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661 被引量:2,280H指数:21
相关作者:王一川李春青方维规姚爱斌钱翰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89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9篇文学
  • 107篇艺术
  • 96篇文化科学
  • 43篇哲学宗教
  • 17篇历史地理
  • 13篇政治法律
  • 12篇语言文字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60篇文学
  • 65篇文艺
  • 55篇文化
  • 50篇文论
  • 39篇美学
  • 38篇国文
  • 34篇艺术
  • 32篇代文
  • 31篇文学理论
  • 30篇大众
  • 26篇审美
  • 24篇诗学
  • 21篇社会
  • 20篇大众文化
  • 18篇文艺学
  • 17篇文本
  • 16篇文心
  • 15篇雕龙
  • 15篇国文学
  • 14篇中国文学

机构

  • 639篇北京师范大学
  • 16篇首都师范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6篇广州大学
  • 6篇南开大学
  • 5篇北京邮电大学
  • 4篇北京语言大学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湛江师范学院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辽宁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文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电影学院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广播学院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教育部

作者

  • 152篇王一川
  • 78篇李春青
  • 45篇赵勇
  • 30篇钱翰
  • 26篇陈雪虎
  • 21篇程正民
  • 21篇姚爱斌
  • 19篇陶东风
  • 17篇陈太胜
  • 15篇童庆炳
  • 11篇陆道夫
  • 9篇吕黎
  • 9篇曹卫东
  • 9篇李壮鹰
  • 8篇刘思宇
  • 7篇季广茂
  • 6篇王志耕
  • 6篇符鹏
  • 6篇李莎
  • 5篇方维规

