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鲍忠明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医学论文标题的翻译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针对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标题英译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医学科技论文与国外一些权威医学期刊论文的系统比较,就医学论文标题的写作要求、语言特点及英译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
- 王梦
-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标题翻译
- 印象/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生成和流变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以印象/后印象派绘画艺术对美国现代派小说生成与流变的影响为问题轴心建构研究坐标,聚焦詹姆斯、斯泰因、安德森、海明威与福克纳五位小说家,纵向绎解个体作家的巴黎经历、小说理论、艺术批评、文本实践等所标识之印象/后印象派美学指数,横向梳理美国现代主义印象派小说的发展脉络,彰示代表性文本在创作理念、手法与风格、主题与形式方面的印象/后印象主义表征,并据此对其跨媒介美学内涵进行规划提炼,进而实施缘起、承接、巅峰三阶段界分。
- 鲍忠明
- 亨利·詹姆斯的“艺术统一论”刍议被引量:1
- 2019年
- 詹姆斯是渊源深远的欧美“艺术统一论”的重要践行者,力主各种艺术形式本质上归一,而国内学界鲜有对此关注者,也少有以此为理论支点的相关目标作家小说研究。本文将概述欧美“艺术统一论”的源起与流变,阐述詹姆斯在艺评、游记、传记、书信集及小说理论中对该论说的传承,梳理造就小说家“一元化艺术视觉”的家世背景与人生履历,并探究其在詹姆斯小说创作实践中的建设性功用,从而彰显该论对詹姆斯小说的艺术现代性及其整体艺术成熟度的催发之功。
- 鲍忠明
- 关键词:小说艺术现代派小说
- 麦克白夫人的孩子与被篡改的历史被引量:3
- 2015年
- 《麦克白》第一幕第七场,麦克白夫人说自己曾"哺乳过婴孩",但这个孩子却从未出现在舞台上。这一现象引起了麦克白夫人之子是"意象"、"历史存在"或只是莎士比亚"写作失误"的讨论。本文从早期现代英国的家庭观念出发,从麦克白夫人的孩子探寻一段被篡改的历史,提出莎士比亚通过这个孩子存在的矛盾性和模糊性为麦克白创造出一个"反圣家庭",逐步推翻了《编年史》中麦克白的合法性,最终重构了历史。
- 徐嘉
- 关键词:《麦克白》莎士比亚《编年史》
- 詹姆斯的印象主义美学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萌芽被引量:1
- 2022年
- 亨利·詹姆斯对印象画派美学理念的态度经历了由贬损至褒扬再至自觉运用的转变,印象主义美学因而成为詹姆斯建构其小说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涉及小说的定义、价值、创作心理和叙述视角等。詹姆斯在创作实践中凸显印象的内核功用,注重光、色和大气效果的运用,强调主客体的现象学关联、意识的不确定性、主观感知的时空观、现实的多元与生活的幻觉、氛围和基调的营造、模糊性与碎片化信息等印象主义观念和技法,同时勉力创造高度智性参与的读者。由此打造的印象主义视觉链不仅统御了詹姆斯代表作的构型,而且塑造了标志美国小说现代性萌芽的诸多文本特质。詹姆斯是印象派艺术星火首屈一指的播撒者,为美国现代派小说的开端注入了开创性能量。
- 鲍忠明
- 关键词:现代派小说
- 乌托邦欲望的审美释放——论《去吧,摩西》对“政治无意识”的艺术生产
- 2014年
- 《去吧,摩西》记载了一个黑、白混杂的家族七代共处的历史,代表着福克纳表征种族主题时意识形态探索的一个极点。目标文本的这一特点恰可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意识形态批评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其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及"社会政治无意识象征结构"的本质,彰显福克纳作为一名杰出的反种族主义作家对深受种族主义困扰的南方困境的深思与突破。
- 鲍忠明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 教育学研究方法反思:知识论和学习论的视角
- 2008年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从知识论和学习论视角出发,探讨隐喻现象研究方法和协作式探究方法对教育学的启示,为拓展新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可能。
- 邢清清
- 关键词:知识论学习论隐喻研究研究方法
- 共同体和社群:大学生学习行为的两种研究视角被引量:5
- 2007年
- 以“学习社群”为基础的教育技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为新型学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现有的研究中对“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社群”并无明确界定,存在大量的混用现象。从共同体和学习社群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学习行为能为教育学的研究拓展空间。
- 邢清清
- 关键词:共同体社群大学生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