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学系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汶芮刘卫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文系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寓言
  • 1篇研究型
  • 1篇研究型教学
  • 1篇研究型教学模...
  • 1篇引语
  • 1篇直接引语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制度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方式
  • 1篇体裁
  • 1篇童话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主义
  • 1篇重审
  • 1篇伪装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视角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体裁

机构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王佳
  • 1篇彭莹莹
  • 1篇田珊珊
  • 1篇丁杨

传媒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法国研究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拉封丹《寓言集》中的互文性
2012年
法国17世纪著名寓言家拉封丹的《寓言集》由两百多篇寓言构成,每一篇寓言都有独立的故事和寓意。不过,《寓言集》是一个由寓言构成的有机整体,寓言和寓言之间相互关联,从寓言涉及的人物形象到寓言的故事情节,从寓言的道德训诫到作者的"旁白",它们都在不同的语篇之间相互呼应,这种互文性关系改变了原本单一的寓意形成模式,也扩充了寓言这一短小文体的文学纵深,并对寓意生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王佳
关键词:拉封丹寓言互文性
从“对话”看阿西娅·杰巴尔的女性主义
2015年
阿尔及利亚女性作家阿西娅·杰巴尔的小说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该国女性的生活状况,揭示了男权社会下被压抑和扭曲的女性世界,发出了争取平等和改变旧秩序的呐喊。作者十分重视在作品中用直接引语来表现女性的独白与对话,对话体承载了小说部分叙述任务,从内容上看,对话成为了小说展现伊斯兰女性丰富内心世界的主要舞台。从文体角度看,作者在小说中对直接引语的偏爱,是强调语言表达对于争取女性平等地位的重要价值。
王佳丁杨
关键词:女性主义直接引语
佩罗童话中的“伪装”艺术与伦理教育
2019年
夏尔·佩罗的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在对17世纪之前的民间故事继承与改编中突出了童话的伦理教育功能,"伪装"是故事主人公人际交往与斗争的重要手段。童话中虚构的故事再现了伪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影响,童话对伪装策略及其后果的展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社会生存工具。伪装分为形象伪装、行为伪装与语言伪装,以动机为标准则有善恶之分。伪装承载的伦理信息具有隐蔽性,对伪装的理解需要个体在成长中不断学习。佩罗童话通过"伪装"主题教育儿童如何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成长为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人。
王佳
关键词:童话伪装伦理
对基础法语教学中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0年
研究型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基础阶段的法语教学中引入面向"研究性任务"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本文具体分析了该教学方法中任务的概念、性质及在基础法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旨在摸索出适合基础法语教学特点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彭莹莹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法语
寓言定义的重审:文学体裁与思维方式的共构被引量:2
2024年
仅从体裁特征入手无法获得对寓言概念的全面认知,古希腊时期的寓言只是亚里士多德眼中的“例证”形式,而17世纪拉封丹寓言已迈入上流文学的殿堂,在寓言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寓言定义者都试图尽可能简洁地描述寓言作为文学体裁的排他性特征。对寓言描述与定性的依据远不止于其文学性特征,寓言从交流方式演化为文学体裁,进而成为能被广泛认可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所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寓言从叙事到寓意的演绎规律是其作为概念的意义内核。寓言文本是寓言思维下具有可翻译性的“寓指”,寓意是寓指“机制化翻译”的结果,寓言是在创作者与接受者共有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实现有效传播的。
王佳
关键词:寓言体裁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行业特点及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2年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行业差别为基础的"拼贴画"模式。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法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会主义文化传统。学术界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对法国社保制度的行业特点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削弱法国经济活力、阻碍法国社会发展的桎梏。这样的结论仅从经济、政治视角出发,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文化视角。本文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视角出发,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根源以及制度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做了详尽的分析,从而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与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这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田珊珊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文化视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