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作品数:402 被引量:613H指数:9
- 相关作者:汪少华裘锡圭刘钊张小艳谢明文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谈饶宗颐教授在甲骨学研究上的贡献被引量:4
- 2010年
- 饶宗颐教授是当今国际汉学界的巨擘,香港学术界的泰斗,堪称“国学大师”。他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汉学研究的全部领域,举凡在甲骨学、史学、敦煌学、文学、考古学、目录学、历史地理学、儒释道、中西交通、古乐史、比较文字学、书画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着高深的造诣,至今已出版专著50余种,论文近400篇。
- 刘钊
- 关键词:甲骨学书画艺术创作比较文字学汉学研究中西交通
- 传抄古文札记一则被引量:2
- 2021年
- 传抄古文“解”“懈”写法怪异,旧不得善解。根据出土文献中“毄”字的写法及其用字习惯,我们认为传抄古文“解”“懈”即为“毄”,二者属于音近通假的关系,并借此解释了一处金文辞例。
- 孙超杰
- 理解字词须知其所以然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鉴赏(即鉴定、欣赏)能力最为重要。鉴定即鉴别和评定(人的优缺点),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欣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对象),领略其中的趣味。在中学语文尤其是古文教学中,这种鉴赏能力表现为探究其所以然,从而引导学生领略其中的趣味。
- 汪少华
-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字词鉴赏能力古文教学
- 上博藏楚竹书《用曰》篇试读一则被引量:1
- 2010年
- 《用曰》第4简和第19简应当能够连读,其中的关键文句可校读为:"■之无综,而亦不可□;□法有纪,而亦不可阻;民道烦多,而亦不可罟。有昧昧其不见,而昭其甚明;有泯泯之不达,而散(灿?)其甚彰。"《用曰》篇应有道家的思想来源。
- 程少轩蒋文
- 关键词:竹书道家思想
- 新出登铎铭文小考被引量:2
- 2016年
- 登铎铭文中旧所谓的'鑃'应改释作'■',分析为从金、■声,即'铎'字异体。'闻'前旧释作'叀(惠)'的字应改释作'尃'读为'敷','敷闻',典籍中或作'布闻'、'傅闻'。'敷闻四方'指传布铎声于四方,语意双关指传布政教于四方。
- 谢明文
- 上博藏楚竹书《凡物流形》篇补释二则
- 2010年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所收《凡物流形》是一篇题材独特、富有道法家思想的重要佚籍。其中"阴阳之凥"的"凥"当读为"处",指所居处的方位;原整理者释为"此"之字当改释为"肘",读为"守","守一"与马王堆帛书《十大经.成法》和传世古书的有关说法可对照。
- 邬可晶
- 关键词:补释
- 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建言被引量:1
- 2007年
- 我国历代传世的字书韵书重编纂而轻考据,重贮存而轻整理,代代相沿袭误,致使后来的大型字书汇集积澱了成千上万的疑难字,给汉字的整理和大型字典的编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是一部专门考释、研究大型字书疑难字的著作。本文在肯定其成就的基础上,对该书存在的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 張小豔
- 关键词:汉字疑难字俗字字典
- 《周礼正义》楚本、中华本误改辨正
- 2014年
- 《周礼正义》楚本和中华本的误改主要表现为:不注意校释术语;不注意表述方式;不注意用字规则;不注意词义;不追究僻义;不注意孙氏之校;不注意所据版本;不据原书改正引文讹误;不核原书擅改引文;所据失实;引甲书而据乙书擅改;转引而据原书回改;强求本句字面对应;误解所指。
- 颜春峰汪少华
- 关键词:《周礼正义》校勘
- 新见五方墓志句读商兑
- 2011年
-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重要考古刊物所刊登的五方墓志中的录文句读进行校正,以便读者正确使用。
- 鹏宇
- 关键词:墓志商兑
- 简帛文字琐议
- 2010年
- 本文针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马王堆汉墓帛书》释文和注释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 周波
- 关键词:马王堆帛书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