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郭健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序列考察:初级形态的承包制→高级形态的承包制→股份制
- 1988年
- 围绕着深化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理论界形成了“微观基础再构造”和“两权分离”两种思路,以及代表这两种思路的股份制和承包制的两种主张。目前,主张股份制的许多同志都将承包制视为治表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因而不赞同推行承包制;相反。
- 杨钢
- 关键词:承包制股份制
-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估价
- 1991年
- 本文对我国1990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态势及其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走出谷底,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并不尖锐,宏观调控可供操作的余地较大,经济运行过热和通货膨胀反弹的危险可以避免。作者认为,我国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的存在及其影响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稳定与增长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分量。
- 郭健
- 关键词:经济运行态势社会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过热信贷资金
- 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十大问题
- 1990年
- 从1978年10月开始的我国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行了近12年.目前的状况,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存在着如下十大问题: 1、首先应当承认我国国有企业经过扩大自主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两大阶段的改革,已初具一定的经济实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好坏和经济效益的大小直接与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开始挂上了钩.企业开始有了由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结合而成的初步活力.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 郭元晞
- 企业素质申论
- 1986年
- 对企业素质的研究,可以列入对企业的多层次研究学科的分支研究。 无论是在資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企业都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企业客观上构成社会经济力量的基础。易言之,社会生产力是所有企业生产力的总和。如果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及共主人主宰着社会和国家的命运,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 孙志刚田德茂
- 关键词: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申论劳动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