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全州中心小学
- 作品数:34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建国王元英王建国蒋敏曹雪琴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社会学更多>>
- 时、分、秒的由来
- 2007年
- 我们都知道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可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现在我就向你介绍一下吧。汉朝以前,"时"指季节,"一时"相当于现在的一季。一年有四季,所以一年有"四时"。
- 眭瑞玉
- 关注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11-20各数的认识
- 2010年
-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与实验稿相比,在数学教学目标上除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王建国
-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一年级学生情绪体验数学教学目标
-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 2012年
- 一、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提问,使学生开动脑筋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养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教师课堂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优秀教师的提问总是能够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他们提问的重点。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就围绕着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进行了重点的提问。
- 王建国
-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教师课堂提问设疑教师素养综合性教学教师教学观
-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 2006年
- 欧阳国珍
- 关键词:练习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题目内容
- 引导探索 讲求创新——“圆的周长”教学例谈
- 2001年
- 欧阳国珍
- 关键词:数学教学
- 尺子断了,怎么量
- 2010年
-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正在与学生学习“认识厘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厘米”有了初步的了解。小朋友们用尺子量着铅笔、书本、手指……教师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表扬孩子们的正确度量。过了一会儿,老师打断了同学们的活动,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把两端都残缺的尺子和一段红丝绸,老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测量后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 王建国
-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课老师小朋友同学
- 《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设计
- 2014年
- 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主要致力于培养小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由于小学生的经验阅历较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具备高质量和教学设计十分必要。本文将结合苏教版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天有不测风云》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展开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文化的掌握和吸收。
- 步扬健
- 关键词: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课本知识感知能力
- 在澄清错误中把握知识的本质——《认识圆锥的高》教学例谈
- 2012年
- 常常看到一些上得十分顺利的课,教师讲得准确无误,学生个个对答如流。然而,既然学生都会了,教师为什么还要教呢?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教师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
- 秦明俊
- 关键词:教学圆锥知识教师课堂
- 由“融错”教学引发的思考——《认识圆锥的高》教学例谈
- 2013年
- 常常看到一些上得十分顺利的课,老师讲得准确无误,学生个个对答如流。然而,既然学生都会了,老师为什么还要教呢?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没有矛盾,老师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生成性来自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的处理和师生的互动。下面就以《认识圆锥的高》为例来谈谈如何设计“融错”教学。
- 王建国
- 关键词:圆锥老师生成性师生教师
- 孩子们,你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好吗?
- 2005年
- 欧阳国珍
- 关键词:平均分正方形课堂实录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