传媒

  • 57篇文化与诗学
  • 40篇文艺争鸣
  • 31篇北京师范大学...
  • 26篇当代电影
  • 17篇文学评论
  • 17篇文化研究
  • 14篇文艺理论研究
  • 14篇中国文艺评论
  • 13篇河北学刊
  • 13篇文艺研究
  • 13篇中国图书评论
  • 12篇当代文坛
  • 11篇中国电视
  • 11篇江西社会科学
  • 9篇南方文坛
  • 8篇电影艺术
  • 8篇学术论坛
  • 8篇2012年“...
  • 7篇学术研究
  • 6篇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 9篇2024
  • 44篇2023
  • 38篇2022
  • 37篇2021
  • 39篇2020
  • 26篇2019
  • 36篇2018
  • 25篇2017
  • 19篇2016
  • 14篇2015
  • 26篇2014
  • 28篇2013
  • 32篇2012
  • 47篇2011
  • 24篇2010
  • 31篇2009
  • 18篇2008
  • 20篇2007
  • 24篇2006
  • 25篇2005
6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文本的张力和魅力--以苏联优秀文学经典为例
程正民
梁启超、鲁迅与“体验”概念在现代中国的发生与传播
2024年
汉语“体验”一词对译德文中的“Erlebnis”(美学义),是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在诸多文学、哲学类教材与专著中屡见不鲜,其源头却含混不清。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体验”更多出现在宋明理学之中,是哲学属性极强的词汇。而到了近代中国,“经验”概念的使用仍然广泛,但“体验”概念开始出现并与“经验”分道而行。文学批评层面,“体验”借由鲁迅的译作《苦闷的象征》得以确立;哲学美学层面,借由梁启超、熊十力汇通宋明理学与欧陆哲学的著述,在思想界传播开来。自此之后,“体验”逐渐成为文学与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体验生活”“审美体验”等概念都借之而生,以至1980年代之后的爆炸式使用。考察“体验”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滥觞、传播与演变,可见其诞生与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思想有颇多互动和共鸣,时至今日,仍可与“具身认知”等概念产生跨学科的对话。
耿弘明
关键词:审美体验概念史
电视观众: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试论约翰·菲斯克两种经济的电视文化理论被引量:10
2004年
约翰·菲斯克的电视研究主要是在上世纪 80年代完成的 ,以《解读电视》和《电视文化》两本著作以及散见于各学术杂志上的论文为代表成果。菲斯克在自己的电视研究中注重运用符号学方法去研究电视文本、电视观众以及电视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霸权建构关系 ,在他眼里 ,符号学是揭示接受者接受信息认识途径的有效方法 ,而符号学特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特别是其对“意义”的基本认识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决定了他的电视研究对接收者 (也即观众 )的角色予以特别的关注。菲斯克通过对电视的两种经济流程的分析 ,发掘了电视观众创造意义和快感的价值 ,彰显了大众文化潜在的进步力量。
陆道夫
关键词:电视电视观众金融经济文化经济
中国消费文化中的悖谬:身体热消费与头脑冷思考被引量:16
2006年
讨论当今中国理论热点之一的消费文化,我们可以从商业影片所面临的一种奇特的悖谬现象谈起。自从2002年底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英雄》上映以来,包括他的《十面埋伏》(2004)和陈凯歌执导的《无极》(2005)等影片在内,中国电影界出现了这样一种悖谬:一方面,这些影片成功地把数量空前的观众吸引到了电影院,创造出中国电影界期待已久的前所未有的高票房奇迹;另一方面,不少观众看后却大呼上当甚至全盘否定,激烈地争辩或指责说这样的电影虽有视觉奇观却缺乏充实的意义和应有的艺术品位。
王一川
关键词:消费文化悖谬商业影片身体《十面埋伏》艺术品位
新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建构和完成——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报刊管理考
2018年
1949年以后的文学"一体化",首先体现在作家队伍的重整,新作家的培养模式、表达方式的规范化,最后是整整一个时代文学趣味的改变,等等。而这些方面的实现,正是依赖报刊杂志这一重要的传播媒介的把控、改造而实现的。1951年丁玲讲话宣判了"同人刊物"传统的终结和现代色彩的"言论公共空间"消失。到了50年代中期,不要说创办民营的或同人性质的报刊,即使是文艺领导部门主管的机关刊物,也经常遭到批评和整顿。通过《文艺报》《人民文学》《说说唱唱》等重要刊物,以政治化、通俗化、时代感、政策性、作者的身份考量与选择、艺术形式与内容题材的权衡等措施与方式,新中国实现了对文学媒介的控制、规训,进而完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生产和传播机制的构建。
张柠
关键词:新中国文学文学生产机制《文艺报》
媒介与文学的修辞性被引量:2
2003年
王一川
关键词:文学修辞性物质媒介文化语境
论“周文”——中国古代“文”的历史之奠基被引量:8
2012年
"周文"是西周贵族创造的典章制度、礼仪规范以及与之配套的文化符号体系的概称。中国古代有一个"文"的传统,其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绚烂多姿,举世罕值其匹。这一"文"之传统即由"周文"发端,嗣后相续相禅、延绵至今,从未断绝。春秋之时王纲解纽、"周文疲弊",并不意味着这一"文"之传统的断绝与衰微,相反这正是其新发展、大繁荣的契机。从"文"的历史传承角度看,"周文"是诸子百家之母体。严格说来,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文学史",但有着无比丰富的"文"之历史,而且对一切诗文的研究都只有在这一"文"的语境中进行,方庶几近之。
李春青
关键词:诸子
《繁花》:电视大片与间性艺术中的流溯之美
2024年
30集电视剧《繁花》自去年12月27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其他台网联合播映,在全国观众中激发起有关20世纪90年代上海人、上海话、上海传说等话题的热潮,也同时激荡起真实还是虚构、时代精神还是虚拟时空等诸多争议。无论其答案究竟如何,这股热潮和争议本身就已经表明,这部剧成了2023年与2024年之交中国电视剧的一部现象级跨年大剧。该剧引发的街谈巷议和众说纷纭现象还在持续中,显然难以求得唯一正确的答案。
王一川
关键词: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剧
文学理论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被引量:12
2006年
在中国,文学理论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知识学意义上的话语系统。从中国古代文论到现当代文学理论都与言说者的认同意识直接相关。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与文学理论都处于一种比较默契的“共谋”关系之中,因为二者都是其言说主体的身份性标志。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地位是极高的,它是一种法则和权威律令,这与其言说者即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立法者”(或立法者代言人)地位是直接对应的。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文学渐渐离开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领地而趋向于市场、趋向大众,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运作,不再理睬知识阶层的号令。于是,文学理论就陷入空前的尴尬状态:失去了倾听者,成了封闭于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文学理论出现了合法性危机。
李春青
关键词:文学理论身份认同人文知识分子合法性危机话语系统
“漂亮主义”——消费社会下的审美变形
“唯漂亮主义”一词原本是基于对电影美学趣味界定的新“语词”,用以区分和“唯美主义”的不同.这个语词究竟是一种文字的游戏,还是概括了传统审美在消费社会下新的变形?视觉文化和大众媒介合谋,共同制造了消费社会下新的审美景观——...
王鑫
关键词:消费社会
文献传递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