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服装系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西洋服饰演进中的性别意识被引量:3
- 2004年
- 在介绍西洋服饰史中两性间服装差别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其演进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性别意识的特点:中世纪以前,服饰处在天然的性别区分时代;16世纪,服饰进入了利用外观形态进行区分性别的时代;到18世纪晚期,服饰开始进入一个性别角色意识的自觉时代.
- 齐志家
- 关键词:服饰性别意识
- 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文章从分析中西方社会构成的历史差异出发,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文化大风格,阐释了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差异。在审美观点上,西方强调服饰外在形式的美。而中华古代服饰则偏重于强调在服饰行为上的伦理之美。
- 齐志家古怡
- 关键词:服饰文化风格审美
- 试论美学建构思想
- 2005年
- 文章在介绍百年来有关美学的对象和学科意义方面的一些具体的观点和态度的基础上,指出这些美学建构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对其给予了简要而又系统的评价,以探讨这些思想体系中的内在关联。
- 齐志家
- 关键词:美学建构审美对象审美活动学科
- 古代冠服制度与“礼”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在分析古代冠服制的基本特色的基础上,阐释了冠服制与礼制的深层联系。它具体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冠服的“差序格局”源于礼的分别精神;二是冠服所强调的社会功用是古代“礼治模式”社会的现实要求。
- 齐志家古怡
- 关键词:服饰
- 论服饰外观意义的文化生成被引量:3
- 2005年
- 服饰的意义是由文化衍生出来的,并且是由文化传递的,同时也是在各种文化情境中交流的。把服饰视为文化之物的研究,皆在探讨组成服饰文化讯息的生成传递系统,这一系统体现了如下的几点基本内容:服饰体现着的集体价值观处在生成与再生成的过程中;服饰总是以一种对文化的新的组合方式传递着文化讯息;服饰外观形式来源于文化可提供的各种抽象意象或表现;服饰作为一种符码形态在文化情境中被理解和传递。
- 齐志家古怡
- 关键词:服饰文化
- 论周代冠服的礼仪文化特色
- 2006年
- 周代冠服制既是古代服饰制度的开始,也是古代服制的典型代表。与礼制密不可分的周代冠服制体现了“差序格局”的礼仪特色。而这种礼仪特色则是效法“天地秩序”的结果。
- 古怡
- 关键词:服饰文化礼仪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