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高校工程实训课程效能评估体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实训课程效能评价指标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产出"指标,即学生在实训课程学习的发展水平指标;另一部分是"投入"评价指标,即对课程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指标。本研究根据调查统计数据,运用单一样本T检验和因子分析,构建了高校工程实训课程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能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能力习得、能力操作、能力物化三个维度共14项指标。课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含课程性因素和学生因素两个维度,共16项指标。
- 葛斌李玉光吴志华
- 关键词:实训课程
- 微型排爆排险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被引量:2
- 2009年
- 地面排爆排险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危险处置任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对机器人行走装置、作业装置和其他装置分别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具有部分大型同类机器人性能指标、具备较好地形适应能力的小型地面排爆排险机器人。
- 李玉光胡萍梁建宏
- 地面排爆排险小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 2008年
- 地面排爆排险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危险处置任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机器人行走装置、作业装置和其它装置分别进行分析与结构设计,完成一种具有部分大型同类机器人性能指标、具备较好地形适应能力的小型地面排爆排险机器人。
- 李玉光胡平梁建宏
- 以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实训教育基地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高校建设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密切配合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工程训练为载体,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进行规模化、系统化和实体化的建设。从教学体系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实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方案。
- 李玉光葛斌时祖光
-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并结合大连大学的做法认真探讨了工作室这一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及它的教学效果,为探索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浩李玉光
- 关键词:机械设计
- 文献传递
-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被引量:4
- 2009年
-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并结合大连大学的做法认真探讨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及它的教学效果,为探索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 关浩李玉光