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国际法律与比较法研究中心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发文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共和国法学教育的实证考察与对策研究
- <正>本文意在对共和国法学教育进行实证考察,挖掘出隐藏在法学教育繁荣景象的深层现实矛盾,从而为法学教育改革提出有导向性的改革路向。
- 穆中杰
- 文献传递
- 中美证券欺诈因果关系及证明责任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证券市场上,客观现象之间的错综复杂性更加决定了证券欺诈因果关系理论的复杂性。在美国,适用"推定信赖原则"大大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负担,有利于被告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对于维护投资者的诉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没有特别规定证券欺诈的因果关系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无论是民事案的原告,还是刑事案的控方,要证明损害事实与证券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非常困难。在面对举证责任的难题时,没有必要裹足自缚,将出路限于"推定信赖原则"。世界恒动,个案迥异,时移势易之下,它不可能是解决证券欺诈因果关系问题的"普适"公式。对于证券欺诈的因果关系和举证责任或严格或宽松,可以倡导多元化的思路。
- 毛玲玲
- 关键词:证券欺诈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
- 国际人道法中战争受害者的救济被引量:4
- 2008年
- 国际人道法创立的保护和救济战争受害者的规则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海牙第四公约。该公约规定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的受害人拥有获得赔偿或补偿的权利,可是获得救济的民间战争受害者只是少数。从各种战争受害者救济的方式以及相伴随的法律障碍中可发现国际人道法在救济战争受害者机制方面的发展趋势。
- 管建强
- 关键词:国际人道法战争受害者外交保护和平条约
- 论共和国法学会组织的特色
- 2008年
- 共和国法学会组织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成立和发展的。它的特色主要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法学大旗是法学会组织最鲜明的特点;政治统率法律是法学会组织的特色;服务民主与法制是法学会组织的基本职责;继受苏联法学是法学会组织早期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 穆中杰
- 关键词:法治法律文化
- 论英美国家对少年罪错的早期反应——童年社会学的视域被引量:1
- 2009年
- 回顾英美国家对少年罪错的早期控制史可以发现,在少年阶段尚未从成人阶段分离出来、少年罪错行为的特殊性尚未被认识、报应理论居于主导地位、传统社会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对少年群体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单独处理少年罪错的司法机构,也不需要专为少年而设置的司法规则,少年司法制度这样一种专门对付少年罪错现象的正式控制机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刑事司法制度中分离出来。
- 姚建龙
- 关键词:英美国家少年司法
- 探寻公司刑事责任的正当性被引量:1
- 2007年
- 由近代刑法学家开创的个人责任理念在现代法人社会遇到了障碍,我国刑事立法中已经确立了公司刑事责任,但是,公司刑事责任正当性的理论解说,已不仅仅是为了阻遏公正不当行为,而是综合权衡公司的社会责任、刑法目的,考察刑事政策等诸多要素的结果。在公司犯罪中,问题更多的是谁应当对行为负责,而不再是谁实施了违法行为。
- 毛玲玲
- 关键词:刑法刑事责任公司犯罪
- 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与法律防范被引量:5
- 2008年
- 中国石油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但要经受石油生产国的控制和进口国的竞争,也要面临地缘政治的冲击和第三国的干预,而且往往会突破东道国政府与跨国公司双方博弈的边界,扩大到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与国际竞争中。面对国际能源战略所面临的多种政治风险,中国必须通过宏观法律环境的塑造和微观法律环境的完善,在加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构筑和参与区域乃至全球法律机制,结成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安全共同体。
- 赵庆寺
- 关键词:政治风险能源安全能源合作法律防范
- 法理新话题须本改革开放精神阐释被引量:2
- 2008年
- 政治法律领域的重要价值具有相对普世性,不可完全否定。对"三个至上"应按常见汉语含义和社会生活的通常逻辑来解释。任何统一都是包含着矛盾或对立的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也是如此。这三者的统一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充分实施宪法和法律是实现三者统一的基本途径。将我国司法体制的发展水平估计过高,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框架,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司法机关理应只服从法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司法机关贯彻党的领导的基本的和主要的方式。执政党与具体司法过程保持一定距离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社会稳定。打造独立公正的形象,形成自身公信力,是司法机关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最好方式。法学研究仍然要警惕右,但主要还是防止"左"。
- 童之伟
- 关键词:司法体制
- 《红线协定》与中东石油政治格局的变迁被引量:3
- 2007年
- 《红线协定》的签订打破了一战前后英法等国对中东石油的殖民控制,预示着全球石油权力嬗变的开始,而《红线协定》的最终解体又确立了美国石油公司在中东的支配地位,标志着美国取代英国中东霸权地位的开始。
- 赵庆寺
- 国际合作与中国能源博弈被引量:7
- 2007年
- 中国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的努力已经成为冲击全球能源市场乃至亚洲地缘政治版图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严峻的石油安全问题将深刻影响到中国在亚洲以及全球政治和经济中的角色。在国际能源博弈中,通过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建立国际秩序,增进相互依存,最大可能地改变石油博弈力量结构,是中国有效维护石油安全的务实选择。
- 赵庆寺
- 关键词:能源博弈能源安全能源合作能源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