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复旦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
复旦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其英吴文庆刘志萍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亲权鉴定中单个STR基因座突变一例
- 2002年
- 吴文庆刘志萍等
- 关键词:亲权鉴定基因突变STR基因座病例报告
- 三维螺旋CT在机械性损伤尸体检验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应用三维螺旋CT对尸体进行检验,探索其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诊断能力及其优势,同时积累尸体CT检验的经验。方法对机械性损伤致死的10例尸体在解剖前行全身CT检验,随后在CT诊断的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比较两者在损伤的诊断、显示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尸体CT检验可以清晰显示身体各部位骨折及体腔内出血的三维形态特征,而且可以敏感的检查到全身各部位的积气,对于非常规解剖暴露的部位,在解剖前行CT检验可减少骨折的漏诊;对软组织内出血、器官破裂等未能形成明显X线密度差异的损伤,CT检验效果欠佳。结论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检验,CT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作为尸体解剖前有效的补充,避免损伤的漏诊;对于某些无法进行尸体解剖的案件,CT检验所见可作为死亡原因判断以及致伤方式推断的参考依据。
- 郑剑刘宁国邹冬华万雷赵辉林许建荣陈忆九
- 关键词:法医学尸体检验
- 猝死156例分析被引量:8
- 2002年
- 沈忆文赵子琴张其英薛爱民陈龙顾云菊李中
- 关键词:猝死死因法医学鉴定
- 米索前列醇致异位妊娠死亡1例
- 2002年
- 薛爱民赵子琴高伟才董利民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尸检
- 法医学中的性别鉴定被引量:7
- 2001年
- 对用形态学、细胞学、性激素检测、 DNA重组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等方法进行性别鉴定进行了概述,显示骨骼的性别鉴定以形态学方法为好;对能获得足够量基因组 DNA的人体组织,最好用 PCR检测牙釉基因。而检测性染色质因阳性率较低,检测性激素仅适用于血痕检材, DNA分子杂交技术需要复杂的仪器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这些方法目前已较少应用。
- 吴文庆金莹
- 关键词:性别鉴定性染色质性激素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医学
- 纤维连接蛋白Ⅲ_(CS)片段的剪接、表达以及与创伤修复的关系
- 2001年
- 纤维连接蛋白在创伤愈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在三个区域进行可变剪接,分别命名为EⅢA,EⅢB和ⅢCS。它们的功能仍有待于研究。本文就纤维连接蛋白的可变剪接片段Ⅲcs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展望做一粗浅的探讨。
- 吉艳赵子琴
- 关键词:可变剪接创伤修复纤维连接蛋白
- 52例扼死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本文分析了上海市公安局1998年1月~1999年12月发生的扼死案例52例,并对有关扼死法医学鉴定问题进行探讨.
- 吐尔逊陈龙
- 关键词:尸体检验扼死案例分析
- 热灼伤致鼓膜穿孔1例被引量:3
- 2001年
- 王大勇黄莉娜
- 关键词:热灼伤法医鉴定学鼓膜穿孔
- 司法鉴定争议案例点评——小肠息肉病患者术后小肠穿孔与医疗行为是否直接相关
- 2006年
- 息肉病是指胃肠道息肉数目超过100枚的疾病。黑斑息肉病(Peutz Jeghers综合征,即P-J综合征)又称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是息肉病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现对一例黑斑息肉病术后小肠穿孔与医疗行为是否直接相关的案例点评如下。
- 陈龙赵子琴
- 关键词:小肠穿孔小肠息肉显性遗传性疾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 FN-Ⅲcs在皮肤切创中的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研究纤维连接蛋白可变剪接片段Ⅲcs在不同损伤时间皮肤中的表达,为早期损伤时间的判定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DIG标记反意RNA探针,以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大鼠和人体皮肤在损伤早期FN-Ⅲcs表达的变化。结果(1)人体及大鼠皮肤损伤后30min皮肤网状层的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层中表达FN-Ⅲcs的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至伤后6h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减少。(2)人体皮肤FN-Ⅲcs表达的部位与大鼠有明显的差异。结论FN-Ⅲcs的原位检测可望成为判断早期损伤时间的有用指标;为FN-Ⅲcs在创伤修复中的合成方式、部位和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吉艳赵子琴顾云菊沈忆文
- 关键词:原位杂交法医鉴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