入到三个层面中内化、积淀成丰富的内容。儒家、道家、法家对本能无意识进行了控制 ,墨家要发展本能无意识 ,但作用不大 ;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内化、积淀到了文化无意识系统中 ,法家思想却没有嵌入进去 ;这四大家对社会文化意识层面的构建都起了重要作用 ,从而使社会文化意识性内容极为丰富 ,也使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这座金字塔“颠倒”了 。
- 黄正泉
- 关键词:墨家思想文化无意识积淀汉民族
- 全文增补中
-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先进文化
- 2001年
-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对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先进文化具有实践性的品格 ,因而具有时代性、导向性 ;先进文化具有科学性的本质 ,因而具有兼容性、创新性 ;先进文化具有群众性的基础 ,因而具有大众性。
- 熊丽英
- 关键词:先进文化导向性民主性历史唯物主义群众性
- 戊戌时期农村革新之命运及思考
- 2001年
- 作为洋务运动中学习西方的延伸 ,农业的改良与革新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认识 ,并成为戊戌维新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对当时的社会而言 ,理由是充足的 ,但这些理由在其后并未能为这一新思潮的实际操作寻找到更多的依据 ,由于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各种逆向运动 ,形成整个近代社会现实对农业的漠然 ,对农村的遗弃。就这一点而言 ,无论是对这一思潮 ,还是对农村事业都是一种悲剧 。
- 李红琼黄建中
- 关键词:农村农业发展近代社会
- 关于农村现代化的观念支撑——农业质量观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提出了实现中国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质量问题 ,强调农业质量意识是农村现代化的观念支撑 ,也是中国农村实现根本性转变和建立高效优质农业的重要前提之一。认为以效率为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注重农业质量要素的长远整体利益的农业质量观念的树立 ,不仅会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 。
- 李红琼李宗军
- 关键词:中国农业农民素质优质农业
- 全文增补中
- 中国贫困文化研究被引量:13
- 2000年
- 对中国贫困文化的滋生环境、性质、地位、主体及研究范围 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目前的贫困环境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相应地 ,中国贫困文化也有不同的基本类型 ;中国贫困文化不能与消极的问题文化划等号 ,在中国现阶段 ,贫困文化主体主要是处于贫困状态的贫困者 ,也包括一部分脱贫致富者 ;中国贫困文化研究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 ,不能局限于对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程度。
- 熊丽英
- 关键词:贫困文化脱贫致富贫困者等号文化知识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