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隐蔽的革命文艺分歧——王林日记中的赵树理
- 2021年
-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王林,自1946年10月9日至1955年8月12日,在近9年的时间内,先后在日记中写下了多条有关赵树理的文字。考察隐蔽在王林日记中的赵树理书写和叙事,可以看出,王林对赵树理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不以为然到忽然转变的过程。王林的这个转变作为个体的时间段标本,具有普遍意义,恰恰体现了以王林为代表的众多的左翼革命作家,由此前左翼的文艺大众化的思想,向延安的文艺工农兵化的思想转轨,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
- 谢小萌
- 关键词:革命文艺日记分歧
- 论教师发展的意蕴阐释与实现策略被引量:3
- 2018年
- “教师发展”作为教师研究的重要概念自提出之日起便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发展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在扩大,但整体呈现出由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向强调教师作为“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方向转变。在我国高校扩招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发展”作为解决当下教师发展困境的理论思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师发展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关照下,结合当前我国教师发展的困境,从外在机制及内在动力两方面提出解决教师发展困境的实现策略,以期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发展提供帮助。
- 赵丽曼乔江艳
- 关键词:教师发展自我发展意识教育信念
- 北京冬奥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内涵、意义与策略
-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与策略。通过对北京冬奥精神的解读,探讨其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研究认为,北京冬奥精神融入体育课程...
- 刘加龙赵丽曼尤佳
- 和而不同:巴金何以误解李健吾
- 2021年
- 李健吾对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的批评是比较准确的,但由于二人文风的迥异以及文艺观念中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不同理解,巴金误解了李健吾。巴金晚年"几十年来我不曾遇见一位别林斯基"的遗憾,更是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不被巴金理解的遗憾。无论如何,共同的君子风范、对文艺功能认识的一致,使二人的友谊绵延终生。
- 谢小萌
- 关键词:文艺观念
- 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教师发展的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人本主义思想自产生之日起便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对教育行为、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思路,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 赵丽曼谢小萌
-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高校教师
- 高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 2023年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尤其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重新阐释工匠精神并为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更加需要模范性地阐释好、践行好、传承好工匠精神。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现实需要与精神追求的相互抵牾、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的两难困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权力失衡、知识结构与教育实践的不相适应等现实问题,造成其职业发展中“工匠精神”的缺失,这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实践层面、精神层面培养高校教师的“工匠精神”,以此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及社会呈现。
- 赵丽曼乔江艳
- 关键词:高校教师
- 新时代大学生品德失范的防范策略
- 2021年
- 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必须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的品德失范现象。大学生的品德既关系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大学生品德失范具有诸多不良影响:从大学生本身来看,不利于培养慎独自律的能力;从对他人影响看,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从社会角度,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新时代大学生品德失范的防范策略包括用好课堂主渠道,提高思政课效果;用好日常主阵地,加强制度规范管理;用好道德主体性,加强大学生自我约束。
- 谢小萌
- 关键词:大学生立德树人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的阻滞与突破被引量:3
- 2020年
- "双一流"建设政策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又一重要举措,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能否跻身发展快车道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而能否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发展。新形势下,教师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遭遇挑战,能否破除发展过程中的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管理障碍等,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 赵丽曼
-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发展
- 论民国时期的科学家掌校被引量:1
- 2021年
- 民国时期是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对推动国民教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群体中有一批科学家出身的教育家掌校,其中代表人物有任鸿隽、胡先骕、竺可桢,他们秉持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推动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通过现代思想进行教学管理,主张通才教育,重视基础学科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倡思想自由,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实现全面发展。"科学家掌校"将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注入到人才培养理念中,促进了教育变革与新式教育的发展。
- 王琦谢小萌
- 关键词:民国教育大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