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
-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孔子论忠信——诚信之道纵横谈(三)被引量:1
- 2003年
- 论信
针对春秋末年社会失信现象极为严重的情况,孔子十分重视"信"的道德思想.仅在<论语>一书中,"信"字就出现了三十八次.就"信"之内涵而言,除了"信心"(如<公冶长>篇云:"子(孔子)使漆雕开仕(做官),对日:吾斯之未能信(信心).
- 葛荣晋
- 关键词:孔子孔丘(前551-前479)忠信政工研究
- 企业家信用资源的积累与运用——古代诚信之道与企业信用管理(一)
- 2003年
- 所谓企业信用管理,其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既有企业的道德自律,也有社会对企业的他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企业作为食用管理的主体,企业顶层管理者(如董事长、总经理和厂长等)当然是企业的伦理责任人.
- 葛荣晋
-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企业家信用
- 儒简的“性情论”“五行论”——郭店竹简哲学思想初探(二)
- 2002年
- 郭店出土的竹简,在海内外学术界目前仍是一大讨论、研究的热点,不但学者需要知道它,石油界的朋友也需要知道它,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知道它,因为它改变了整个中国学术史。
- 葛荣晋
- 关键词:《性自命出》君子圣智
- 企业员工信用资源的培育——古代诚信之道与企业信用管理(三)被引量:1
- 2004年
- 企业信用工程,是把企业家及其员工的诚信意识贯彻于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内容有:以诚待客、质量信用、价格信用、包装信用、计量信用、广告信用、售后服务信用、合同信用、借贷信用、财务信用(不作假账)等等.企业必须在上述诸方面自觉地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增加企业主体的价值和资本,提高企业交往的声望与地位,方可将信用这一无形资产转化成巨大的有形资产,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 葛荣晋
- 关键词:企业质量信用企业信用工程信用形象诚信王麻子
-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 2012年
- 所谓“言善信”,是说水是言而有信之物。江河汛期来往有时,海水潮汐应时而至,这叫“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七十三章)。所以,古人将它称为“信水”。圣人说话也应如水那样,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次谈到“信”的问题。如“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二十三章);“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等等。
- 葛荣晋
- 关键词:安身立命《老子》诚信《道德经》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 儒简的“治国论”——郭店竹简哲学思想初探(三)
- 2002年
- 郭店出土的竹简,在海内外学术界目前仍是一大讨论、研究的热点,不但学者需要知道它,石油界的朋友也需要知道它,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知道它,因为它改变了整个中国学术史。
- 葛荣晋
- 关键词:德性修养
- 儒家忠信与经略之道——诚信之道纵横谈(二)被引量:1
- 2003年
- 儒者诠释"主忠信"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其<论语>中虽然也讲到"诚"(仅出现三次),但是他并没有把"诚"与"信"联系起来,正式提出"诚信"这一伦理学范畴.他是把"忠"与"信"联系起来,提出"忠信"这一概念,用以表述这一"诚信"思想的.正如陈淳所云:"忠信两字近诚字.忠信只是实,诚也是实."(<北溪字义·忠信>)孔子在<论语>中,多次阐述了"主忠信"的伦理思想.
- 葛荣晋
- 关键词:忠信孔丘(前551-前479)诚信
- 打造诚信社会——诚信之道纵横谈(一)
- 2003年
- 一、失信面面观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在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诚信有极大的需要,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经济.货真价实,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童叟不欺,是诚信问题;履行契约,信守合同,借债还钱,以诚待客,也是诚信问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现今社会中,失信现象却十分严重,社会对诚信的有效供给越来越少,以致造成信用危机.
- 葛荣晋
- 关键词:诚信社会承诺信用保障失信现象
- 人学与文学、儒学的有机结合——读《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
- 2010年
- 葛荣晋
- 关键词:先秦文学人学儒学社会生活
- 企业员工信用资源的培育——古代诚信之道与企业信用管理(二)
- 2004年
- 实施企业信用管理,营造"上下互信"的良好关系,除了树立和管理好企业家的信用资源外,还必须精心地培育企业广大员工的信用资源.如何培育企业广大员工的信用资源,如何使员工与企业领导相处,如何取信于顾客,这都是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内容.
- 葛荣晋
-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信用管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